甲骨文与青铜器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

发布 2023-03-10 03:51:28 阅读 7440

姓名:王飞腾。

学校:贵州省兴义市七舍中学。

课题名称:《甲骨文与青铜器》

教学时间:2024年9月。

设计思想】本课是一堂专门的文化史课,介绍的是商文化的典型代表——甲骨文与青铜器,由于本课简单易懂,课堂教学时间宽松,因此,可以拓展开来,充分发挥文化史感性史料丰富的特点,尽量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小黑板、挂图、多**展示形象**,利用铜陵特有的铜文化资源培养学生合理想象、再现历史的能力。

初一学生尚未接受系统的历史知识学习,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和培养,因此教学中宜采用简单明了和运用身边感性史料来讲解。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甲骨文、金文的学习,明白它们的含义,学会辨认甲骨文和金文的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

通过学习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及用途,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

搜集5个甲骨文方字并指出它们与今天文字的渊源关系,以此加深学生对汉字与甲骨文渊源关系的认识。

搜集青铜器**和铜陵金牛洞大炼渣的有关资料(或李白描写铜陵冶炼的诗篇),进行讲解和想象,以加深学生对青铜艺术这一中华瑰宝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有高度智慧的”(***语),从而自发地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

重点。学会辨认甲骨文和金文:根据第6课学生已初步接触甲骨文和金文,教师可选择5个易辨认的甲骨文,让学生找到其对应的今天的汉字,从而使学生理解甲骨文的构字方法为象形文字,从而阐述甲骨文与今天汉字的渊源关系。

青铜工艺:利用多**投出实物图或利用书中的三个青铜器图观察其高超的工艺并推断其铸造方法,从而了解古代中国青铜工艺成就,也可利用铜陵大炼渣遗址和李白的诗句,让学生想象当时宏伟的冶炼场面。

难点。青铜铸造的辉煌成就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使学生理解,当时青铜工艺的发展,从侧面反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政治的稳定和劳动人民的智慧,折射出当时的国力盛衰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自制挂图、多**课件、青铜实物图、10张卡片。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铜陵冶炼史及金牛洞古采矿遗址情况。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与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传统教育。特别是利用游戏,使学生在娱乐中学到了知识。同时学法的指导,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七年级历史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教学设计

一 教学设计的依据。1 依据课文的性质 地位和作用。甲骨文与青铜器 是一堂专门的文化史课,着重为学生介绍了商文化的典型代表甲骨文和青铜器。我们知道,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奴隶制大国。商朝的文化在古代世界文化史上占有及其重要的一席,是上古文化中绚丽的瑰宝。本课是学生了解甲骨文...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学习目标 1识记夏 商 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及甲骨文发现的意义2 通过学习和思考归纳青铜器高超工艺的主要情况及特点 甲骨文的特点及意义培养归纳 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 我国夏 商 西周时期的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古...

七年级上教学设计

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2.比较线段的长短。六枝特区木岗镇中学施建华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借助于具体情景中了解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的性质 能借助于尺 规等工具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 能用圆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思考想象 合作交流 动手操作等数学 过程,了解线段大小比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