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5课伤仲永

发布 2023-03-05 11:38:28 阅读 7858

d、本文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叙议结合,借事说理。

8.方仲永为什么“泯然众人矣”?(3分)

、十二三岁 b、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9.解释下列多义词:(6分)

自:并自为其名。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书:即书诗四句。

未尝识书具。

然:父利其然也。

泯然众人矣。

10.指出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 )3分)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泯然众人矣。

、余闻之也久。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2.对文章有关内容理解错误的是( )3分)

、方仲永从五岁起表现了超凡的才华,但到十二三岁却并不突出了,到二十岁左右时才能衰竭,与普通人没有差别了。

、方仲永刚开始做诗时,不仅才思敏捷,反应极快,而且他的诗在内容和文采上都有令人欣赏的地方。

、方仲永的“邑人”都是十分重视人才的,从“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两句可以看出。

、方仲永由一名天才儿童最后而成为一个普通人,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不使学”,也就是“受于人者不至也”。

13.第一段“余闻之也久”在文章中的作用是4分)

14、点明方仲永结局的一句是4分)

15、在第二段中表明作者写《伤仲永》目的的句子是什么?(4分)

16、在学业上,不管天生聪明与否,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是用原文回答)。(4分)

第二部分:一)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7.句中加点词的作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4分)

a、邑人奇之 b、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c、稍稍宾客其父 d、父利其然也。

18.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有三个阶段,请分别引用文中原句回答:(3分)

19.你觉得方仲永的悲剧是谁造成的?请说说理由。(4分)

20.阅读了方仲永的故事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4分)

二)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

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

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苏轼《日喻》)

21.“没”的意思是“沉入水里”,读音为没人”的意思是4分)

22.从“涉”到“浮”到“没”是游水的三个阶段,所以“涉”的意思是( )4分)

a、接触水 b、害怕水 c、徒步过水。

23.文章中说游泳高手是因为“有得于水之道”,这句话的意思是( )4分)

a、找到了过水的道理。

b、弄清了游泳的道理。

c、得到了会游泳人的传授。

d、领会了游水的方法、规律。

24.不会游水的人只是按别人的经验介绍去游泳,没有不被水淹没的。在原文中表达这个意思的语句是4分)

25.“夫没者则苟然哉?”句中“苟”可解释为“随便、轻易”,“然”是“如此,这样”的意思。这是一个句,大意是4分)

26.这段话作者是通过打比方来说明一个道理的。请在原文中找出体现这个道理的中心句。(4分)

伤仲永》答案。

1.《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唐宋八大家 2.略 3.⑴属于⑵曾经⑶指代这件事⑷聚,团结⑸求取,意思是花钱求仲永题诗⑹通达 4.c 5.先扬后抑;伤感 6.b 7.b 8.b 9.⑴自己;从⑵写;用来书写⑶作诗;……的样子 10.b 11.略 12.c 13.承上启下 14.泯然众人矣 15.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6.“受于人”或“受之人” 17.b 18.⑴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⑵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⑶泯然众人矣。 19.略 20.略 21.音略;会潜水的人 22.c 23.d 24.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 25.反问;那会潜水的人难道是轻易能做到这样的吗? 26.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七年级下5课伤仲永

5课伤仲永。王安石。1 课文中心 通过叙述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却因为父亲 不使学 而最终 泯然众人 的变化过程,点明才能衰退的原因,说明人的知识才能决不可以单纯依靠天赋,必须重视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2 文章结构 总体特征 叙议结合,议论精当 先抑后扬,对比强烈。幼年天资...

七年级下伤仲永教案

教学目标 1.流利朗读课文,掌握和积累文言词汇,能流畅地翻译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意。1.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借事说理的写法。2.分析品味课文内容,认识到后天教育的意义。教学重点。掌握和积累文言词汇,能流畅地翻译课文。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借事说理的写法。教学过程 一 导入。什么是天...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5课《伤仲永》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5课 伤仲永 教案。教学时数 二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2 揣摩本文精当的语言3 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教学重点同上教学难点教学目标 预习要求思考文后练习一教学过程。一 检查预习,整体把握内容 投影 1 方仲永的天资过人,表现在 在课文中找出原句。2 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