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生物课程纲要

发布 2023-03-03 01:03:28 阅读 6589

一、一般项目:

学校名称: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课程名称:初中七年级生物(下册)课程纲要。

开发老师:王纬。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课时日期:6月27日。

所需条件:初中七年级。

二、课程目标:

在对教材反复推敲的过程中,将学生知识的系统化、能力的发展,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本学期的总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查阅收集资料、调查、访问等,获得生物学基本概念、事实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2)通过尝试设计**方案、动手操作,在科学**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通过自主预习、小组合作,形成合作与表达交流的能力。

3)通过参与各项**、实践活动,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三、课程内容:

1. 人的由来。

第1课时,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第2课时, 第二节人的生殖。

第3课时,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第4课时,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第5课时, 复习第一章。

2.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第1课时,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第2课时,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实验: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第3课时,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第4课时,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第5课时, 第三节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第6课时, 复习第二章。

3. 第三章人的呼吸。

第1课时,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第2课时,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第3课时, 复习第三章。

4.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1课时,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

第2课时,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第3课时,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第4课时,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第5课时,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第6课时,复习第四章单元。

5.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1课时,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2课时, 复习第五章。

6.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课时,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眼与视觉。

第2课时,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耳与听觉。

第3课时,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

第4课时, 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第5课时, 第四节激素调节。

第6课时, 复习第六章。

7.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第1课时, 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2课时, 第二节**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第3课时, 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第4课时, 复习第七章。

四、课程实施:

1.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能力,结合教材,使用多**、网络、收音机等多种资源,以及社会资源等进行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三主原则,“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

”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通过集体备课研讨中的《导学案》来体现,辅以课堂调控、评价、激励、点拨和强调。 以学生为主体是指从学生的自主学习到合作交流、展示、评价、训练、检测,全过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读、写、演、练,并采用多种方法(比赛、加分等)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通过让学生全方位展示,给学生施加压力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以训练为主线指每一节课根据本节内容的需要设置不同的课堂训练和检测(背诵,能准确、流畅有感情朗读,复述或利用导学测。

教师检测学生、同桌互侧、组间互测;提问、抢答、纸笔检测等等),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训练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并能灵活运用所学内容。对课堂上没掌握的内容由教师监督其当天完成。

如新授课课堂基本教学模式:出示目标。

1、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12分钟)

学生结合导学案的导学提纲(提纲设计根据学习目标对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点考点进行整合,最好以检测题的形式呈现针对性要强易中难题都有)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后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自主学习。首先通览粗读当节课课本内容;其次让学生带着问题有重点的跳读并自主**答案,如果是问题形式要在答案处写上小标题。最后让学生合上课本独立答题,根据各小组学情分题目到展板上做以检测自主学习效果(不会的题目用红笔打上红星号、拿不准的题目打上红问号)。

2、同伴互助,合作交流;(10分钟)

各小组的组长先带领本组成员统一答案,教师要把基本概念中的重点有目的的提出并设计好设问的方式让学生讨论,真正做到理解记忆。以“兵教兵”的方式解决红星号、红问号。本组经过讨论意见还不一致的问题、答案弄不准的问题及不能解决的问题的题号写在黑板上,本组若有发现的新问题也可写在展板上。

教师深入学生及时发现学生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并适当引导点拨。

3、展示解疑,点拨提升(10分钟)

对各小组提出的问题分别找学生回答,教师可针对问题的难易程度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学生也可采取不同的展示方式。教师提问3秒后学生没有回答,赶紧换下一位学生,对学生的创新思路一定要大力鼓励表扬,并对能提出有价值的新问题、有创意的问题,问题矫正有深化,展示答案精彩的小组和解决此问题的小组给予加分的奖励,并对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个人进行表扬鼓励。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成就感。

教师在学生展示过程中可针对学生的回答继续追问以激起争辩,激活思维。没有问题后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进行查缺补漏巩固记忆。最后教师要对解同类题如何读题、审题及分析思路的方法等方面进行小结。

4、巩固训练,当堂检测(10分钟)

教师根据学习目标,设计达标题,题要由易到难,题目内容上要与学习目标较好地对应,体现落实性,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规定的题目,教师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抽各小组的1到2名学生在展板上做其中的部分题目,完成后学生相互批改。(台上组组有人写,题题有展示层次有分明)教师点评。

5、交流纠错盘点收获(3分钟)

学生对检测出错的问题交流后,找学生讲解归纳,教师点拨,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及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

五、课程评价:

一)开展形成性和诊断性课程评价。

在以往的教学中,多采用总结性评价,例如期末考试、年终评定等。总结性评价用于指导采纳和沿用方案方面的决策,它更多的关注整个阶段的教学结果,意在获得教学工作总效果的证据。而学习本身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像建构主义学理论下的情境创设,知识的意义建构以及人与人的协作关系都是随时空转换而不断变化的。

形成性评价也叫过程评价,就是关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态度、应变能力甚至情感、家庭情况等,从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相应给出建议和补救方案。此外为了更有针对性、预见性,还需对学习者进行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也称置前评价,被安排在教学设计前,是制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选择学习策略的依据。

依据置前评价的结果,学习者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学习。

二)形成以自我评价为主,结合教师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建构主义主张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研究,发挥首创精神,实现我反馈。学习者每一次实现对原有认知结构的改造与重组,也就是完成了一次自我的肯定、否定、再否定的辩证评价过程。这种自我评价有利于学习者成就感的形成、目标的明确、个性化的培养,使学生由评价客体成为评价主体,提高了学习的参与性,增强了学生的评价能力。

当然,我们也不应忽略教师评价和小组评价的作用。教师评价为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提供了一种引导,而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协商、评价,可能引起各种层次和类型的文化碰撞,价值观的碰撞以及思维的碰撞,这有助于他们在认知层次上达到协同,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将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可以使评价更科学、更合理、更客观。

三)通过对评价对象的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提高课程评价的说服力。

建构主义重视个性发展,提倡多情境解决问题,主张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以往传统教学的评价参照标准比较单一,往往只依据考试成绩的高低,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却无视不同学生各异的特质、情感和学习风格,无形之中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课程评价不仅支配着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也制约着学生的实验动机、实验态度和进行实验采取的策略,它己成为影响实验教学的重要因素。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评价从“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几个方面进行,这种评价是全方位的。而目前中学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般采用的是两种方法:

一是书面形式,考核学生对实验结果或理论的掌握;二是操作观察,考核学生的实验技能。但实际采用的多是书面考核,因为它简便省时;而第二种形式往往是突击性的应付上级检查时才采用的。这就很难谈到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了。

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可以获得有关学生学习生物课程情况的反馈,不断改进教学;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促进自己更好地发展。同时我们还应注意评价内容和评价的形式。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内容,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进步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七年级生物课程纲要

3 课程实施 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能力,结合教材,使用多 网络 收音机等多种资源,以及社会资源等进行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三主原则,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通过集体备课研讨中的 导学案 来体现,辅以课堂调控 评价 激励 点拨和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是指从学生的自主...

七年级上册生物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七年级上册生物。授课时间 30课时授课对象 七年级六个班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设计人 刘斌 杨永赏 方琳模块总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 生物 七年级上册 本模块课程的学习,你将能 1 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 概念 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2 学生初步具...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课程纲要

初中七年级年级生物下册课程纲要。姓名 李三中。职务 副校长。单位 九龙镇第一初级中学。时间 2011年11月。初中七年级年级生物下册课程纲要。一 一般项目。1 课程名称 初中七年级年级生物下册课程纲要。2 课程类型 必修课程。3 教学材料 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4 授课时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