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教案。
6 黄河颂。
—光未然。一、教学目标:
①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理解歌词大意。
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诵课文。
2、难点:理解歌词大意。《黄河颂》语言上的特点。
三、学情分析:七年级一二两班学生少部分爱回答问题,勤思考,爱动脑;但。
三分之二的学生思想懒惰。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1课时。一、课前三分钟。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到过黄河吗?(生回答)我们现在就来看看黄河。(出示黄河资料)这就是黄河, 2024年9月,我国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到了壶口瀑布,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黄河颂》。
三、感性认识并了解作者:
1、师生共同欣赏黄河**和录象,并请一两个学生谈观后感。
2、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省光化县人(现老河口市),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著作颇丰。2024年在家乡参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这次革命失败后,曾做过商店学徒、书店店员和小学教员,享年89岁。
四、朗读诗歌 ,扫除生字词:
1、划分朗读节奏。
2、①教师范读。 ②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③学生齐读。
3、可能认错的字:
气魄pò 山巅diān 狂澜lán 哺bǔ育九曲qū 澎湃péng pài
澎湃:波浪相互撞击,比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山巅:山顶。
浩浩荡荡:形容水势大,引申为广阔或壮大哺育:喂养,比喻培养。
狂澜:巨大的波浪,文中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澎湃:波浪互相撞击,比喻声势浩大。
4、朗读要求:
1)、诗歌分为朗读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2)、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3)、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4)、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五、小结:a学生能够积极把握字词;b学生阅读兴趣浓,善于发表见解;
c学生乐于有感情地朗读。
六、作业:抄写生字词。
第2课时。一、 课前三分钟:
二、导入:关于黄河的著名诗句。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2)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4)白日衣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三、内容研讨
1、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是歌颂黄河,在歌颂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你觉得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一往无前,无坚不摧。)
2、歌颂黄河的部分能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从那些方面进行赞颂的?
提示:以“啊!黄河!”为标志分为三层,分别从黄河的历史贡献,地理特征,自然特点这三方面歌颂了黄河。
3、诗人在歌词前还加了一段内容,这段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边思考:朗诵词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铺垫、概括、总起、提示】
4、歌词中,哪些诗句集中写出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哪些诗句集中赞颂了黄河所代表的民族精神?
1)找出文中集中写出了黄河的英雄气魄的地方。用声音来表现它的英雄气魄(指名读)
问:在哪些词句上我们需要特别的注意,把它读好?
望”、“奔”、“掀”、“劈”、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小结:我们要读好诗歌,一定要读好关键词句。(生齐读)
2)你发现最能体现诗人对黄河赞颂之情的诗句有哪些?
【三个“啊,黄河”。】
提示“三个'啊,黄河’”读法是不是一样处理的呢?为什么?
第一个“啊,黄河!”应读的舒缓深沉(重点词:摇篮)。
第二个“啊,黄河!”应读的坚强有力(重点词:屏障)。
第三个“啊,黄河!”应读的高亢激昂(重点词:臂膀)。
最后两句“像你一样伟大坚强!”号召我们向黄河学习,充满战斗决心,要读的铿锵有力。
指三名学生读,评点。
齐读,提示:语气逐渐加强,感情逐渐加深,深情、坚定、激昂,读出变化!
5、总结读好诗歌的方法: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抓住关键词句。
6、分角色朗读。
7、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8、再次朗读: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齐读诗歌,共同赞颂黄河,赞颂伟大的中华民族 。
七、总结: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今天的中华民族还没有强大到无人敢欺凌。美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在用各种方式来欺负我们。
所以,我们今天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八、作业设计。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三。板书设计:
6 黄河颂光未然。
序曲主体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唱黄河颂黄河
学习黄河精神。
教学反思:
7 最后一课。
—都德。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介绍**的时代背景。 2、理清**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3、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
4、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了解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5、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6、积累生字词;
过程与方法:概括法讨论与点拨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2难点: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三、学情分析:
基于我们在第一单元已经学习过一篇**,学生初步具备了阅读**的基本能力和方法,因此,在本单元教学目标的引领下,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浓厚兴趣。
四、教学课时:3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1课时。一、课前三分钟。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学习法国作家都德的爱国主义名篇《最后一课》。在这篇文章里,通过一堂课,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爱国主义。当国土遭到践踏,尊严遭受**,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淘气的孩子,一个执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师,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
三、简介背景及作者:
1、这篇**是以普法战争中法国惨败,割地赔款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的。选材别出心裁,既没揭露敌人罪行,也未直接描写法国人民的反抗,而是巧妙地选取一所普通小学中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来反映尖锐的****,反映沦陷人民对祖国的眷恋、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都倾注在这“最后一课”中,使**更具社会意义。
2、都德(2024年5月13日~2024年12月15日),法国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家。其**多以反映普法战争为主。代表作:
《小东西》《达拉斯贡城的达达兰》《柏林之围》、《最后一课》等。
四、正字音
郝hǎo叟sǒu 懊ào悔字帖tiè 强qiǎng迫踱duó步哽咽gěng yè
祈祷qí dǎo 惨白cǎn bái 肃静sù jìng
宛**形容说话或歌声、鸟鸣声曲折、抑扬、动听
哽咽:形容因情绪激动而说不出话。
懊悔:对自己所做的错事,所说的错话感到悔恨。
祈祷: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的一种仪式。
五、**常识
1. 文学体裁:**是和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文学的基本形式之一。
2. **的概念:**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
3. **的三要素:
人物(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
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环境(社会环境:交待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交待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性格、感情。)
4. 故事情节:情节是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5. 刻画人物的方法:分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
6. 环境的种类及作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7. **分类:按篇幅长短分:长篇、中篇、短篇、小**(微型**)。按内容特点分历史、科幻、爱情、讽刺**。
4、本文的体裁为短篇**。
六、分析:1、解题:
最后一课,是指在普法战争法国失败后,沦陷区阿尔萨斯一所小学上的最后一节法语课。故事的主要人物是法语教师韩麦尔先生和一名小学生小弗郎士。
2、本文线索:“我”的见闻感受。
3、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划分结构。
第一部分(开头——\小院子里\"1—6)序幕。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
第二部分(\"平常日子\"—他那副大眼镜\"7—10)开端。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课前
第三部分(\"我看见这些情形\"—忘记不了\"11—23)发展。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这是**的主体。——课上
第四部分(\"忽然教学的钟声\"—结束24—29)高潮和结局。写韩麦尔先生宣布散学时的情景。——下课
七、小结: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对小弗朗士的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小弗朗士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从从幼稚贪玩到疑惑诧异到难受懊悔到悲愤董事,充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感情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
八、作业抄写生字词
第2课时 一、课前三分钟。
二、导入: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学习、热爱民族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是爱国的表现,失去民族语言就等于丧失国土。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诉你,你再也不能学习汉语,每天你挂在嘴边的普通话不能再用了,从今天开始你只能用日语交流,那么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学生发表感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都德的《最后一课》,体会一下国家被占领,将要失去自己祖国语言的法国人民是什么样的感受。
三、学生有目的地在每一部分找出描写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分析第一部分:朗读、划出环境描写 ,分析其作用。
①自然环境描写“天气”“画眉”等反映出小弗郎士贪玩、无忧无虑的幼稚心态。
社会环境描写“普鲁士兵操练”“布告牌”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普法战争中法国沦陷,并设置了悬念,布告牌上到底写了些什么,为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作好铺垫。
*“我想就别上学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确:怕提问。
④ *这些景象”指什么?觉得“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说明了什么?
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施秉县民族中学集体备课教案。上课日期 年月日星期。第周第课时累计课时。课题 第7课 散文诗二首 主备教师 曾平。教学目标 1 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重点 2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难点 3 体会诗歌深沉的母爱,并学会感恩,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 ...
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施秉县民族中学集体备课教案。上课日期 年月日星期。第周第课时累计课时。课题 第5课 秋天的怀念 主备教师 曾平。教学目标 1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用一定的速度默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2 从母亲的动作 语言 神态这些细节描写来感悟母爱无私 博大 宽容的特点 领会朴实的语句中...
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施秉县民族中学集体备课教案。上课日期 年月日星期。第周第课时累计课时。课题 第6课 散步 主备教师 曾平。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积累本文重点词语。2 揣摩词句含义,品读文章清新质朴的语言,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重点 3 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