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教学目标】1.能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2.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3.了解空气质量指数,认识空气质量对人类的影响。【学习重难点】
1.能认识不同的天气符号,读懂天气预报。2.能依据空气质量指数判断空气质量的优劣。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故事导入:教师讲《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草船借箭的故事,激发学生们了解天气的兴趣。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学习活动一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自主**】
1.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来描述天气状况,教师注意他们的用词,例如:“今天”、“昨天”、“白天”、“晚上”等时间用词以及“刮风”、“下雨”、“闷热”、“气温高”等用语。
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什么是天气?
学生归纳: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3.教师提醒:
我们常听说的“雾、霾、浮尘、扬沙、冰雹”等属于天气现象。4.学生读课本p47页第二自然段内容,了解气候的概念。
学生归纳结论:人们通常用某一个地区一年或一段时期的天气平均状况来描述气候,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5.学生完成p47页活动1,强化对天气与气候的认识。p47页活动答案:
1.描述天气的是(②③描述气候的是(①④
2.(1)a:天气与交通的关系。b:天气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c:天气与农业的关系。d:天气与战争的关系。
学习活动二了解天气预报,学会通过识别天气符号,判断天气状况1.学生读课本p49页图3.4,了解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1)说一说:
卫星图中的绿色、蓝色与白色分别表示什么?(2)想一想:云的颜色越白,反映了什么天气现象?
卫星云图中的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可能是阴雨区。2.学生读课本p49页图3.5,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
教师提示:①注意风矢图的识别,在风矢图中,风向是风的来向,风向为北,说明风来自北方;风力是风的强弱级别,天气预报图中表示风向和风力的符号一般都是用带尾羽的箭头符号来表示的,箭头所指方向为风的去。
桑水。向,3根尾羽表示的是6级风;尾羽呈三角旗状时,则表示风力为8级或8级以上。②注意地图册p14页“霾”“冻雨”“台风”等书本上没有的天气符号。
3.学生完成课本p50页活动2。学会依据天气符号判断天气状况。【合作**】
读课本p51页图3.7,分组合作,完成以下任务:
1.搞清我国空气质量级别、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状况之间的对应关系。
2.依据图中的污染指数判断北京、太原、西安、银川、兰州等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3.展开讨论:
1)生产生活中,有哪些人为活动会影响到空气质量?(焚烧秸秆、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等)(2)为提高空气质量献计献策。(例如:
植树造林、修建森林公园、控制生产和生活中污染物排放等)【拓展**】
1.讨论天气预报中森林火警反映了什么样的天气状况?(干燥、高温、有风)天气预报中的穿衣指数主要是提醒我们关注天气中的什么因素?(气温)
2.沙尘暴、雾霾、pm2.5等是目前老百姓非常关注的话题,请在网上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1.本节课的收获: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桑水。
七年级地理上册《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地位 前面一章 二章学习的地球 地图和陆地 海洋是宏观的知识,从本章开始则逐步进入到现实生活。教材联系 它是学习气温 降水 气候知识的基础。教材内容 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学会收听和收看天气预报,并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是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知识技能,所以学习本节课对学生很有用。课标要...
七年级地理上册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册 多变的天气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一 知识和技能 1.学会正确描述天气,理解天气的重要特点,能够准确判断对天气和气候的描述。2.大致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初步学会判读简单的卫星云图,熟悉常见的天气符号。3.知道空气质量高低的表示方法,初步学会分析判断影响一个地区空气质量的因素。二 过...
七年级地理上册《多变的天气》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 多变的天气 导学案。课。3.1多变的天气 1 题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步。问题设计 知识要点 含分工 骤导。我们每天都能在电视上收看天气预报,那么什么是天气呢?这节课。入我们就来学习。1.人们常用等词语来描述天气。学自。反映一个地方 的大气状况,变化 生自己完成。1.能正确理解天气的真正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