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

发布 2023-02-26 04:50:28 阅读 6549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有关知识。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意境。

3、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4、领会诗歌中蕴含的节奏美,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领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法、**法。

学情分析:在课前我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乡愁的诗歌,教学中我尽量在教学中采用让学生朗读的方式去领会这首小令跟我们呈现出来的节奏美,让学生还原诗歌中的画面来领会诗中展现的图画美,领会诗人表现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怀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坳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二、解题。三、朗读诗歌。

1、师配乐范读。

2、学生齐读。

3、学生给诗歌划分节奏,注意重音: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学生配乐朗读。

四、学生合作**。

1、学生闭目,随着教师的描绘想像这幅画面,感悟内容,体会思乡之情__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才树,看到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炊烟缕缕,是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时太阳就要下同了,太阳也要回家了还没有找到抽空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

唉,自己有家难归,令人心碎肠断,更添悲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四人为一组,讨论以下问题:

1)这首小令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哪九种景物?你认为这样做有何好处?

2)体会篇末所写的:“断肠人”应是怎样的人?

以上问题由学生讨论,师适当点拨,共同明确:

1)这首小令共写了藤、书、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景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景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简约之中见出深细。

2)独在荒凉的古道上,顶着西风,骑着瘦马前行,太阳下山了,伤心的人正在天涯漂泊,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断肠人”就是漂泊在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本句揭示“秋思”的含义,至于游子为什么漂泊到这里?

他究竟要到**去?这些言外之意,尽可听凭读者去想象。

七年级上册语文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天净沙秋思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通过诵读感受曲的意境,理解作者的处境和心境。过程与方法 通过品味意象 知人论世以及比较阅读,提高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反复诵读中培养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2 学情分析。天净沙秋思 是位于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五课中的一首散曲。古典诗歌...

七年级语文上册《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 天净沙 秋思 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上册 天净沙 秋思 教学设计。内容 七年级语文 上册 主题 天净沙 秋思 课时 1授课对象 七年级学生。设计者 张兆迪。目标确定的依据 1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 诵读古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 感悟和运用,提高自...

七年级语文教案 《天净沙 秋思》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教案。省 市 区 县 北环中学蒋丽华。教学目标 1 通过反复诵读,能正确说出作者寄寓在小曲中的思想感情。2 通过画面的赏析,准确描述小曲表现的形象,体会形象中蕴涵的意境。3 通过对比阅读,学习用具体的意象表达抽象的感情的方法。4 能背诵并默写课文,积累古代描写 愁 的诗文。研究目的 自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