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天净沙秋思》教案

发布 2023-03-06 20:53:28 阅读 7136

(封面)

七年级上册语文《天净沙秋思》精品教。

案。授课学科:授课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

xx学校。小学语文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识记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掌握“散曲”的文体知识。

正确朗读、背诵全曲。

能准确把握这首曲表现出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感知诗中的艺术形象,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培养想象力,陶冶情操。

知人论世,通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把握诗歌主旨。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作者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态度。感受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重难点:

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训练想象、联想,培养创造思维。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主**法、联想法教学程序: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了呢?

除了时间给我们的提示外,你从哪些景物的变化中可以感受。

到秋天的来临。

看到小草变黄,树叶簌簌飘落,清冷的空气等等)2、古人也对秋天写下了自己的感受。

展示古诗中跟秋有关的诗句,发现它们的共同点了吗?悲秋。

二、整体感知。

1、解题(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分别代表着那个时代文学作品的最高成就。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

《天净沙·秋思》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2、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学生给诗歌划分节奏,注意重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请人谈一谈初读此课的感受。(悲凉,伤感)三、精读课文。

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曰:“文章之妙,亦一言蔽之,有境界而已。精品,不可不读;美文,不可不品。

一曲《秋思》,心中隐隐作痛,悲泪欲出。”全篇未直接谈凄凉,伤感,你是从**读到的呢?

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

3、这些景象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品读诗句就是咬文嚼字,越品诗味越浓)4、在这样的环境下,情境下,作者的心情如何?(适当的联想和想象能使文章背后丰富的画面,心情都展示出来)

5、小桥流水人家是怎样的意境?正衬还是反衬?(小桥、流水、人家)

6、你眼前是否已然形成画面?用自己的话描绘。7、再读全文。四、**升华。

1、你能感受到这一份秋意吗?

2、介绍作者马致远:马致远,元代杂剧家、散曲家,号东篱。曲词豪放洒脱,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同称“元曲四大家”,其散曲成就尤为世所称。

3、写作背景: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包括西域、西夏、回回人在内的色目人;第三等是包括契丹、女真、渤海人在内的汉人;第四等是原南宋境内的南人。第。

一、二等的上层分子有种种特权,居统治地位。南人地位最低,最受歧视。

经历了漂泊生涯20余载,困窘潦倒一生。五十入仕,但看不惯黑暗的官场,退而隐居。饱腹之学,无所用之。

在一次羁旅途中,失意、痛苦、悲凉、孤独,一切衷肠,满上心头,他只能用枯秃的笔,痛吐出来,倾诉出来。于是他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本曲是这。

种漂泊生涯体验的结晶,是他用血和泪写成的,可以说是元曲中的“绝唱”。

4、此时,你仅仅感受到一份思乡之情吗?马致远是否就是这“断肠人”?这首小令中你还读出了什么另外的思想感情?

知人论世,除了思乡之情,可能还有仕途失意,人生多艰之感,半生漂泊的无奈,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4、深情朗读。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对比这两首小令,有何相同不同之处?2、背诵全文。六、板书设计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漂泊天涯。

忧伤孤寂愁苦思念。

七、课后作业扩写《天净沙?秋思》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天净沙 秋思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天净沙 秋思。一 导入新课。七百多年以来,当人们提起 乡愁 这个词语,人们就自然会联想到这篇作品。它巧妙地使用了名词的串联,使用景物烘托的手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一个特定的氛围中,使作者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的环境有。机的统一在了一起,生动地表达了长期飘泊在外的游子的深沉的悲哀。二 ...

七年级语文《天净沙秋思》教案设计

全国中小学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天净沙秋思。一 教案背景 1 面向学生 中学学科 语文。2 课时 1课时。3 课前准备 1 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内在节奏美 美。2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歌内容。3 背诵本诗。二 教学课题 1 知识目标 了解马致远的有关文学常识及本文写作...

七年级上册语文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天净沙秋思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通过诵读感受曲的意境,理解作者的处境和心境。过程与方法 通过品味意象 知人论世以及比较阅读,提高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反复诵读中培养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2 学情分析。天净沙秋思 是位于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五课中的一首散曲。古典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