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发布 2022-07-23 07:56:28 阅读 4012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大曹庄管理区第一中学曹军强。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识记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掌握“散曲”的文体知识。

正确朗读、背诵全曲,能准确把握这首曲表现出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

学习分析诗歌的方法,感知诗中的艺术形象,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

了解诗歌的朗读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培养想象力,陶冶情操。

3.情感态度和价值。

学习作者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态度。

体味诗歌中的意境,感受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教学重点: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诗歌中景物与情思的关系。

教学方法:诵读与**相结合。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五、板书设计。

秋思(散曲)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绘景羁旅之苦

古)道(西)风(瘦)马言简意丰正反映衬情景交融。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点明主旨) 写人游子之悲 (点睛之笔)教学反思:诗歌是一种流动的**,需要再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象和意境,感受诗歌的内在美,诗歌的诵读是多方位的、多层面的,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反复阅读文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朗读中获得对诗歌的原始理解,此其一;其二,学习诗歌要重视鉴赏,提高审美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如何鉴赏诗歌说的比较多,目的是让学生学会鉴赏,授之以渔。

这两个目的基本达到了。

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对意象的概念理解还有难度,不如用景物(当然景物的概念不算太准确,但对于初中生来说也就够了)易于理解。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天净沙 秋思》教学设计及反思

天净沙。秋思 教学设计。重庆市万州区走马初级中学罗化清。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反复吟咏,熟读成诵。细细品味,重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课型设计 品读课。预习要求 了解作者及 曲 的有关常识。教学设想 马致远的这首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练,流畅自然,是一首需要反复吟咏 细细品味的佳作。全文仅5句,28...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天净沙 秋思》教学反思

天净沙秋思 教学反思。上林县澄泰乡初级中学。李桂芬。一 教学反思。1 本节课我的教学重点是诗歌的朗读和背诵,并从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主要运用了多 音频和 来营造浓厚的学诗氛围,同学们都能在我的引导下掌握了诗歌的朗读技巧。2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对诗歌的整体感悟和诗歌意境的品味。在难...

七年级上册语文《天净沙秋思》教案

封面 七年级上册语文 天净沙秋思 精品教。案。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小学语文七年级上册 天净沙秋思 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识记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掌握 散曲 的文体知识。正确朗读 背诵全曲。能准确把握这首曲表现出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感知诗中的艺术形象,提高鉴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