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人教版

发布 2023-02-15 17:57:28 阅读 8389

3、学生分组做实验。

a. 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是怎样做实验的?

b.你们做实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在体积大小上发现有什么倍数关系?

(学生发言: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

同学们得出这个结论非常重要,其他组也是这样的吗?

我们学过用字母表示数,谁来把这个公式整理一下?(指名发言)

4、学生操作:出示另外一组大小不同的圆柱体和圆锥体进行体积大小的比较,通过比较你发现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整理归纳:不是任何一个圆锥体的体积都是任何一个圆柱体体积的 。 老师拿起一个小圆锥、一个大圆柱)如果老师把这个大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这个小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吗?

(不能)

为什么你们做实验的圆锥体里装满了水往圆柱体里倒,倒三次能倒满呢?(因为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

呢?(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

(老师在体积公式与“等底等高”四个字上连线。)

现在我们得到的这个结论就更完整了。(指名反复叙述公式。)

今后我们求圆锥体体积就用这种方法来计算。

三、巩固反馈。

1.练习题。

一个圆锥体,半径为6cm,高为18cm。体积是多少?(学生在黑板上只列式,反馈。)

2、出示例3:要求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思。

(1)提问:从题目中你知道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提问。学生质疑:为什么要先求圆锥的体积?得数保留整千克数是什么意思?….

我们已经学会了求圆锥体的体积,现在我们来解决有关圆锥体体积的问题。

四、巩固练习:

1、一个圆锥形沙堆,高是1.5米,底面半径是2米,每立方米沙重1.8吨。这堆沙约重多少吨?

2、选择题。每道题下面有3个答案,你认为哪个答案正确就用手指数表示。。

(1)一个圆锥体的体积是a立方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是( )

⑴ 立方米 ②3a立方米 ③ 9立方米。

(2)把一段圆钢切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圆柱体体积是6立方米,圆锥体体积是( )立方米。

(1)6立方米 (2)3立方米 (3)2立方米。

五、总结全课: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课本练习四的第。

板书设计:圆锥的体积

v柱=shv锥 = sh

v锥 =v柱= sh3.14×()2×4

5.024(立方米)

1.5×5.024≈7.53(吨)

答:这堆沙子大约重7.53吨。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

教学圆锥的体积是在掌握了圆锥的认识和圆柱的体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来发现圆锥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并能运用这个关系计算圆锥的体积,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于六年级的学生对圆锥的认识和圆柱的体积的知识掌握较牢固,学生感到简单易懂,因此学起来并不感到困难。

新课一开始,我用课件出示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圆锥的体积和什么有关,学生联系到了圆柱的体积,在猜想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学习目标。从展示实物图形到空间图形,采用对比的方法,不断加深学生对形体的认识。然后课件演示实验过程,让孩子从实验中得出结论:

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推出圆锥的体积公式。这样,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水到渠成了。对圆锥的体积建立了鲜明的印象之后,再应用公式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起到巩固深化知识点的作用。

当然,教学是一门缺陷艺术,在教学之后我感到遗憾的是,没让学生动手实际操作,我想如果每个小组准备一套学具,让他们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真切的参与到**中去,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学会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材分析。圆锥的体积 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已经有了一定的几何知识概念和空间想象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课标 提倡学生动手实践 自主 与合作交流,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生动活泼的 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 例2按照 提出问题 联想猜测 实验 导出公式 四个层次编排...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和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圆锥的体积 教学设计和反思。教材分析。圆锥的体积 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已经有了一定的几何知识概念和空间想象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课标 提倡学生动手实践 自主 与合作交流,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生动活泼的 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 例2按照...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说明

圆锥的体积 教学设计说明。镇原县东街小学赵晓婷。一 说教学设计。圆锥的体积 的教学设计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学法的设计,从大胆猜想 实验感知 观察讨论到概括总结,完全是为学生小组合作 自主 合作交流 发现关系的学习而设计的。具体表现在 1.课的呈现方式应该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现实的 有意义的,应该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