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六年级下册反比例的意义教案

发布 2023-02-14 08:53:28 阅读 7562

1.下表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为什么?

一辆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表: 小学六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时间∕时 1 2 3 4 5 路程∕km 90 180 270 360 450 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2.回忆:

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 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常见数量关系中成正比例关系的量的特征.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常见的数量关系中的另外一种特征——成反比例的量。

﹙板书课题﹚ ﹙二﹚**与解决 1.学习例3 出示例3,提出观察思考要求: ﹙1﹚表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

﹙2﹚水的高度和底面积是怎样变化的? ﹙3﹚它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全班交流,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高度和底面积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水的高度随着底面积的变化而变化,底面积增加,高度反而降低,底面积减少,高度反而升高,而且高度和底面积的乘积一定。即体积一定。

﹚ 2.补充事例每本页数 ﹙页﹚ 20 30 40 50 60 80 装订本数 ﹙本﹚ 60 40 30 24 20 15 提出问题:装订本数是怎样随着每本页数的变化而变化的?

它们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师小结。

3.比较上面两个例子,它们有什么规律? 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①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 ②都是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③都是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

师:像这样的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师:

大家能不能尝试着概括什么叫做成反比例的量? 4.归纳概括成反比例的量。

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 师:如果用字母x 和 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 表示它们的积一定,反例关系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式子表示?

教师板书一定) 5.找出生活中成反比例的量的例子。 (三)训练与应用 ﹙1﹚完成43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七第题。 ﹙四﹚小结与提高结合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及老师的板书谈谈自己的收获。评价学生的学习的表现。

课外延伸:正比例关系的图像是一条直线,那反比例关系的图像呢?

反比例的意义。

冉毅。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8~59页例1,课堂活动及练习十三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成反比例关系的量。

2.经历反比例意义的构建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使学生体会反比例与生活的联系,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学准备】教具:多**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感受新知。

情景游戏:对口令。

(1)同样的面包单价:2元∕个。老师说个数,学生对总价(对口令的同时用课件展示出下表)。

教师:面包总价与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它们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反馈:面包的总价与个数成正比例。因为它们是两种相关联的量,面包个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总价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并且它们的比值(单价)一定。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成正比例的量所具有的三个特征:

①两种相关联的量②变化有规律③一定的量。

(2)共有30个苹果分给小朋友。老师说出小朋友的人数,学生回答分得的苹果个数。(对口令的同时用课件展示出下表)

从这个表中,你有什么发现?

反馈:小朋友的人数与每个小朋友分的个数的乘积都是30;它们是相关联的两种量;小朋友的人数越多,每个小朋友分得的苹果个数就越少……

提问:小朋友的人数与每个小朋友分得的苹果个数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教师:那么这两种量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的知识。

二、对比**,获取新知。

1.感知几种不同的变化规律。

(1)某旅游公司的导游带领60名游客来到井冈山游览,准备分组活动,提出的分组建议如下表。

教师:表**现了哪几个变量?

教师:这两个量是怎样变化的?

教师:表中有一个量没有变化,是哪个量?

反馈:总人数60人没变,每组人数和组数的乘积是一定的;每组的人数在扩大,组数反而缩小……

2)游览的第一天晚上,导游写了一篇情况总结,要把它存入电脑。

教师:必须先算出哪个量?为什么?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2.概括得出反比例的意义。

现在我们一起找上面两个例子的共同特征。

(1)两种相关联的量。

(2)一种量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

(3)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是一定的。

这是你们自己总结概括出来的结论,那么,你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

(揭示课题:反比例的意义)

像这样的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3.举例。抽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成反比例的量。

学生1:路程一定,所行的时间与速度成反比例。

学生2:砖的总块数一定,每次搬的块数与搬的次数。

学生3:大米的总质量一定,平均分的份数与每份的质量。

4.区分。表5中,一段路程20 km一定时,已行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成比例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虽然这也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但是它们的变化规律是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而不是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它们的和一定,而不是商一定或积一定。所以,它们不成比例。

三、直观操作,加深理解。

1.完成第60页课堂活动1题。

教师:请同学们看第1题的要求。哪位同学愿意说说你看了题目后的想法?

教师:认真观察上表,你有什么发现?表中的长和宽成反比例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反馈:长和宽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当宽扩大几倍时,长反而缩小相同的倍数,长×宽=长方形的面积(24 cm2一定),所以在上表中,长和宽成反比例。

2.完成第60页课堂活动2题。

放手让学生独立操作,独立思考当宽一定时,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成什么比例?展示所填**,然后抽生说出自己的判断及其理由。

3.完成第61页课堂活动3题。

分组合作:要求将小组内每人制作的一个周长为30 cm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数据填入表中,再观察讨论,你认为在上表中,长和宽成比例吗?为什么?

小组讨论后,再汇报交流:长方形周长一定时,长和宽不成比例。

教师: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比例的关键是什么?(先看两个量是否相关联,再看是否有一个一定的量,如果两个相对应的量的商一定,这两个量就成正比例,如果两个相对应的量的积一定,这两个量就成反比例。

)四、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练习十三1~3题,主要抓住正比例的本质属性“商一定”,反比例的本质属性“积一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1. 都有两个相关联的量。

2.都含有一个定值。

不同点:1.正比例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 =k(一定)即商一定,反比例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xy=k(一定)即积一定。

2.正比例的变化方向相同,反比例的变化方向相反。

六、板书设计。

反比例的意义。

反比例的意义:

1.两种相关联的量。

2.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反而缩小。

3.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是一定的。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反比例意义 教案

一 复习导入。1.教师谈话导入 孩子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比例和正比例的相关知识,大家都掌握好了吗?有哪位小朋友可以站起来给老师总结一下,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呢?板书 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比值一定 2.如果用字母x,y来表示这两个相关联的量,用字母k来表示这两个量的比值,那么我们的正比例关系式...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反比例的意义教案

3.3.1反比例的意义。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8页例1以及例1后面的试一试 议一议 说一说,教科书第49 50页课堂活动及教科书第50页练习十三1 3题。教学提示 教科书利用游客分组的事件设计了例1,例1利用 反映总人数一定,分的组数随每组人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这一规律主要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教科...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教案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判断 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成什么关系?1 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2 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3 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4 时间一定,工效和工作总量。二 新知 1 出示课题 2 教学补充例题。出示表1表2 分组讨论 交流 说一说怎样想的,同时填空。引导学生讨论回答。总结路程 速度 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