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米粒的诉说》学案

发布 2023-02-13 21:53:28 阅读 1036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米粒的诉说》学案。

活动目的:1.学生通过倾听米粒的诉说,了解一些粮食的生产过程,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体验农民为此付出的辛劳和智慧,懂得爱惜粮食,勤俭节约,尊重劳动者,珍视劳动成果。活动准备:

1.从不同渠道收集有关粮食的知识、儿歌、诗词、**、典故等,并以组为单位进行相应的整理,准备有关实物。2.教师准备有关多**或网络教学资源,也可联系学农基地或附近农作物基地,便于师生实践、体验。活动过程:

一、亲近粮食。

1.分组活动,看、摸、闻本组准备的粮食作物,交流所了解到的关于这些粮食作物的知识,背景诗朗诵《锄禾》。2.结合课外查找的资料,谈谈自己对粮食作物的了解,大家可以适时补充。二、**交流。

1.我的诞生“米粒的诉说”。(教材)

2.小小农博会。**:玉米、高粱、小麦、大豆等粮食作物,它们有着怎样的故事呢?将课前学到的相关知识整理成生动的小品、童话、寓言故事,尝试将相应的农产品配。

画,实物做成标本,帮助大家更多地熟悉多种农产品的生命旅程。农产品人们付出的劳动白菜。

紧张的秋收过后,爷爷又开始了新的忙碌——种白菜,平整土地、播种、育苗、移栽、施肥、锄草、除虫……爷爷就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小麦高粱大豆西红柿。

西瓜……三、走进田野。

1.学生到学农基地或附近农村观察农作物生长现状,即席请教。

2.学干农活,体验农民的辛劳,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分享收获的喜悦。师生与农民交流同乐,从而懂得尊重劳动者、珍视劳动成果。四、拓展延伸。

1.餐厅里的对白:模拟学生食堂早、中餐的场景,学生戴食物头饰扮演不同的角色,讲述粮食的故事。

2.针对一些浪费行为进行辨析,为学校和家中的餐厅各设计“节约粮食,珍视劳动”方面的温馨提示卡。3.了解本地的、身边的一些种植、养殖常识,进一步明白劳动者用他们的付出为人们创造了幸福的生活。4.收集整理相关农谚、儿歌、故事,提供资源参考。

五、感悟升华。

1.心情日记:收集关于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人民的心情日记,进行交流。

2.生活感言:整理“爱惜粮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感言。尝试用书签、贺卡、书信等形式表达对劳动者的赞美,尊敬和感激。

3.绿色寄望:表白自己对农业现代化、科学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好愿望。

第二课时:种瓜得瓜,种瓜得“乐”总第9个教学设计活动目标:

1.了解农业生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知道我们所用的粮食、工业原料、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农业。2.深刻认识事物是来之不易的,联系实际知道农业及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3.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的付出与智慧,体会劳动的快乐与幸福。活动准备:

1.搜集日常生活中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知识,并做好记载。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与家人、同学、亲友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或学农基地劳动,体会劳动的收获与快乐。

3.向有关人员请教,了解一些自己最喜爱的食物的“来历”。

4.筹备“衣、食、住、用”与农业息息相关的素材,经常收看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新闻,学会关心农业生产、关注农村发展。活动过程:一、生日party

1.背景**《生日快乐》。联系生活实际、想想自己在过生日的时候,都用过那些食品,选择有代表性的农产品说给大家听听。

2.请出分别在四个不同季节过生日的同学谈谈自己当时能吃到的土产的鲜嫩蔬菜、甘甜的水果、特色食品,回味那种特有的快乐。季节鲜嫩蔬菜甘甜水果特色食品美丽心情。

二、博士心语1.

出示教材p的小资料,配乐博士心语,激发学生对劳动者的敬爱之情。

出示资料:讲述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并举例引证。

3.**农民辛勤劳作的各种感人片断及机械化种田的场面后与博士对话。三、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光荣》

1.将自己和家人一起参加农业劳动生产、种植、养殖、加工等,在学农基地及自家阳台上养花、种蒜、葱等的体会,写下心情日记,将劳动收获进行交流。

2.汇报:通过不同形式向家人、亲戚、远方朋友了解到一些自己最想知道或最爱吃的食物的“来历”。明白“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农业、劳动创造生活、劳动最光荣”的道理。l

暑假的时候,我和伯伯一起参加“双抢”劳动,抢收早稻,抢插晚稻,广阔的田野里到处是劳动者忙碌的身影,打稻机、犁田机、插秧机与农民的欢笑声交织成丰收进行曲,置身其中,真让人陶醉。l

国庆节,我们一家去农博院参观,各种农产品争奇斗艳,粮食、水果、蔬菜、还有许多我从未见过的新产品,琳琅满。

目,好像都在叙说着主人的辛劳,赞美主任的智慧,并为它的主人而骄傲。l

五一期间,我们“智多星”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到郊外去考察,来到田间地头,深入到养鸡专业户,柑桔种植大户,莲子加工厂进行调查。这次活动让我们大开眼界,大长见识,建议大家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来。l……

四、丰收的喜悦。

将p23《种瓜得瓜》编成课本剧即兴表演。2.《种瓜得“乐”》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演,体验分享快乐。

3.教师扮演大地“母亲”,给孩子们讲述、解难、启发思考“种瓜乐从何来”?拓展升华“种瓜得乐,幸福快乐。”3.寻找快乐:

多****《赤脚走在田埂上》(资源4),体验为何而乐,乐在何处。通过活动,体会劳动者对土地的挚爱,对农作物的热爱。l

一年有一年,农民与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在播下种子的同时,也播种了希望;在收获果实的同时,也收获着快乐。

4.指导制作“农家乐园”的年画或美诗、贺卡,表达对劳动者的敬爱,欣赏配乐诗歌朗诵《劳动者的赞歌》(资源3),帮助激发制作灵感。l

标题参考:五谷丰登年年有余人寿年丰种瓜得乐种瓜得福。

田野,是我的乐园作物,是我的希望收获,是我的快乐劳动,是我的生命。

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米粒的诉说》

新课标教科版小学 品德与社会 六年级上册 米粒的诉说 教学设计。一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 品德与社会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从田野到车间 中的第一主题 让田野告诉你 里面的内容。旨在学生通过倾听米粒的诉说,知道粮食来之不易,体验农民为此付出的劳动与智慧,争当爱惜粮食的好孩子。学生分析 我们...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创造的快乐》学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 创造的快乐 学案。第二课时。总第5个教学设计活动过程 一 创造的快乐。1 人们常说,把快乐的事告诉朋友,快乐便会变成双份。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朋友,他叫王超,他希望我们能一起来分享他的快乐。2 读教科书第13页的日记。3 讨论 王超的快乐,你曾经有过吗?在你的创造实践中,什...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学案1

品德与社会学案。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六年级 上册 学校 山东屯九年一贯制学校。年班。姓名。第一单元变小的世界。单元目标 1 了解交通发展的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2 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学会一些常用的通信方法,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懂得并遵守通信的基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