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2教案冀教版

发布 2023-02-10 15:50:28 阅读 2060

2019-2024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2教案冀教。

版。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摩擦力,这一课以“让小球动起来”为引入,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摩擦力,然后寻找生活中的摩擦力,知道摩擦力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自然地就转入研究摩擦力的大小的影响因素,最后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有关摩擦力的问题。教学目标:一、科学**目标。

1.设想出多种使运动着的物体停下来的方法。2.能够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设想是否正确。3.能够实事求是地描述实验中产生的现象。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与其他同学交流想法。2.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摩擦力对人类的影响。三、科学知识目标。

1.会用实验说明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由运动变为静止。2.能意识到阻碍物体运动的力为阻力。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举出3个以上的例子说明人们在生活生产中是如何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难点:体会摩擦力的产生和作用。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教学**:多**设备。材料与用具:

活动1:乒乓球、纸风车、自行车。活动2:不同光滑程度的平面。

拓展活动:摩擦的利与弊课件,摩擦力产生的课件。课时建议: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发现力可以使物体动起来,老师现在有一个正在运动的乒乓球(出示乒乓球,并在桌面上滚动),你有什么办法使它停下来?学生汇报方法。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2课。(二)新课教学。

活动1: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

教师:大家翻开书p40,观察这几幅图,你能用几种方法让运动的小球、风车、自行车停下来?学生观察并思考。

教师:下面小组讨论讨论,用尽可能多的方法使物体停下来,并把自己想到的方法记录下来。(可以利用老师提供的东西,也可以用自己身边的东西。)内容。

方案。实验1.2.3.1.2.3.1.2.3.

用的力1.2.3.1.2.3.1.2.3.

让运动的小球动起来1.

让转动的风车停下来1.

让前进中的自行车停下来。

汇报交流:汇报自己小组的方法。

小组讨论:为什么这些方法都可以使运动的物体停下来?

归纳:这些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阻力。力可以使物体动起来,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停下来。其中在乒乓球上加上橡皮泥、用毛巾挡住乒乓球这种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阻碍物体做相对运动的力,叫。

做摩擦力。活动2:感受摩擦力。

教师:同学们,生活中到处都有摩擦力,你能够找到它们吗?谁来举个例子?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大家想一想,怎样才能感受到摩擦力的存在?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下面,利用手头的材料设计实验方案,来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学生设计实验,感受摩擦力的存在。

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醒学生在实验中体验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把结果记录到记录本上。学生把实验结果进行讨论交流。★拓展活动:摩擦的利与弊。

教师:阅读书本p42,大家说说这些摩擦力,对我们的生活有利还是有弊?学生回答。

(有用的摩擦力我们应该加大,有弊的摩擦力我们要尽量减少)教师:那么,通过感受摩擦力的活动,大家想想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学生思考并回答。

活动:1.教师出示实验材料,让同学设计实验。提示:

1)你打算怎样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2)研究一个因素时,别的条件应不应该同时改变,为什么?(3)实验中还要注意些什么?学生汇报并整理实验方法。2.分组实验。

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因素来研究,并做好记录。3.汇报整理: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有关: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4.应用:

问题1:爷爷年老体弱行走不便,而房间的地板又很光滑,怎样才能防止爷爷走路摔倒?问题2:回家观察自行车,它的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那些地方需要减少摩擦,设计多种增大或。

减少摩擦的方案。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1.活动1: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内容。

方案。实验1.2.3.1.2.3.1.2.3.

用的力1.2.3.1.2.3.1.2.3.

让运动的小球动起来1.

让转动的风车停下来1.

让前进中的自行车停下来。

归纳: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阻力。

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阻碍物体做相对运动的力,叫做摩擦力。2.活动2:感受摩擦力学生设计实验,感受摩擦力。3.拓展活动:摩擦的利与弊。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有关: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附送:

2019-2024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跳动起来会怎样(一)教案教科版。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人体运动需要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氧气吸收进血液,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2.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收进更多的氧气。

3.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加大身体的肺活量,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过程与方法:

1.合理使用实验记录单,能够测量单位时间内心跳与呼吸的次数,并进行数据分析。2.能够结合实验现象、相关信息资料,作出对呼吸次数加快原因的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能够在合作中完成实验活动。2.能够耐心、细致的完成心跳和呼吸次数的测量活动。

教学重点】以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的身体活动后的变化为线索,将呼吸和循环系统引入学生的视野,并展现出这两大系统在支持人体活动上的作用与联系。【教学难点】

以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的身体活动后的变化为线索,将呼吸和循环系统引入学生的视野,并展现出这两大系统在支持人体活动上的作用与联系。【教学准备】

秒表、听诊器、塑料袋、吸管、肺活量测量仪【教学过程】

一、引入。当我们跳动的时候,骨骼、关节和肌肉都参与了运动,发生了变化,我们的身体里还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测量心跳和呼吸。

1)**一段有关运动的录像。(**学生跑步后的体征表现,如流汗、气喘、疲惫的**资料)

2)汇报交流:运动后身体发生哪些变化?(呼吸加快、流汗、心跳加快等)

3)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我们的身体在运动后究竟会发生哪些变化。

**运动前后呼吸次数的变化(1)测试运动前的呼吸次数。

一分钟自己的呼吸为几次?(一呼一吸算呼吸一次).②讨论交流掌握测试呼吸次数的方法。③学生测平静时的呼吸次数并做好记录。

汇报统计发现:平静时大多数同学的每分钟呼吸次数在20-40次左右。(3)测试运动后的心跳和呼吸次数。

根据我们上课的这个环境,你能不能设计一个运动量比较大运动项目?②学生设计并交流室内运动。

强调运动时注意事项后做运动,测试运动后的心跳和呼吸的次数并做好记录。④汇报交流:运动后的呼吸次数。

对比运动前后呼吸次数的数据,分析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发现:运动后人体的呼吸次数明显加快了。(板书:运动呼吸加快)三、呼吸为什么加快。

1.提出问题: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伴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会增加,那么运动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呢?

2.体验活动:反复呼吸塑料袋里的空气,有什么感觉?试着解释为什么会这样。学生猜测。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会采集人体在平静、一定量的运动以及运动后几段时间内的每分钟心跳与呼吸次数的数据。并引出问题“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验证活动:比较三瓶不同的气体。借助资料,认识到呼吸是气体的交换过程。3.对运动和呼吸之间的关系做出解释。

通过测量跳动后的心跳与呼吸次数的变化,研究呼吸为什么会加快,将呼吸、心跳与人体活动的关系引入学生的研究视野之内。

知道运动要消耗氧气,而呼吸的功能就是在进行氧气与二氧化碳气的交换。四、课的延伸。

每天坚持跑步锻炼,如果我们的呼吸量增加了,说明我们的身体得到了锻炼。五、作业板书设计:

跳动起来会怎样。

呼吸心跳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呼吸量。

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1教案冀教版

2019 2020年四年级科学上册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1教案冀教。版。教学目标 1 能设想出多种使运动着的物体停下来的方法 能够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设想是否正确 能够实事求是地描述实验中产生的现象。2 能在设计实验过程中,与其他同学交流想法 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摩擦力对人类的影响。3 能用实验说明物体在力...

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单元分析 本单元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通过观察 实验 搜集整理信息等活动,物体静止和运动的关系,引导学生知道静止和运动是相对的,并能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能用简单的工具对物体进行测量。单元总体目标 一 科学 1 知道科学 中要以积累的证据为基础。2 能用语言 图表 等多种方式...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物体的运动》教案

物体的运动 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能够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相对的运动与静止状态。科学知识。1 知道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2 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事物之间的相对性,能运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教学准备 1 师备多 课件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