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案 数学教案 加法的意义和加法交换律

发布 2023-02-09 10:05:28 阅读 1468

四年级数学教案课题:

加法的意义和加法交换律(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八册)

授课教师:王晓华(六里坪镇财神庙小学)

教学内容:教材第页的例1和例2,练习十一的第题。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已有加法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并概括加法的意义和加法交换律,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教学重点:加法交换律。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己概括出加法的意义和归纳出加法交换律。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学过程。一、课题提示。

我们学了几年数学,几乎每天都与加法打交道,谁能说说什么是加法吗?今天我们学习加法的意义。(板书课题:加法的意义)二、教学新课。

一)、教学加法的意义。

1、出示例1。学生读题,指名说已知条件和问题,老师画线段图。

2、独立解答。指名学生说自己所列的算式及其得数(在图下板书)然后问:为什么要用加法算?

3、引导看线段图,老师辅以手势说明,我们用加法把137和357合并成了494这一个数,可见加法是一种运算。加法是一种怎样的运算呢?

4、说出式中的各部分的名称。什么是加数?什么是和?

5、刚才的加法中,加数中不含0;如果含有0,得多少呢?举例:7+0=7,0+7=7,0+0=0。…,得出结论,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二)教学加法交换律。

1、看例1线段图,刚才我们求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如果要求济南到北京的铁路长还可以怎样列式?

2、为什么用加法算?

3、比较两个算式有什么样的关系?(板书:在两个算式间画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如果其他任意两个数相加时,交换一下两个加数的位置,相加的和是不是也不变呢?

5、出示例2两组式子,引导学生比较。讨论:两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归纳并。

板书加法交换律。

6、加法交换律除了用文字语言进行叙述外,还可以用字母写成的式子来表示。如果用字母a和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怎样表示加法交换律?

说一说a和b分别表示什么?比较一下文字叙述和字母表示的式子,哪一种简明好记。

7、巩固练习:教材第49页的“做一做”。(出示小黑板)(1)填空。

把两个数合并成()个数的(),叫着加法;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得的数叫做()。

86+124=()86()+25=25+a③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它们的()不变。④418+382=382+418,这是应用了加法的()律。⑤一个数加上(),是原数。

2)判断。(对的打“√”错的打“×”任意两个数的和,一定比这两个数大。()下面哪些算式符合加法交换律?430+270=280+420()28+a=28

用字母a和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加法交换律写成。

8、想一想,我们以前在**曾经用加法交换律?(加法验算)三、课堂小结。

说一说加法的意义和加法交换律的含义。四、作业布置。

练习十一的第题。附板书:

加法的意义和加法交换律。

例1(略)7+0=7 0+7=7 0+0=0(画示意图)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137+357=494(千米)

137+357=494(千米)137+357=357+137加数加数和18+17㈡17+18

答:(略)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就是加法交换律。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a+

练习课四年级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

课题 练习课。教学内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及符合应用的练习。课文第62 63页的第7 11题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进行运算。2 进一步理解关于两位数相乘时,积随两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3 通过应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练习,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数学教案 减法的性质

数学教案 减法的性质。四年级数学教案。减法的性质 教学实践与反思。教学内容 浙江省编教材小学数学第七册p42例4 例5教学对象 省 市 区 县 实验小学三 4 班。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 猜想 验证 归纳,让学生经历 发现减法的性质并选择运用进行简算的过程,有机渗透数学推理思想 应用意识与反思意识。教学...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数学教案 小数的性质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的性质。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 人教版 第八册第100 101页例1 例4。教材简析。小数的性质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化简小数,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在小数末尾添上一个或几个 0 或者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教学时,要通过比较 辨析 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