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期末质量分析

发布 2023-01-26 00:06:28 阅读 2519

台口小学执笔人:王照奎。

一、试题分析。

本次四年级期末素质水平测试题是有县教研室统一命题,各乡镇统一组织考试,考试形式是在答题卡上答题,网上统一阅卷。可以说是与时俱进,与时代同步,更重要的是体现了网络的一大功能。

检测试卷分为四个部分。一、基础演练台。二、快乐阅读场。

三、语文实践。四、习作看谁棒。从各题的提示看,都体现出了一个“我”字,突出了以“生”为主题的“生本课堂”理念。

试题题量适中,难易适度,覆盖面较广,从拼音、字词句、阅读、写作,课内积累,课外阅读这些方面进行了对学生的测试。试题内容注重阅读基础和能力,紧密结合学生语言实践运用和积累,注重了基础性、工具性、能力性、实际性。突出了阅读的特点,以积累、实践、综合运用命题。

试题没有怪题、难题、偏题的现象出现,体现了《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体现了“生本课堂”的理念,突出了本册教材的重点。有利于考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引导的培养。

学习是在阅读中进行的,离开了阅读,语文就成了无本之本,于是阅读中积累,阅读中理解,阅读中感悟,阅读中的运用是本试卷的一大亮点。为进一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现结合课程标准和测试情况,以及在答题中学生出现的异议作简要分析。

二、成绩分析。

我校四年级参加这次语文期末素质水平测试共10人,参考率100%;及格 10人,及格率 100;优分 7人,优分率 70;总分 838,人平 83.8 ,综合指数84.6。

90——100分3人,80——89分4人,79分以下 3 人。这次四年级语文素质水平测试成绩不太好,从而看出语文综合素养普遍较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自觉性欠缺,学习方法欠佳,更谈不上有课外阅读习惯了。学困生比例较大,10个同学就有4个是学困生。

也就是说学困生与优生之间差异较大。因此,加强学法指导,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力度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1、学生得失分析。

1、答题情况。

通过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掌握较好的是基本知识题,“基础演练台”中的“读拼音,写词语”,“用‘——选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把词语补充完整,赞美你心中的英雄”,“课本内容回顾”,“我能背一背,还能写一写”等这些基本知识题都做得很好。学生的得分情况较好,虽然有失分,但失分的比例不大。

1)基础演练台。

1、“读拼音写词语”,有三名差生出现了错误,一原因是把字写错,把字写别,汉字在天字格里占位不规范。如“tū wù sēn yù(突无森 ),nínɡ ɡ固),zhuānɡ shì(庄是)等这些错误。从而也警示了我们语文教师对汉字教学要从小抓,从早抓,抓实,抓牢。

2、用“——选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没有同学出现错误。从而看出对汉字的字音教学抓的扎实。

3、把词语补充完整。有四个同学出现错字,别字的现象。如“峰(心)雄(大),出(其)不(义),多(资)多(彩),弯(弓)搭(见)”等这些错字。

说明这一部分差生在积累词语的时候没有牢固掌握。

4、给“举”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此题没有同学出现错误。

5、课本内容回顾,有7个同学出现了不同类型的错误。一是没有按要求填,二是内容不明白,不清楚。如“(1)在写出它的诗句(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些都不是王维的诗句。如“(2)我认识了(年轻人)的哈默,正确的应该是(有尊严)的哈默;(小英雄)的雨来,正确的应该(机智、勇敢)的雨来”这些本不该错的错误。从而说明同学们学得知识太死。

6、按要求写句子,对(1)、(2)两个句子出现错误的较多。如“(1)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修改病句)错误(一)(我国人口最多);错误(二)我国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正确的应该是(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黄河是摇篮。

(扩句,最少扩两处),很多同学只扩了一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从而看出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是差。

7、我能背一背,还能写一写。这部分内容没有同学出现错误。 (二)快乐阅读。

1、课内阅读。选自《蝙蝠和雷达》。出现错误的有6个同学,集中反映在第2小题。不能从短文中找出试验的方式,试验的结果以及三次试验得出的结论。说明同学们的阅读能力还是很差的。

2、课外阅读——《我家的小园》。错误较多的集中表现在(3)(6)小题,如“刺耳”的反义词有填成了(震耳)、(响耳);读短文,谈感受,没有抓住短文的内容,谈的不深刻,谈得不具体。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

我们所说的“加强阅读训练和阅读指导不能光说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平时的每一节课的教学实践中,要引导学生从读中去找,从读中去发现,从读中去理解,从读中去体会和感悟。这才是真正的阅读。

三)语文实践。虽然分量不大,4分的题。从一个侧面来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习作看谁棒。给出了两个话例,让学生选择一个来写,大部分同学选择的是第一个话例“最难忘的人”。虽然没有离题的现象,但是同学们的表述能力很差,组织语言的能力很差,内容写不具体,句子写不生动,写不形象,写作时出现的错别字太多。

今后要切实加强学生的习作训练,让学生自己能写出一篇文通句顺的文章。

2、从答卷中发现的问题。

1)词语积累不够。

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果就会大大提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灵活性的问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2)综合能力薄弱。

由于学生平时学得知识比较死板,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拼音、逻辑思维训练,还考察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由于平时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少了一些,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较强试题缺乏独立分析能力。

失分较多。

3)逻辑思维能力欠佳。

本次素质水平检测作文素材虽然**于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但由于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逻辑思维训练太少,所写作文语句散乱,没有很好的逻辑联系。空话、套话、假话太多;用词不准,用词不规范随处可见。从而看出作文方面学生也是一个薄弱环节,在今后的而教学中更应加强作文的训练。

4)书写不规范。

从整体卷面看,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

三、教学改进措施。

(一)、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拓展。

通过此次考试可以看出,同学们的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字词句的完成情况较好。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但对课文的拓展内容了解不够。

2023年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阅读目标中指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这要引起老师们的高度重视。

不能生搬硬套地教教材,要将知识点融会贯通。

(二)、扩大阅读量,增强分析理解能力。规范答题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语感,逐步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对于问答题,要有问必答,把话说完整。

不能养成偷工减料,能省就省的学习习惯。

(三)、加强对给材料作文的训练,掌握方法。

对于给材料作文,要认真审题,减少失误。掌握以下几点:

1、读懂材料,全面把握,要抓住重点,理清关系。

2、立意准确,力求新颖,立意好坏影响到作文的创新程度。

3、使用材料,恰当巧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地引用材料,不能造成与材料疏远的感觉,也不能将材料胡乱堆砌,滥竽充数。

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我们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我想,一个语文教师要承担的很多,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上下五千年泱泱大国语言魅力,我们所做的只是滴水之功,真正将学生引入文学的殿堂,我们所做的还有很多,在要求学生的同时,我还感到自己必须善用时间,多学善思。无论教学中还存在什么问题,只有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保持严谨认真的态度。

及时地发现问题,弥补缺漏,一定会有收获。

台口小学。2023年7月3日。

四年级语文期末质量分析

2009 2010学年上学期。试卷情况。此次四年级语文试卷出题覆盖范围广,从字词句篇到分析综合,到基础积累到表达运用,从课内到课外,较为全面考查本年段学生的认知水平,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与教材的重难点相符合,无偏离大纲的情况。难度并不大,从知识和能力的角度走向课标所要求的目标。学生做题情况较好,尤其...

四年级语文期末质量分析

实验学校孙小毛。繁忙而紧张的期末考试结束了。面对试题和分数,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进行了认真而深刻的分析 总结和反思,以便我们下半学期的教学有目的 有针对性的进行。下面我将从四方面对四年级语文试题进行质量分析 1 答卷情况 表1 表2 从统计的数字来看,学生的双基不扎实,积累运用面窄,阅读习惯还没有养成。...

四年级语文期末质量分析

4 写作部分 分为口语交际和作文。口语交际的内容是 续写短文中母亲发现秘密后两人的对话 大部分学生围绕着 母亲问女儿为什么这样做,女儿解释并希望妈妈以后不要这么辛苦 这个话题展开对话。学生设计的对话想象合理 符合人物身份,只有一些学生语言不太流畅,主题不明确,失1 3分。本次作文主题为 父母的爱 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