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p61例7。
一、教材分析。
6的乘法口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6的乘法口诀》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6的乘法口诀》精品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p61例7。
一、教材分析。
6的乘法口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的第十一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了2—5的乘法口诀,所以教材的呈现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探索归纳出6的乘法口诀,体现了提高学生学习独立性要求的编写意图。学好6的乘法口诀对今后学习的乘法口诀、进一步学习乘法和利用乘法口诀求商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二、教学目的:
1、知道6的乘法口诀的**,理解并熟记6的乘法口诀,会用6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初步学会用类推学习新知识的方法。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合作参与的意识,感受探索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记6的乘法口诀,会用6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编写乘法口诀,发现口诀的内在规律。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受其表达能力的限制,要将探索发现的知识抽象出来,概括形成口诀形式这一过程和发现口诀的内在规律,是非常困难的。
这也是口诀教学本身的知识价值的体现。
四、教学方法:
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体。我们应该从教与学两方面确定教学方法。
一) 教法:
教师的教立足于学生的学,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着眼于课堂教学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要突出以下几点:
1、找准和把握教学的起点。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所以在导入环节创设的利用2—5乘法口诀对口令、填得数,说口诀和你能说说4的乘法口诀是怎么编制的三个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复习已有2—5的乘法口诀知识,激活已有的编制乘法口诀的初步经验,从而找准教学的起点,切入教学,为6的口诀的学习提供相应的固着点和支撑。
2、提供恰当的“数学原型”,让学生实行“再创造”。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有效的数学学习唯一的方法就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这就需要我们为学生找到恰当的“数学原型”。
本节课有两个数学原型,第一个是课件为学生呈现的金鱼戏水图。第二个数学原型是在学生观察和思考后利用加法的知识完成教材情境图下面的**,加深了对1个6是1个6是6,2个6是12,3个6是18……的认识的基础上,逐一列出的12个乘法算式。有了金鱼图和乘法算式为“数学原型”,学生就能够“再创造”出6的乘法口诀。
3、进行“启发式”教学。
孔子曰:“不悱不启,不愤不发”。在教学时,要通过问题设置或相关谈话,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
本节课设计的主要问题有3个:每条金鱼由6个三角形组成,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如何算出结果,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
通过乘法算式你能想出新的口诀吗?这些问题会为学生**指明方向,增强学生对数学信息的敏感度,并从中获得清晰的数学知识。
4、面向全体学生。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上,有放手让学中去发现、去表达的自主学习,有小组合作交流**,有**后的思维碰撞,在多次的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活动中,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学习中去。
(二)学法:
在注重教法的选择时,还要注重学法的指导。在学法指导上,要突出自主、**、合作等特征,具体要突出以下几点:
1、能准确地把握数学信息。
在课件展示情境图后,引导学生及时有效地检索出:一条小金鱼由6个△组成的信息。“面对6条金鱼,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让学生理解都是关于几个6的问题,并且敏感地产生问题:如何编制6的乘法口诀?
2、学生能有效的探索。
围绕核心问题:2—6条金鱼分别由多少个三角形组成?你是怎么算的?
用口诀怎么表述?让学生经历用加法知识口算推算出几个6的结果,然后写成乘法算式,最后把乘法算式编成口诀的过程,从而有效地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让学生们学会小结和反思。
在动手操作中总结算式,在自主**中总结发现,在训练强化中总结经验,在回顾整理中总结收获,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中让学生会分析、反思、总结,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的深刻性。
五、教学环节:
一)唤起与生成。
1、对口令。
)五十五三( )十二
四( )十六二( )得八。
2、算得数,并说出用哪句口诀。
3、说一说5的口诀是怎么编出来的?
4、同学们已经掌握了2—5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继续学习6的乘法口诀,这次,老师想让你们自己尝试来编口诀,愿意吗?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有两个:一是在于让学生复习2—5的乘法口诀知识,回忆有关的学习乘法口诀的经验,为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做好准备。二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起学生们**的欲望和兴趣。
二)**与解决。
1、独立思考,自主**。
课件出示金鱼戏水情境图。
看,这是一幅金鱼戏水图,一条条金鱼在水里游得多自由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条金鱼是由几个△拼成的?(6个△)每条金鱼是由6个△组成,数一数金鱼的条数,再算一算用了多少个△,填入下表。
填完**后,要发挥教师的启发点拨的作用,提出问题:这些问题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学生填表时,可能用加法的知识算出2个个个个个6的和,并且能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算式1×6=6,2×2=12,3×6=18,4×6=24,5×6=30,6×6=36。
当然也有的学生把两个因数交换了位置。有了金鱼图和乘法算式为模型,及时用问题:你能想出新的口诀吗?
启发学生分析、比较、推理,尝试着编出6的乘法口诀。
2、小组交流。
让学生把自己编的口诀和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在交流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说2条金鱼有12个△拼成,用算式2×6=12表示,口诀是二六十二,有的学生说可以用算式6×2=12来表示,口诀也是二六十二,……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们就会切身认识到什么情况下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个乘法算式,什么情况下一句口诀只能计算一个乘法算式的积。从而归纳小结出小组意见。
3、组间交流。
提供给学生时间,让每相邻两个小组交流互动,介绍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并对其他小组的提出的质疑进行答辩,然后让每个小组根据交流情况取长补短,学习其他小组好的地方,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再次完善修正。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反思性学习意识,而且加深学生对6的乘法口诀的认识。
4、全班交流,达成共识。
1)展示成果。
每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余小组进行质疑和补充。在交流辩论过程中学生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主流的思想会更加明确。
2)形成结论。
充分展示交流后,用课件展示6的乘法口诀的整个得出过程及结论。先出示一条金鱼用6个△,表示1个6,列出乘法算式是1×6=6或6×1=6,编出口诀:一六得六,依次显示2条、3条、4条、5条、6条金鱼图及对应的算式和口诀。
以此梳理学生的思路及明确得出的结论。
(3)背诵口诀。
由于乘法口诀的工具性作用,所以不仅要会编制口诀,还要寻找规律加以记忆。让学生自由背诵。看谁背得快,用的方法好。
4)寻找规律,强化认识。
在检查背诵口诀的同时,让学生们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学生们可能有的发现:一共有6句;上面一句口诀比下面一句口诀的得数少6;得数没满十,为了读得顺口,所以有个“得”字;口诀第一个字是按。
一、二、三、四、五、六的顺序排列的,第二个数字都是六;六六三十六这句口诀只有一个算式。有了这个环节,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乘法口诀含义的理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在偶尔忘记某句乘法口诀时,利用这些规律推想出忘记的口诀。
三)训练与强化。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没有经过练习的学习,就像把沙子放在筛子里,最后什么也留不下。”所以我们要重视对所学新知识要及时强化和巩固。
1、基本练习:
1)师生对口令。
一六( )二六( )三六( )六六( )五六( )
2)课本p61做一做。
3)课本p62(1)题。
4)课本p62(2)题。
基本练习要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让学生们说理由,充分暴露出存在的问题,并共同订正,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米和厘米。1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 厘米 和 米 2 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 厘米 作单位,用字母 cm 表示 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 米 作单位,用字母 m 表示。米 100 厘米100厘米 1 米。4 计算物体长度,看物体在刻度尺上的起点和终点,用终点减去起点。练一练 1...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米和厘米。1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 厘米 和 米 2 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 厘米 作单位,用字母 cm 表示 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 米 作单位,用字母 m 表示。米 100 厘米100厘米 1 米。4 计算物体长度,看物体在刻度尺上的起点和终点,用终点减去起点。练一练 1...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2 6 6《乘法口诀》的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口诀整理和复习 教案。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页的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乘法口诀表,促进对乘法口诀的正确记忆与熟练引用。2.指导利用 整理知识比较清楚,并利用规律整体记忆全部乘法口诀,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整理 应用乘法口诀的过程中,体验获得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