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

发布 2020-12-19 18:54:28 阅读 7523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米和厘米。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 厘米 )和( 米 )。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 厘米 )作单位,用字母( cm )表示;

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 米 )作单位,用字母( m )表示。

米=( 100 )厘米100厘米=( 1 )米。

★4、计算物体长度,看物体在刻度尺上的起点和终点,用终点减去起点。

练一练:(1)、右边这支铅笔长( )厘米。

2)、一个物体在刻度尺的“5~20”厘米处,这个物体长( )厘米。

★5、画线段。(注:画线段容易漏标线段长度和端点)

用尺子画出线段,并标出两个端点,以及线段长度。

练一练:画一条比8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6、食指的宽大约1( )手掌宽约6( )图钉的长大约1( )

7、课桌宽60( )教室长8( )操场长200( )铅笔长20字典厚4( )大树高8( )小朋友的身高1( )20( )或120( )

8、计算长度单位时,先看单位是否相同,不同则要先把单位化成一样的单位再加减。

练一练:1米-40厘米=( 厘米。

9、测量时:一般是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练一练: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一般应从尺的( )刻度画起,画到( )厘米的地方;还可以从尺的( )刻度画起,画到( )厘米的地方。

10、线段的特点:线段是直的。线段有两个端点。③可测量。

第二单元。★1、用竖式计算:(注:横式答案一定要写!)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算起。

如果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并标上进位符号。

如果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并标上退位点。

原来的个位数字上加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

得减去退掉的1。

2、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注: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可以写简便写法的写简便写法,不可以写简便写法的写分步式。横式答案不要忘写!)

例:36+28+17=8186-(28+17)=41

练一练:笔算下列各题。

★★★2、应用题。

题型一: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求比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例:苹果75棵,梨47棵,苹果比梨多几棵?

75-47=28(棵)

答:苹果比梨多28棵。

练一练:汽车有45辆,卡车有83辆,汽车比卡车少多少辆?

题型二:多几、少几已知的问题。

注:未知数比谁少几,就用谁减去几;未知数比谁多几,就等于谁加上几。如若问题是谁比未知数多或少,交换位置,改为未知数比谁少或多。)

例:(1)1号楼高78米,2号楼比1号楼还要高13米,2号楼高多少米?

78+13=91(米)

答:2号楼高91米。

2)1号楼高78米,1号楼比2号楼还要高13米,2号楼高多少米?(将题目转换为2号楼比1号楼矮13米,用减法)

78-13=65(米)

答:2号楼高65米。

练一练:鸡有45只,鸡比鸭多33只,鸭多少只?

题型三:连续两问的问题。(不要忽视第二个问题!先根据已知的数学信息,解决一个问题,再把答案作为已知的数学信息,解决第二个问题。)

例1:鸡有45只,鸡比鸭多33只,鸭和鸡一共多少只?(注:先求鸭的数量,再求鸡和鸭的总数)

例2:鸡有45只,鸭比鸡多33只,鸭有几只?鸭比鹅多5只,鹅有几只?(注:先求第一个问题,再求第二个问题,最后答两个问题。)

题型四:多种方法解答。

例:公共汽车上有76人,到站台时下车17人,上车18人。现在公共汽车上有多少人?

(注:法一先求下车后人数,再求上车后人数;法二先求上车后人数,再求下车后人数;法三先求上车比下车的人数多或少多少人,再用总人数加上或减去差值,上车的人多,则原数加上差值,下车多则原数减去差值)

法一:法二:

法三:题型五:提问题(注:常用的问题关键词“一共”、“比多少”、“还剩”、“原来”)

例:汽车有45辆,卡车有53辆,自行车有27辆。

1)汽车比卡车少多少辆?

2)提出两个问题并解答。

题型六:同数连加(注:用加法算式或乘法算式皆可)

例:小红和三个同学一起参加手工大赛,每人做5朵花,他们一共做了多少朵花?(注:小红也是一个小朋友)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边 )顶点。

边 )★2、角的画法:先画顶点后画边。

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练一练:画一个角。

★3、用三角尺可以画出直角。

一点、二线、三标记。)(注:画直角容易漏标直角符号)

步骤:先画顶点,再画一条边,再把三角尺的直角靠上去,画出直角,最后标上直角符号,画完再用三角尺检验。

练一练:画一个直角。

4、一副三角尺上有( )个角,其中有( )个是直角。一个三角尺有( )

个角,其中有( )个直角,( 个锐角。

正方形、长方形都有( )个角,4个角都是( )角。

5、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比较角的大小:两条边张开的弧度越大,角越大。

例:用放大镜看一个角,这个角的大小不改变。所有的直角大小都一样。

练一练:把下面的角从大到小排列。

★6、用三角尺检验直角,钝角,锐角。

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

顶点对齐,其中一条边对齐,另一条边重合,是直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

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

直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

7、数学书的封面上有( 4 )个角,( 4 )个都是直角。

红领巾上有( 3 )个角,( 2 )个锐角和( 1 )个钝角。

8、数角的个数时,可以先数单个的角,再数由两个单个的角组成的角,再数由三个单个的角组成的角,依次这样数下去,加在一起就是一共有多少个角。

左图有( )个角

9、拼钝角:四种情况。

一直角一锐角可以拼出三种钝角,两个锐角拼出一种,动手操作感受。

第四六单元表内乘法。

★★1、乘法口诀:(注:有可能考填空,字一定要会写)

2、乘法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洁。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算法。

3、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改写成乘法算式:

]或。如:5+5+5+5 表示:4个5相加得20,可以列成乘法算式计算: 5×4=20 或 4×5=20

5 × 4 = 20 读作:5乘4等于20 口诀:(四五二十)

4 × 5 = 20 读作:4乘5等于20 口诀:(四五二十)

乘数 × 乘数 = 积。

其中4和5都是乘数,积是20

练一练】3+3+3+3相同加数是( )有( )个这样的加数,表示读作口诀。

4、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5、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练一练:3×4

★★6、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认真读题,看懂图,数量看仔细。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例题】乘加:就是先观察图形有几个相同的图形,再加上剩下不同的图形。如:前面3个相同都有4个○,后面还有3个○。写成算式就是:

乘减:把全部图形看做都是一样多。再减去多数了的图形。

如 :把全部看作都是4个。因为后面图形只有3个,把他看做4个。

就是全都是4个圆圈。所以减去一个1。写成算式就是:

7、“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 或

8、有几个相同加数,就是这个相同加数的几倍。如:3个 5 就是5的3倍。

9、分清:

2和5相加是多少? 2+5、

2与5相加是多少? 2+5

2个5相加是多少? 5+5 、

2个5相乘是多少? 5×5

2与5相乘是多少? 2×5

2和5相乘是多少? 2×5

2的5倍是多少? 2×5

理解2的5倍也就是5个2相加,会画图。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样子不一定相同。

★2、观察长方体的某一面,看到的可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观察正方形的某一面,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3、观察圆柱体,看到的可能是长方形或圆形。观察球体,看到的都是圆形。

4、长方体有(6个)面,一个面有(4)个直角,总共有(24)个直角。

正方体有(6个)面,一个面有(4)个直角,总共有(24)个直角。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1、计算时间的工具是钟表。

★2、钟面上有时针,分针,秒针和12个数码。

短针叫做时针,长针叫做分针,另有一个细长针叫做秒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米和厘米。1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 厘米 和 米 2 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 厘米 作单位,用字母 cm 表示 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 米 作单位,用字母 m 表示。米 100 厘米100厘米 1 米。4 计算物体长度,看物体在刻度尺上的起点和终点,用终点减去起点。练一练 1...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期末复习

一 填空。1 在 里填上或 2 旗杆高8 床长20 字典厚4杯高10钉子长2 3 根据要求列式计算。4个5相加是多少3乘6,积是多少。两个因数都是5,积是多少2个5相乘,积是多少。5 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8 60 12 3 5 7 56 6 填口诀。七 五十六三 二十四 九十八 五 三十五八 六十四...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对称》说课稿

各位评委 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 对称 出示课题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2 教学目标。3 教学程序。4 板书设计。一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三册68页 对称 它是在观察物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