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图书《南湖早春》整合教学设计。
课型】教读引领课。
学习内容】《钱塘湖春行》+图书《南湖早春》
学习目标】1.加强朗读训练,感受诗歌声韵美;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2.分析诗中的景物描写,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的含义和技巧。
3.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学习过程】导入:
朱自清的《春》导入。
活动一:背景链接,整体感知
钱塘湖春行》是白居易于穆宗长庆三年(823年)任杭州刺史时写的。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南湖早春》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当时作者被贬谪为江州司马。因而诗中在写出美好春景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贬官远方的抑郁心情。
活动二:品名句,谈感想。
你最喜欢诗作中的哪一句?谈谈你的感想。
明确:名句一: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颔联写莺燕。从莺莺燕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莺是歌手,它歌唱着江南的旖旎春光;燕是候鸟,春天又从北国飞来。
它们富于季节的敏感,成为春天的象征。在这里,诗人对周遭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而他的用笔,则是细致入微的。说“几处”,可见不是“处处”;说“谁家”,可见不是“家家”。
因为这还是初春季节。这样,“早莺”的“早”和“新燕”的“新”就在意义上互相生发,把两者联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因为是“早莺”,所以抢着向阳的暖树,来试它滴溜的歌喉;因为是“新燕”,所以当它啄泥衔草、营建新巢的时候,就会引起人们一种乍见的喜悦。
名句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颈联写花草。春天,西湖哪儿都是绿毯般的嫩草。唐时,西湖上骑马游春的风俗极盛,连歌姬舞妓也都喜爱骑马。
诗用“没马蹄”来形容这嫩绿的浅草,正是眼前现成景色。这蓬蓬勃勃的春意,正在急剧发展之中。很快地就会姹紫嫣红开遍,湖上镜台里即将出现浓妆艳抹的西施。
名句三: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乱点碎红”与“平铺新绿”,偶对天成,形象鲜明。一“点”一“铺”,一“红”一“绿”,对立相生,极富诗味。尤其“乱点碎红”四字,无一字不情趣盎然,最能体现诗人观察的细致与技巧的成熟。
而“发”与“生”的取用,生动地表现了植物的动态与静态。
名句四: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颔联写静态的植物,颈联则描摹动物的情态。白雁羽翅淋雨未干,飞得很低,仍觉得双翅沉重吃力。写“黄鹂”则更切合“早春”,经冬后初发的啼鸣声尚有“舌涩”之感。
活动三:反复诵读,音喑成韵。
白居易这两首诗在写景状物时,善于抓住特征,令读者感受到早春的气息,早春的色彩,早春的声音,一切都具有早春的特点。另外,意境的清丽,风格的朴实,以及选词用字的精妙浑成,都是白居易诗的显著亮点。
板书设计】抓住特征。
早春的色彩
早春的声音。
语文单元主题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题写作
学习景物描写。课型 主题写作课写作实践。学习内容 学习景物描写。学习目标 1 学习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2 让学生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学习过程 导入 什么是景物描写?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 物体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自测题 一 基础知识,语言积累与运用 20分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带点的字注音。5分 xu nxi l u 空伧 俗帷 幕 zh n 酌。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分 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在他的游记里,十分这座桥,说它 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并且特别桥栏柱上...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提示
2 特点 形式是比较自由的 内涵是开放的 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有高度的概括性 鲜明的形象性 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 性,形式上分行排列。3 方法指导 首先要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其次要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诗歌内容,第三要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语言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二 抒情散文。一 特点 形散神聚 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