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荆门送别》教学反思。
日前,听了赵卓青老师的一堂作文课及她关于作文教学的报告,收获颇大。她指出,最好能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即使一堂很简单的课也可以上得很深,或者花很长的时间,不必担心赶不上进度。她也讲了她自己的一些做法,很有启示。
今天,当即现炒现卖。
原本《渡荆门送别》的设计是采用常规思路,即诵读——分析——背诵,只要半节课就可完成任务。但这次想在写作方面花点工夫,就用了一节课时间。
上课伊始,诵读全诗后,即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全诗内容。还没布置完,已有学生在下面七嘴八舌地叫了起来。可当我要求他们把这一句话写下来后,立即鸦雀无声了。
不是学生忙着写,而上要把这句话写通顺颇得费一些心思。过了一会儿,我叫了两个学生上台板演。果不其然,如此简单的题目,两个学生写了这样的句子:
一为“写李白在荆门送别友人。”这是受题中“送别”两字的误导。一为“在荆门山看到的美丽景色。
”过于简略,没有写出要点。我要求这两学生讲出自己的理由,然后其余学生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把题目中的“渡”字讲掉了,也把整首诗的内容理了一遍。
最后终于把这句话修改成比较令人满意的句子了。虽然花的时间有点长,但无论是对整首诗的理解,还是对句子的表述,都达到了设想的目的。
其次是在讲颔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时,要求学生给这两幅图画各拟一个小标题。经过思索,第一句很快就出来了:“水中映月图”。
但第二句要求与第一句结构相同,就得好好斟酌一番了。当然,最后也得了一些好句,如:“江上飞霞图”、“天边流云图”。
应该说这一环节还是很受学生欢迎的,他们的兴趣也很大。
这样一来,一节课就过去了。虽然说时间花得较多,但我自认为这堂课还算是能令人满意的。
可见,在阅读课中渗透作文教学还是很有必要的。当然,这需要教师花很多的心思去设计、引导。
渡荆门送别八年级作文
在那个封建的年代,孩子一旦离开故土,可能就回不去了。因此,也便有那么多的游子思念在远游时思念着故土。贺知章的 回乡偶书 王湾的 次北固山下 薛道衡的 人日思归 宋之文的 渡汉江 也读过许多李白的送别诗,他可真算得上是一个终生的游子,一抹月光,一首 折柳 亦能唤起他心中的愁绪。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八年级语文上册《渡荆门送别》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渡荆门送别 教案。原文 译文 渡远荆门外,自剑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来从楚国游。来到了楚国境内作一次旅游。山随平野尽,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江入大荒流。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月下飞天镜,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飞来天镜,云生结海楼。云层缔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仍怜故乡水,我依然怜爱这来...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渡荆门送别》教案教学设计
渡荆门送别 教案。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本诗,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1 体会诗词的意境美 语言美。2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及对 送别 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