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文言文知识复习汇总

发布 2023-01-07 10:31:28 阅读 9601

21《与朱元思书》

一、 字词解释。

共色: 一样的颜色从:随独绝: 独一无二甚箭: 甚于箭,比箭还快。

奔: 飞奔的马寒树: 看了使人有寒意的树负:凭借竟上: 争相向上。

轩邈: 高远经纶:筹划息:平息反: 通返,返回

二、 东西: 向东向西俱: 都书: 书信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像飞奔的马。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凭借各自的地势争相向上,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形成无数的山峰。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蝉长久不停的叫着,猿猴也不停的啼叫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那些极力追逐功名的人看到这样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追逐功名的心,那些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1、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景色特点,再细致的描绘水之清,水之急,山之高,山之险,让人们充分领略到了富春江山水的雄奇秀美。

2、第二自然段“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正面描写水之清,“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从侧面描写水之清。

3、第三自然段中以泉水之声,鸣鸟之音反衬山林之幽静的句子是“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慨,体现了他怎样的生活态度?

对功名利禄的鄙弃,淡泊名利的感慨。对自然山水的喜爱 。

22《五柳先生传》

一、 文学常识。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东晋诗人,代表作有散文桃花源记。

诗歌饮酒其中两句写采菊成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二、 字词解释。

何许:**不详:不知道不求甚解:不追求一字一句的过分深究会意: 对内容有所体会。

嗜酒:喜爱喝酒亲旧:亲戚朋友造,辄: 往就期: 希望吝情: 舍不得。

萧然: 空寂箪瓢屡空:盛饭的竹篮和水瓢经常是空的晏如: 安然自若的样子

自终: 过完自己的一生赞: 传记结尾评论性文字戚戚: 忧愁的样子

汲汲: 急切的样子俦: 辈乐: 为什么感到快乐

三、 句子翻译。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悠闲安静,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好读书,不求甚解。 喜欢读书,不追求一字一句的过分深究。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体会,就高兴的忘记了吃饭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亲戚朋友知道他这样的情况,有时摆好酒请他,他去就喝个尽兴,期望一定喝醉。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蔽寒风和烈日,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竹篮和水瓢经常是空的。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忘记自己的得失,就这样过完一生。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不为贫穷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这样的志向快乐。

整体感知。1、本文一句“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点明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紧接着讲述五柳先生在隐居中的乐趣:

“ 好读书 ”,性嗜酒 ”,常著文章 ”。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追求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环堵萧然”“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的刻画了出来。

2、本文最后提到“葛天氏”“无怀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在文中有何作用?

表达作者希望社会风气醇厚朴实,人民生活安乐。再次表明五柳先生淡泊名利。

3、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

读书不为追求名利,而是为了精神的愉悦和满足。

4、赞中哪句话与“不慕荣利”相照应?

不汲汲于富贵。

23《马说》

一、 字词解释。

故: 所以祗: 只是骈死: 并列而死称: 相称一食: 吃一顿

食马者: 喂养马的人且:尚且安: 怎能策之: 鞭打他以其道:按照正确的方法

尽其材: 竭尽它的才能临: 面对其: 难道其: 大概

二、 句子翻译。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只是在奴隶人手中遭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以千里马著称。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养马的人不明白根据它日行千里的能力来喂养它。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想要和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鞭打他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它嘶鸣却不懂得它的意思。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不认识千里马啊。

三、 整体感知。

1、“说’是古代一种议**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马说》通篇采用的托物寓意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不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发现人才。

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作者的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并对统治者埋没人才, 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2、文章将千里马比为人才 ,将食马者比为昏庸无道的统治者 ,伯乐比为发现人才的人 。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饲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马者不认识千里马的具体表现是: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全文的主旨句是: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千里马都受到了怎样的不公正对待;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4、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

24《送东阳马序》

一、 字词解释。

致: 得到假借: 借逾约: 超过约定的期限以是: 因此。

益慕: 更加羡慕硕师: 学问渊博的老师游:交往叩: 请教

德隆望尊: 道德声望高稍降辞色: 脸色稍微和缓些,言辞放委婉些援疑质理: 提出疑问询问道理叱咄: 斥责至: 周到。

俟: 等到卒: 等到支: 通肢,四肢汤: 热水寓: 居住。

再: 二次被: 通披,穿腰: 腰佩烨然: 光彩照人的样子口体之奉: 吃的穿的。

二、 句子翻译。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天气特别寒冷,砚台都冻成了坚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展,但丝毫不敢懈怠。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因此别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得到各种各样的书来看。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文。

我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老师请教。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有时遇到老师斥责,脸色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我却不敢说一句话来回答。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我居住在旅店里,店主人每天只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滋味可以享用。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因为心中有足以高兴的事情,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三、 整体感知。

1、 作者的学习经历可以用“ 勤”和“ 艰 ”来总结。

2、 作者写自己年轻时学习上的艰苦情景。开篇即点出幼年时学习上难以解决的矛盾:“嗜学”却“家贫”由此引出了求学的艰难,主要无书 ,无师 。

成年后作者特别渲染了从师求学的艰难,主要表现为路途遥远 , 气候恶劣 , 生活艰难 。

3、 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经历的目的是什么?

鼓励马生勤奋学习,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4、 本文最突出的手法是,富家子弟的豪华和作者自己的贫寒对比。

通过对比手法形象的写出自己生活的贫困。

5、 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情你归纳出来。

抄书之辛,叩问之艰,从师之难,生活之苦。

6、 “余立伺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请焉。”这句话有何表达效果?

八年级下文言文知识

知识储备积累。文言文知识。一 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代词 吾,我,余,予第二人称代词 汝,尔,若,乃。第三人称代词 之,其,彼,伊,焉。二 指示代词。1近指代词 是,此,斯,之可译为 这,这个,这里,这样 2远指代词 其,夫可译为 那,那个,那里,那样。3虚指代词 或 4无定代词 莫,无可译为 没有谁,...

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

文言文复习要点。词 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全部列举 句 判断句省略句 省主语 谓语 宾语 介词 各举一例 再是每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 写特别的 一 阅读 与朱元思书 回答1 7题。风烟俱 净,天山共色。从 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 千丈见...

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 最新整理 与朱元思书 吴均。本文选自 艺文类聚 作者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一 重点字词。1.词类活用 湍 形用名,急流。奔 动用名,飞奔的马。轩邈 形用动,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高。邈,远。2.通假字 通 啭 鸟叫声。反 通 返 返回。3 常规字词 俱净 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