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0 陋室铭同步练习

发布 2023-01-05 17:26:28 阅读 6114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0、《陋室铭》课文同步测试。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基础知识。1.在括号内写出加点字的读音。(6分)

造诣()喝彩()谦逊()差使()陋室()德馨()鸿儒()案牍()

2.下边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不屑置辩秉烛夜谈改斜归正偃旗息鼓原形必露夸父追日不能自己杳无消息大事大非无人问津错别字:改正:

语言表达。3.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看,下边的广告词有没有毛病?

请选择其中的一则作简单分析。(6分)(1)今年我家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2)艾琳洗面奶特别适合任何**。

(1)(2)

4.王芳同学家住在二楼。一天,三楼张阿姨家晾晒衣服未脱水,水滴在王芳家晒的棉被上了。假如你是王芳,请你将要对张阿姨说的话写下来。要求简明,得体,不超过30个字。(6分)

5.你一定阅读过《西游记》吧,你最喜欢作品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你最讨厌作品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8分)

课内同步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20分)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可以调素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7.翻译下列句子:(20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译: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译: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译: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

5)孔子云:"何陋之有?"译:

8.你认为能统领全篇大意的句子是哪一句?说说你的理由。(3分)

9.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陋室"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10.你认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陋室"的"陋"还是"不陋"?请说说你的理由。(4分)

11.作者明明是在称赞他自己的"陋室"的,为什么又要在文中提到"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呢?(4分)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二)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①。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②一匹,可办粗衣几件。

不馋③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注释:①费用:花费钱财。②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③馋:这里是饥饿的意思。12.说说本文就节俭问题向我们提出的要求。(3分)

13.翻译"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3分)

14.文中"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是一警句,假如要你向别人推荐,请写出推荐理由。(10分)10、《陋室铭》

1.[解析]识记拼音,注意拼音的写法。[答案]yìhèxùn chāi lòu xīn rǘdǘ

2.[解析]错字是"斜必己事",注意同音、形似字。[答案]邪毕已是。

3.[解析]注意搜查广告语言的不规范性。[答案]略。

4. [解析]邻里好,赛金宝。语言要婉转、柔和,不能造成矛盾。[答案]略。

5.[解析]从《西游记》中找出喜爱和讨厌的人物,并说明原因。[答案]略。

6.[解析]结合语境释词。

答案]见课本。

7.[解析]结合文意,理解句子。[答案]略。

8.[解析]强化阅读,能概括中心。

答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理由:本文作者要说的是"陋室不陋",而不陋的原因则是室主人的品德高尚,所以是这个句子(言之成理即可是)9.[解析]结合语境揣摩作答。

答案]自然环境优美、交往人物不俗、生活情趣高雅;感情是:不慕荣利(高洁傲岸)、安贫乐道。

10.[解析]"陋"或"不陋"答案都应鼓励(因为题目是"你认为"但要提醒注意作者认为"不陋").答案]略。

11.[解析]结合背景和上下文作答。

答案]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人的情趣与品质12.[解析]从小就要节俭,不要浪费。

答案]俭是长期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一旦丢弃,返回就困难。所以要培养要坚持。13.[解析]多读课文,理解内容。

答案]从节俭到奢侈很容易,但是从奢侈再回到节俭就很困难了。14[解析]要懂居安思危,珍惜拥有的日子。[答案]略。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学案10 陋室铭

十陋室铭名师导航。内容感知。本文以 陋室 为题,行文中处处强调其陋而不陋的特点。开头写山写水,在于以同类事物设喻,引出文章的主要形象 陋室 来。写山,说它不高 写水,说它不深,都是在揭示其可贵的内蕴,并由 名 灵 二字,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作者通过这两句,告诫人们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观察评价事...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陋室铭素材

陋室铭教学设计二。学习目标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作者安平乐道 淡泊名利 高尚傲岸的品质。第一层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修辞手法和作用 运用比喻 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仙 龙 都是暗喻品德高尚的人。2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作用及含义 陋室 二字扣题,德馨 一语统...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陋室铭》素材

陋室铭 写作背景。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 面对大江观白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