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教案

发布 2023-01-05 14:52:28 阅读 1600

定义与命题(二)

教学目标:1、了解真命题、假命题、定理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奠定推理论证的基础。

2、初步体会公理化思想,并了解本套教材所采用的公理。

3、通过介绍欧几里得的《原本》,使学生感受公理化方法对数学发展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价值。

教学重点:对命题的组成能清楚地区分,对命题的真假能准确地判断。

教学难点:体会公理化思想。

教学准备:投影

设计思路:1、通过对一组命题的观察分析让学生抓住命题的结构特征,进而概括出命题的组成。

2、通过“做一做”让学生了解到一些命题结论有的正确,有的错误,从而形成真、假命题的含义。

3、通过“想一想”的**解决,让学生体会公理化思想,并了解本套教材所采用的公理。

4、通过阅读欧几里得的《原本》介绍材料,感受公理化方法对数学发展的价值。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活动1:观察下列命题,你能发现这些命题有什么共同的结构特征?与同伴交流。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1) 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 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3) 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矩形。

4) 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那么这个四边形是菱形。

讨论如下问题。

1)哪些命题是正确的,哪些命题是错误的?

2)这些命题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3)你能仿照这些命题的结构特征写出几个命题吗?

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抓住命题的结构特征“如果……那么……”进而概括出:命题都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的,条件就是已经知道的事项,结论就是由已知的事项推断出的事项。)

主要让学生通过所给例子的学习,逐步感悟、体会命题的含义和结构,不要让学生机械记忆。)

活动2、做一做1、下列各命题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

如果a>b, b>c,那么a=c。

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2、上述命题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你怎么知道它们是不正确的?与同伴交流。

可引导学生先将命题进行改写,写成“如果……那么……”的统一结构形式,进一步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通过判别命题的正误,让学生领会命题的真、假(即真命题与假命题)同时引导学生体会: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通常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了。)

活动3:想一想:如何证实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呢?

组织学生仿照课本第193~194页的方式讨论。

介绍欧几里得《原本》,引出公理、证明、定理等概念,结合下列图示进行。

介绍本套教材选用的公理:教材195页六个命题公理。

介绍“等量代换”这一公理。

二、课堂小结。

1.命题都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的,命题有真命题和假命题两类。

2.六个公理是证明其他定理的前提和保证。

三、布置作业。

课本第197页习题6.3第题。

第四课时。课题。

6.3 为什么它们平行。

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

1.平行线的判定公理。

2.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经历探索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的过程,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理解和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及两个判定定理。

3.掌握应用数学语言表示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及定理,逐步掌握规范的推理论证格式。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学生画图、讨论、推理等活动,给学生渗透化归思想和分类思想。

教学重点。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公理。

教学难点。推理过程的规范化表达。

教学方法。尝试指导、引导发现与讨论相结合。

教具准备。投影片五张。

第一张:定理(记作投影片§6.3 a)

第二张:议一议(记作投影片§6.3 b)

第三张:定理(记作投影片§6.3 c)

第四张:想一想(记作投影片§6.3 d)

第五张:小结(记作投影片§6.3 e)

教学过程。.巧设现实情境,引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探索过直线平行的条件。大家来想一想:两条直线在什么情况下互相平行呢?

生甲]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就叫做平行线。

生乙]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生丙]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师]很好。这些判定方法都是我们经过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得到的。

上节课我们谈到了要证实一个命题是真命题。除公理、定义外,其他真命题都需要通过推理的方法证实。

我们知道:“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是定义。“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是公理。

那其他的三个真命题如何证实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第三节:为什么它们平行。

.讲授新课。

师]看命题(出示投影片§6.3 a)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师]这是一个文字证明题,需要先把命题的文字语言转化成几何图形和符号语言。所以根据题意,可以把这个文字证明题转化为下列形式:

图6-12如图6-12,已知,∠1和∠2是直线a、b被直线c截出的同旁内角,且∠1与∠2互补,求证:a∥b.

那如何证明这个题呢?我们来分析分析。

师生共析]要证明直线a与b平行,可以想到应用平行线的判定公理来证明。这时从图中可以知道:∠1与∠3是同位角,所以只需证明∠1=∠3,则a与b即平行。

因为从图中可知∠2与∠3组成一个平角,即∠2+∠3=180°,所以:∠3=180°-∠2.又因为已知条件中有∠2与∠1互补,即:

∠2+∠1=180°,所以∠1=180°-∠2,因此由等量代换可以知道:∠1=∠3.

师]好。下面我们来书写推理过程,大家口述,老师来书写。(在书写的同时说明:符号“∵”读作“因为”,“读作“所以”)

证明:∵∠1与∠2互补(已知)

∠1+∠2=180°(互补的定义)

∠1=180°-∠2(等式的性质)

∠3+∠2=180°(1平角=180°)

∠3=180°-∠2(等式的性质)

∠1=∠3(等量代换)

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这样我们经过推理的过程证明了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我们把这个真命题称为:直线平行的判定定理。

这一定理可简单地写成: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注意:(1)已给的公理,定义和已经证明的定理以后都可以作为依据。用来证明新定理。

2)方括号内的“∵∠1+∠2=180°”等,就是上面刚刚得到的“∴∠1+∠2=180°”,在这种情况下,方括号内的这一步可以省略。

3)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这些根据,可以是已知条件,也可以是定义、公理,已经学过的定理。在初学证明时,要求把根据写在每一步推理后面的括号内。

好,下面大家来议一议(出示投影片§6.3 b)

小明用下面的方法作出了平行线,你认为他的作法对吗?为什么?

图6-13图6-14

生]我认为他的作法对。他的作法可用图6-14来表示:∠cfe=45°,∠bef=45°.

因为∠bef与∠fea组成一个平角,所以∠fea=180°-∠bef=180°-45°=135°.而∠cfe与∠fea是同旁内角。且这两个角的和为180°,因此可知:

cd∥ab.

师]很好。从图中可知:∠cfe与∠feb是内错角。因此可知:“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真命题。下面我们来用规范的语言书写这个真命题的证明过程。

图6-15师生共析]已知,如图6-15,∠1和∠2是直线a、b被直线c截出的内错角,且∠1=∠2.

求证:a∥b

证明:∵∠1=∠2(已知)

1+∠3=180°(1平角=180°)

∠2+∠3=180°(等量代换)

∠2与∠3互补(互补的定义)

a∥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这样我们就又得到了直线平行的另一个判定定理:(出示投影片§6.3 c)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这一定理可以简单说成: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师]刚才我们是应用判定定理“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来证明这一定理的。下面大家来想一想(出示投影片§6.3 d)

借助“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这一公理,你还能证明哪些熟悉的结论呢?

生甲]已知,如图6-16,直线a⊥c,b⊥c.

求证:a∥b.

图6-16证明:∵a⊥c,b⊥c(已知)

∠1=90°∠2=90°(垂直的定义)

∠1=∠2(等量代换)

b∥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生乙]由此可以得到:“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的结论。

师]同学们讨论得真棒。下面我们通过练习来熟悉掌握直线平行的判定定理。

.课堂练习。

一)课本p190随堂练习。

1.蜂房的底部由三个全等的四边形围成,每个四边形的形状如图6-17所示,其中∠α=109°28′,∠70°32′,试确定这三个四边形的形状,并说明你的理由。

图6-17解:这三个四边形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

理由是:∵∠109°28′∠β70°32′(已知)

∠α+180°(等式的性质)

ab∥cd,ad∥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二)看课本p188~190,然后小结。

.课时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了平行线的判定定理的证明。同学们来归纳一下完成下表。

由角的大小关系来证两直线平行的方法,再一次体现了“数”与“形”的关系;而应用这些公理、定理时,必须能在图形中准确地识别出有关的角。

注意:1.证明语言的规范化。

2.推理过程要有依据。

3.“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这个真命题以后证。

.课后作业。

一)课本p191习题

二)1.预习内容p192~194

2.预习提纲。

1)直线平行的性质如何证明?

2)总结归纳证明的一般步骤。

.活动与**。

1.你能用圆规和直尺作出两条平行线吗?能证明你的作法吗?

过程]通过这个活动,一来复习用尺规作图,二来熟悉掌握证明的步骤。

图6-18结果]如图6-18所示。

用圆规和直尺能作出两条平行线。

因为在作图中,作∠β=而∠α与∠β是同位角。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知:a∥b.

八年级数学下册浙教版同步试题 第6章达标检测卷

第6章达标检测卷。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一 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选项,是反比例函数关系的为 a.在直角三角形中,30 角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之间的关系 b.在等腰三角形中,顶角与底角之间的关系。c.圆的面积与它的直径之间的关系 d.面积为20的菱形,其中一条对角线与另一条对角...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6章单元检测题教师版含答案

第6章单元检测题。时间 100分钟满分 120分 一 精心选一选 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已知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经过点 3,2 那么下列四个点中,也在这个函数图象上的是 b a 3,2 b 2,3 c 1,6 d 6,1 2 有以下判断 圆面积公式s r2中,面积s与半径r成正比例 运动的时间与...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6节导学案

淮阳县恒达中学。目标引领一五九 课堂教学学案。八年级科目 数学执笔 张丽审核 李哲学生姓名 班级 二 认定学习目标 1 自主学习 1 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法则 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 把分子相。例如。2 同分母的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与上面法则类似 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 把分子相 其中a b既可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