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观潮》教学设计及教学随想人教新课标版

发布 2023-01-02 01:17:28 阅读 4807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撰写人。时间。

教材分析:

《观潮》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六单元的略读课文。本单元的文章都是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单元的学习目标是:(一)学生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文本的内容大意;(二)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根据单元的学习目标我对《观潮》的教学作如下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掌握常用文言词语,了解文章内容。

2. 能力目标:学生通过朗读、品味、概括体会文中自然美与风俗民情美相融合的特点。

教学重点:

1、 掌握文言词语。

2、 把握文章所描写的钱塘涌潮、水军演习、健儿弄潮、人多马众四方面的内容,体会自然美景与民俗风情的交融。

课时安排:两个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虽然我们没有身临其境得**过钱塘江潮水的宏伟壮观,但是我们可以和宋代文学家周密一起去感受钱塘江潮的伟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观潮》这篇文章。

设计单刀直入的导入,而不是运用多**的影视**和音响资料,我为的是让学生在通过深入阅读文本、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形成自己对钱塘潮水的整体印象和感受。我认为学生自己生成的感知知识远比运用影视**和音响资料给学生带来的印象更为深刻、永久。)

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要求做到,(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遇到不会读的字词请用红笔圈好。(2)边读课文边对照课文注释和参考《语文词语手册》,尝试着通译全文,遇到有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请用红笔做上记号。

(设计本个环节,我的目的有(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用教”的目的;(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远比解答问题本身更有思维的价值”;(3)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巩固,解答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远比老师照本宣科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深刻,永久。)

2、师:请同学们把自己不认识的生字生词写到黑板的右边上去,把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写到黑板的左边上去。

下面,请有能力帮助这些同学把生字词注上拼音,把他们不理解的字词写出意义的同学上黑板来给予写出来。(我设计本个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同时让学生在互相学习和互相帮助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主要落实下列主要的字词:

1)生字词

雷霆(tíng) 京尹(yǐn) 艨艟(méngchōng)

乘骑(jì) 弄(nòng ) 履(lǚ )

倏(shū)尔百舸(gé) 焚(fén)烧

泅(qiú)水鲸(jīng)波巨浪万仞(rèn)

罗绮(qǐ) 倍穹(qióng) 僦(jiù)

赁(lìn阆(làng)

(2)重要字词

伟观:名词。雄伟的景观。

既望:农历十六。

以至:连词。文中表示时间的延伸,有“到”“一直到”的意思。

盛:形容词。文中是“最盛大”“最状观”的意思。

方:当……时。

仅:几乎,将近。

既而:副词。不久;不一会儿。

震撼激射:震撼天地,激扬喷射。

岁:年。 教阅:教练;训练。

倏尔:忽然。

焚:动词。烧毁。

文:同“纹”,动词。在身上画花纹。

出没:动词。文中是“浮沉”的意思。

郭:外城。

3、师:请学生翻译课文。(学生翻译过程**现不准确的字、词、句,教师给予及时纠正。)

4、师:通过大家的通力合作,我们已经对文章的内容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下面我请同学们根据文章的内容分别用一个四个字的短语来给每一个段落拟一个标题。

只要求大致准确,不要求完全吻合。(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第一段:钱塘涌潮

第二段:水军演习

第三段:健儿弄潮

第四段:人多马众

深入研读

1、请同学们仔细朗读课文“钱塘涌潮”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找出能够概括钱塘潮水特点的一个词语。(伟观或雄豪)

2)这一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文中用了哪几个词语来标示?有是按怎么样的结构组织文章的内容的?(时间先后顺序、“方”“既而”、总---分---总)

3)本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钱塘涌潮的?(气势、色彩:“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声音、气势:“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

4)本段结尾引用杨诚斋的诗句“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有什么作用?(进一步描摹钱塘江潮波浪壮阔的气势及其美丽。)

2、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水军演习”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该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内容的?文中用了那些词语来标示的?(时间顺序、“既而”“倏尔”、“消”“静”“无”“逝”)

(2)本段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水军演习的宏大场面的?文中又是如何描写的?(战船数量之多:

“艨艟数百,分列两岸。”;场面之壮观:“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乘骑弄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3、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健儿弄潮”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本节从哪写句子写出了吴中健儿们的勇敢和弄潮本领表演技艺超凡?(“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与鲸波万仞中”--勇敢;“腾身白变,而旗尾略不沾湿”--技艺超凡。)

4、请问同学们:作者写“观潮”,为什么要写“水军演习”和“健儿弄潮”呢?(作者在描写了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之后,又浓墨重彩描绘水军演习的宏大场面和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巧,既写了风景,又写了民俗,人借水势,水借人势,人助水势,水助人势,使两者相得益彰,巧妙融合。

这样的描写,让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相互映衬,使读者如境一般。)

5、请同学们思考:课文最后一段写观潮者人多马众有什么作用?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回答。

(以观潮者的人多马众侧面烘托出浙江潮的壮美,说明水军操练及吴中健儿的本领高强,人人都想一睹为快。)

6、再读课文,体味文中壮阔的海潮,动人心魄的水军演习以及“夸能”的弄潮儿等场面。

7、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根据我们的学习情况,形成课文的结构示意图:

观钱塘涌潮---伟观(雄豪) 正。

水军演习---宏大面

潮周健儿弄潮---勇敢、高超描

密人多马众---侧面烘托写

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结构精当,语言精练的写景记事佳作。作者以海潮为线索,写景记事相融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井然又序,主次分明。并且文章中作者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使得语言十分生动形象,感染力很强,让我们在阅读中获得了极其美妙的感受,在身临其境中受到了美的熏陶。

拓展阅读:

宋人潘阆写过一首《酒泉子》的词,与课文的题材一致,请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联想,理解这首词的内容。

酒泉子 潘阆

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布置作业:

请把这首宋词改写成一篇左右的记叙文。可以选取第一人称的视角,抓住观潮人、潮水、弄潮儿、自己的感受四点来写,重点放在潮水和弄潮儿上面。

★★★教学随想:

在文言文教学过程,我们经常会出现以下几个极端:(1)把文言文上成纯粹的字、词、句的翻译课,老师逐字逐词逐句地翻译到底,把原本优美的文章分析地支离破碎、枯燥无味,让学生望而生畏;(2)把文言文当文学欣赏课上,学生对文本的内容尚没有充分的理解,老师就进行大量的写作背景、修辞方法、艺术特色等方面的分析,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学得一头雾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我一直都在尝试探索着一种能否把文言字词句的落实和对文本的解读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我认为能否在教师深入研读、理解文本的内涵的基础之上,理请文本的思路、找到文本的线索、抓住文本的重难点。然后,教师再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围绕文本的线索,以问题的形式把重难点设置到其中去,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走进文本、理解文本、深入文本,让学生形成自己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我常常都是沿着“整体感知---梳理思路---深入研读---拓展延伸”的思路来设计教学流程。在整体感知环节,我要求学生首先通过自己的熟练朗读找出自己的存在的不知和不懂,然后在与同学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下,基本解决字词句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就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为下面的梳理思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梳理思路环节,我首先要求学生通过找关键词和关键句的方法来概括出文章每一个部分的主要内容,然后按照文章的线索引领学生理请文章的思路,为下面的深入研读环节作铺垫。

八年级语文上册28 《观潮》教学设计

年级。八年级课题 观潮 周密课型新授。1 知识熟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教能力过程学方法目情感态度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2 了解钱塘江雄伟壮观的景象。1 疏通文意。2 研读体会本文精练生动的语言。感受文章自然美与人文美相结合的特点,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情感。掌握重点文言词语,体会精练生动的...

八年级语文观潮教学设计

观潮 是八年级语文的一篇课文。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八年级语文观潮优秀的教学设计,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八年级语文观潮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钱塘江大潮到来时的情景,体会其雄伟壮观。2.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成诵部分语句。3.体会作者留心观察,抓住事物特点有顺序...

八年级语文上册观潮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28观潮。教学目标。1 积累文言词语。2 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3 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 积累文言词语,提升文言文阅读素养。2 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经过七年级一年的学习,已学过了16篇文言文,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文言实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