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父母的心》教学设计

发布 2023-01-02 00:27:28 阅读 7800

《父母的心》教学设计。

一、导入,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师导入:我们今天学习日本作家,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川端康成的一则**《父母的心》。

板书课题:父母的心川端康成。

师在黑板上画出一颗红心。问:若给这个红心里添加一个词语,表达父母之心里最为宝贵的是什么,你觉得最适合添加的词是什么?

明确:爱。师:

父母对于子女的疼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朱自清在散文《背影》里,以执意送儿子上火车并给他买橘子来表达;林海音追忆小学读书时一次雨天不想上学,被父亲打,他又担心我冻着送来花夹袄。在生活里,你的父母之爱心又是怎么体现的呢?

师:思考,川端康成在《父母的心》一文里,父母的心又表现在**呢?

引导概括全文内容:本文讲述了穷人父母不舍得送掉自己孩子的故事。

二、梳理文脉,理解父母之爱。

一)认识到这个家庭的穷困。

师:这个家庭的穷困你从**知道的?

阅读文章片段:

1.有个四十岁上下的男人,他也引人注意:他带着三个孩子,最大的七八岁。

孩子们看上去个个聪明可爱,可是每个孩子的衣裳都污迹斑斑。(这是做直接的外貌描写。由此看出这个家庭孩子多,而且生活比较窘迫。

师问:为什么不用"衣衫破烂不堪"来描绘?明确,这个家庭虽然穷困,可是父母还是竭尽全力照顾好他们。

只是孩子们调皮,加上母亲怀里还有小孩子占着身子,衣服换洗不及或没有换洗衣服)

2."**的话,老实说,我还有一个**的孩子。穷人孩子多了更苦。

不怕您笑话,我们夫妻已没法子养育这四个孩子了!但又舍不得抛弃他们。这不,现在就是为了孩子们,一家六口去北海道找工作啊。

"(这是语言描写。以父亲的口吻,说出家里的穷困状况,已经到了无法养活这几个孩子的地步了。)

3.师:有的同学还会从别处文字里,看到这个家庭的贫困——你能找到这里吗?

明确:有位衣着华丽、引人注目、年近四十的贵妇人。女佣和打杂儿的片刻不离左右。

与此成对照的是,有个四十岁上下的男人,他也引人注意。

师:这是对比的写法。以贵妇人的形象来衬托,在她的眼里看出了两层意思:这个家庭很穷困;一个有孩子的家庭才能享受天伦之乐。

师:这时这个穷困家庭面临一次转机。这就是,贵妇人想要收养他们的一个孩子。现在让我们理性分析一下,这个家庭的父母该不该送出自己孩子?

对比分析:送出的话,这个孩子进入富贵家庭,可以享受更好的生活;而且这个家庭的生活困难也可以得到缓解。所以,从这个角度看,送出去是最正确的选择。

不送的话,他们的家庭可以保持完整,可是生活的困境要继续下去。

明确:送与不送,作为父母这是一个矛盾的选择。这个矛盾性集中体现在本文中的三次反悔。

二)理解父母的爱心。

1.全文写了三天的故事。梳理情节发展线:

空出三次反悔内容,引导学生填写(时间和转变):

第一天上午,贵夫人想****;傍晚送来大儿子——第二天清晨,又反悔,送来二儿子——当天傍晚再次反悔,用女儿换——第三天上午,快到北海道了,又反悔,想要回孩子。

2.注意几个时间词:傍晚送来大儿子,第二天清晨就来换回(大儿子离开这个家庭一个晚上);当天傍晚再次反悔,用女儿来换回二儿子(二儿子离开这个家庭一个白天);第三天上午,船快到北海道了,他们决定要回孩子(小女儿离开这个家庭一个晚上多一点时间)。

可知,送出每一个孩子,作为父母心里都不好过。请你选择一个孩子,猜想一下,送出他之后这个家庭会发生什么故事?这是**预留下的空白,也給读者留下了想像空间。

明确:清晨,是一早的意思;傍晚是天刚黑下来,这也说明时间很早。由此,可知父母的心情很焦急,迫切想要回孩子。

而第三天上午,则写时间很迟。说明他们这一对父母也不是不通情理的人,也不好意思反悔,所以始终犹豫,最后是即将隔离的现实迫使他们下了最后的决心。不惜一切,也要要回孩子。

不然,这个后悔将是一辈子的。

2.注意,第一次送大儿子时,父母都在;第二次,因为反悔要用二儿子还回大儿子,这是父亲来的;第三次,还是反悔,要用女儿还回二儿子,这是母亲来的;第四次,因为想要回孩子,父母都来了。

对于他们父母几次出现,你怎么理解?

明确:第一次父母与孩子最有告别,他们以为从此再也见不到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是反悔,父母谁都犹豫,不肯出面,所以由父母双方一方担责;而第四次,则是他们表达对于收养人的歉意,也说明他们不惜一切也想要回孩子。

3.文中在送出孩子一事上,这一对父母哭了两次,这两次描写有什么不同?

明确:第一次,是送出大儿子,离别时"流着眼泪"。第二次,是想要回女儿,没说话就放声大哭。

这两次境况不同。第一次,写痛苦还是淡淡的,毕竟主要想着孩子进入富裕家庭,会有更好的生活。第二次,则主要想到马上就生死离别了,再也见不到了。

所以担心的情绪占了上风。

4.这父母对于儿女的不舍,还在哪些细节处可以看出来呢?例如,父亲听到贵夫人想要一个孩子。

他说,回家商量。可见,他是犹豫的。母亲送女儿换的时候,"难为情",也是表露出一份歉意,觉得对不起人,可是又舍不得孩子。

师:你是否可以理解了,题目中的父母之心是指什么?

明确,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不可割舍掉的"宝"。

三、认知明暗双线的结构。

师:文中只写了这一对父母的心吗?

提示:文章还有一条暗线,在写父母之心。

明确,贵夫人,也希望有自己的孩子,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她最后还成全了这一对穷人父母,说明她也是理解父母之心的人。而且,也可以说,她虽然无子女,却也有父母之心。

师:这个贵夫人,她也有对于父母之心的理解,所以每一次换孩子,她都同意了,而且即使穷人父母毁约,她也没有收回报酬。她这么宽容和善待这个家庭,只是因为她也理解什么是父母的不舍之心。

四、升华主题认识。

1.背景认识。

师:其实文章写了三重父母之心。在明暗双线之外,还有一层父母之心,更需要你潜心体验,才能察觉。

投影,关于作者的生活经历。二岁丧母,三岁丧父,他被寄养,而且与自己的姐姐,也分开。他一生感到生命的孤独,所以更渴望用文学艺术的描绘,来弥补生活里所缺少的。

讨论,明确:

这个特殊的成长经历,让他明白,一个孩子离开父母的呵护,与亲人分离,是怎样痛苦与不幸的。所以,他在渴望拥有幸福家庭生活的期待下,以**的笔法,为自己圆了一个梦。他在这个故事里,深刻理解了父母之心,也让我们看到了他多么想拥有这样的幸福生活呀?

2.文本着力讲述一个故事,为什么还要加上一个开头呢?这是不是累赘呀?

请你联系《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的下面片段,来理解。

投影:在雨天上学后)老师叫我们先静默再读书。坐直身子,手背在身后,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五分钟。

老师说:想想看,你是不是听爸妈和老师的话?昨天的功课有没有做好?

今天的功课全带来了吗?早晨跟爸妈有礼貌地告别了吗?

讨论明确:文章开始,说,诸位,请你闭着眼睛想五分钟。可见,在很多时候,作者就依靠这么短暂的沉浸其中的想像,来满足自己对于父母之爱的渴望。

明确,一个家庭,无论怎样贫穷,只要父母与孩子不分开,他们就拥有了人类最美好的生活。因为他们彼此都深深地爱着对方。——有爱的生活才幸福!

八年级语文 《父母的心》教学设计

父母的心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1 欣赏文学作品,能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2 由一波三折的故事中去体会父母对儿女的浓浓的爱心,去体会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淡淡的哀怨。3 理解 表现的深刻主题,即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重点难点 1 重点 情节的曲折性。2 难点 作品流露出的淡淡的哀怨。教...

八年级语文父母的心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父母的心 教学简案。黄美转。教学目标 1 体会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2 体会穷夫妇换送子女时的心理活动。3 理解并回报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教学重难点 体会穷夫妇浓浓的爱子之心。教具 多 课时安排 1课时。一 情景导入 世间的爱千万种,唯有父母的爱最无私,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

八年级上册语文父母的心教学设计

往往语文教案是实施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指导材料。为此,下面整理了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父母的心教学设计以供大家阅读。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父母的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在情节上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结构特点2.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3.让学生学会理解父母,培养他们对父母 亲人 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