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全册

发布 2022-12-28 09:57:28 阅读 1047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总体分析和教学思路。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是写物的散文,表现的手法各有特点,教学的设计既要着眼于这一类文章的共同特点,又要针对每篇课文的个性特点。

海燕》是一首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文章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勇敢欢乐的形象的描写,深刻反映了20世纪初**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歌颂了**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并必将取得胜利的前景。

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对象征意义的理解:这篇散文诗的思想是通过象征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对象征意义的理解,要从作品整体上和主要方面领会各种事物的象征意义,防止牵强附会。

理解本文的象征意义,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是:暴风雨象征席卷一切反动和腐朽势力的革命浪潮风暴,而狂风、乌云、闪电、响雷则是暴风雨的前奏,为什么却说它们象征反动势力呢?

《白杨礼赞》运用象征手法,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的不平凡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军民,歌颂他们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的感情。

教学的重点难点是文章主题的理解:本文运用象征手法,以白杨来象征西北敌后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文章抓住白杨外形上的特点——“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然后联系白杨生长的环境,揭示它“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气质,这就远远突破对白杨树外形的描写,而是赋予它特定的意义,从而象征了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石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优美散文,以状物抒情的方式颂扬了我们民族美好的情操,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讴歌了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

作者在形象地描绘了石榴树、石榴花、石榴果以后,直抒胸臆,说“我本来就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这里从宇宙和人的发展的角度来称颂夏天,实际上是把夏天象征为旺盛的斗志,奔放的热情和勃发的生命。而石榴树在作者的眼中,又是夏天少数开花的树中“最可爱的一种”,石榴的花又因它的形态色彩美和精神美,因它那“奇迹”般的充满“妙幻”的发展变化美,成为石榴树“最可爱”的部位,要是没有它,夏天将显得黯然无光、索然无味,所以把石榴花视为“夏季的心脏”,充分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

马说》是一篇说理文,它似寓言而实非寓言,用比喻说理却并未把所持的论点正面说穿,更没有把个人意见强加给读者。全篇几乎始终通过形象思维来描述千里马的遭遇,只摆出活生生的事实却省却了讲大道理的笔墨。

教学重点难点是托物寓意的写法。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状物抒情散文。作者从眼前的实景——盛开的紫藤萝花写起。融情于景,由情入理,在写花中抒发了积极的人生情怀,寄寓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表现了作者惜时而行、焕发活力的积极情怀。

文章以小见大,一线贯穿,体现了作者洞察自然,熟谙人生的深厚功力。

教学的重点难点是理解作者关注生活、自我砥励的情怀。

文章在写紫藤萝花中自然巧妙地揭示了人生哲理。阅读时要能借助于对写作时代背景的认识,了解赏花与写生活之间的联系,揣摩文中描写心情的语句,体味作者关注生活、关爱生命的丰富情感。**作者观景赏花之情与“加快”生活“脚步”之间的联系。

感受自我砥励积极向上的健康情怀。淡紫淡香的藤萝花为什么在作者的眼里,时而流动欢笑,时而活泼热闹,时而欲绽笑容?而作者记忆中的那棵紫藤萝又为什么会让人产生遗憾?

这看起来只是作者赏花的心情,其实这既与花的盛衰相关,更与现实生活、与时代进退密切相关,写眼前紫藤萝花的盛况,其实是在写进入新时期的我国社会沸腾的、发光的、芳香的生活,而写记忆中产生的遗憾也正是写那个留给人遗憾的时代,是为了反衬今天生活的美好。

本单元的文章大都运用象征手法,要深刻理解文章的主旨,必须帮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写作背景,作者的遭遇等内容,这就使得课前学习显得尤为重要。预习习惯的养成要在本单元学习之初就抓紧。主要教学手段是朗读背诵、协作**和练习强化。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活动加强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能力;通过师生协作、生生协作等形式**文本的结构特点、思想情感、写作特点和优美的语言风格以及个性化的阅读感受;通过精心设计和整合不同形式的习题及时全面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此外,八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联想能力,但要针对某一事物进行深入、丰富的联想,能力尚欠缺,本单元的课文在这一方面堪称典范,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学习感悟。

写作和课文的结合点是联想的运用,可以结合《海燕》《白杨礼赞》《石榴》等课文让学生理解运用联想对于丰富文章内容、表达思想感情的意义;再通过其他一些例子(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例子互相交流,教师作适当评点),让学生了解联想的基本方法。要避免在概念上花精力、做文章,要让学生在具体的例子中悟得联想的方法。设计的三道作文题,训练的点都在学会联想。

第一道题写“咏物抒怀”的作文,要让学生懂得写这一类文章首先是要有真情实感(或者是有真情实感要表达,由情感联想到一个适当的载体“物”,或者是一定的物触动了自己情感),还要求对所写的物比较熟悉,能够把握物的形与神的特点,并能把这些特点表达出来。第二道题是半命题作文,虽然也是写联想的文章,但不限于写物,所联想的内容也没有明确的限制,可以想到一个道理,也可以联想到一个社会现象、自然现象……但要引导学生注意,无论是怎样的联想,两者之间都必须有内在的联系,而且联系的展开还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中心。第三题的要求则比较高,必须要能写出自己比较独到的感受和见解。

口语交际的内容是“清楚连贯地表达思想观点,不离开话题”。要指导学生学会把握交际中的话题,学会在短时间内整理自己的思想,表达时注意说话的层次和条理。

二、单元学习目标。

1.感受和体悟作者在咏物中所抒发的情怀,并在品读中陶冶情操。

2.理解课文所写事物外在特点与内在特点的关系,以及物与情的关系。

3.学习课文根据文章立意需要,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养成带着感情观察事物,并在观察中把握事物特点的习惯。

4.在诵读中提高品味优美语言的能力,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

5.学习在写作中适当地展开联想,通过联想丰富写作的内容。

6.跟别人交流思想时,能够围绕话题,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三、单元课时安排(共15课时)

海燕2课时。

白杨礼赞2课时。

石榴1课时。

马说2课时。

紫藤萝瀑布1课时。

诵读欣赏1课时。

写作3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专题《鸟2课时。

海燕》 第一课时。

海燕》 第二课时。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教后反思

紫藤萝瀑布 这篇课文中设定的目标是学会品味文章的优美语句,体会文章借景抒情的写法,课后能够模仿课文写描写景物的小文章。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把课堂的主动权给学生,我采取了合作与独立思考相结合的学习教学方式 在学习课文前,先让学生预习解决生字词,扫清教学障碍,这样才能让学生上课专注品味文章的语言,做到有的...

苏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甜甜的泥土》教案

甜甜的泥土黄飞。离异的母亲对儿子的疼爱。教时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 简介 妈妈再爱我一次 欣赏歌曲,创设情境。导入 我们刚才欣赏了歌曲 世上只有妈妈好 歌中的那句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没妈的孩子像个草 可能引起许多同学思想上的共鸣,那就是 母爱 母爱,对有的人来说是那么的垂手可得,对有...

初中八年级语文题库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优化测控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优化测控。26 小石潭记。一 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篁冽坻缀 翕怆邃佁 2.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如鸣佩环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潭中鱼可百许头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隶而从者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潭西南而望,斗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