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井游记教案8 八年级语文

发布 2022-12-25 13:55:28 阅读 8546

29《满井游记》教案15

教学目标:1、学习细致的观察生活,准确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品味课文清新自然、优美生动的语言,体会作者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游览时欢愉的心情,熟读成诵。

3、学习细致的观察生活,准确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重点:

1、学习积累文言词汇。

2、欣赏本文优美生动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难点:

学习细致的观察生活,准确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设想:

1、这是自读课文,作为写景小品,它精短饶有趣味,宜让学生反复吟咏,力争在课内熟读成诵,然后讨论仿写。

2、课堂教学力求“激趣”,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生动、活泼、有效地学习。教具准备:

多**电教平台、《满井游记》教学软件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简介作者,学生默读阅读提示第一段,教师出示教学目标。二、自读理解:

1、学生朗读课文,力求理解文意。

2、检查学生理解能力,自学能力。教师读课文,学生口译。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感受文章清新自然的语言。三、自读欣赏:

1、**有关《满井游记》的风景片段。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认真**,用心体味。

2、教师指导,学生根据阅读提示②:“这是一篇清新的写景小品。生动的表达了一个‘城居者’一冬都‘局促一室之内’,而今返回自然‘若脱笼之鸽’的欢快心情。

写景层次分明,比喻贴切。”在理解、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欣赏。

学生边议边读边背,教师归纳。(尽量由学生讲,教师只作必要引导)

3、第一段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城中飞沙走砾,为下文正面记游作准备,有对比的作用。)4、第二段逐句读来,怎样表达记游的次序?(第一句“廿二日……至满井”:

点明所游之地。第二句“高柳……脱笼之鹄”:以堤柳、润土、旷野衬托心胸的舒畅。

“若脱笼之鹄”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第。

第1页共3页。

三句“于时……出于匣也”;写春水。“晶晶然……”作比喻,更见水的明澈。第四句“山峦……之始掠也”:

写春山,细致地写山被雪洗之美,用“如倩女……始掠也”作比喻,形象化地描写春山的形色两美。第五句写春柳、春苗两景,笔墨不多,既显示燕地春色,又见观察之细。第。

六、七句,写游人,男男**,有动有静,声色兼备,形态各异。第八句,运用了借**鱼鸟,描绘出神态。第九句,议论句,强调燕郊“未始无春”,与第一段对照。)

5、出示篇章结构图。(使用powerpoint幻灯软件)

若脱笼之鹄。

春水总静春山满井早春图春柳分春苗。

游人、鱼鸟总动未始无春。

6、学生朗读第二段,体会作者当时欢愉的心情。

7、再次**有关《满井游记》的风景片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8、学生尝试背诵第二段。四、自读深化:

1、教师指导学生看阅读提示③:“学习细致的观察生活、准确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2、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朱自清的《春》,引出“绘春图”,与“满井早春图”作比较。(使用powerpoint幻灯软件显示)

若脱笼之鹄山水太阳春水总静春草。

春山春花绘春图满井早春图春柳分春风春苗春雨游人、鱼鸟总动迎春未始无春颂春。

教师小结:同样是写春,虽然所写的景物不同,但写景时都注意到了抓住事物特征,用优美的语言进行景物描写,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3、仿写练习:《校园的早晨》。(1)仿照两篇文章的结构,出示《校园的早晨》结构提示图:(使用powerpoint幻灯软件。

总写。第2页共3页。

早晨的---早晨的---校园的早晨分写早晨的---早晨的---早晨的---总写。

2)学生根据结构提示图,分组讨论。(3)请几名学生谈谈作文的思路,写法。五、布置作业:

课外练笔,写一篇写景短文《校园的早晨》。

第3页共3页。

八年级语文《满井游记》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 满井游记 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 满井游记 教学设计。满井游记 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一 能力目标。1 学习 每 辄 等词的古义 了解 未之知 这种与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的句子。2 学会分析三种比喻句的不同表达效果。二 美育渗透领会作者文中所充溢的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的激情的熏陶。二 难点 重...

八年级语文满井游记同步练习八

燕yn 古燕国,这里指北京地区。局促 拘束。土膏 肥沃的土地。膏,肥沃。若脱笼之鹄 好像是从笼中飞出去的天鹅。娟然 美好的样子。偕xi 文中意思为 共同,一块儿。茗mng 茶,文中是煮茶的意思。堕事 耽误公事。堕,坏,耽误。恶能 怎能。泉而茗者,罍li而歌者,红装而蹇jin者 用泉水煮茶喝的,端着酒...

八年级下册《满井游记》学案

29 满井游记 学案。一学习目标 1 熟练朗读,在朗读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文言文自学能力。2 品读课文,体会本文写景的技巧,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3 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二知识方圆 袁宏道 1568 1610 字中郎,一字无学,号石公,公安 今湖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