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短文两篇教案

发布 2022-12-23 22:06:28 阅读 1150

八年级上册《短文两篇》教案。

文学与传媒学院 11级中本1班陈靖文。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文学知识、文言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了解两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流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在诵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学习《答谢中书书》,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体会《答谢中书书》画面布局的巧妙。

3.指导学生理解《记承天寺夜游》中“闲人”的含义。

三、教法选择。

诵读教学法。指导学生朗读,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教学中宜以朗读和背诵带动其他教学环节。

2.比较法。两篇短文作者不同、题材不同、语言风格也不同。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注意比较两篇文章,欣赏两篇写景短文的画面,品味不同的语言风格,体会不同的思想感情。

四、课前准备。

让学生回去预习课文,熟读课文,了解两位作者所处的时代的背景,及作者作文时的处境。

五、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赏读《记承天寺夜游》。指导朗读,整体感知文意,理清背诵思路;赏析文中写景的文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比较两篇文章,提高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一、导语设计

古有一人,读书: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工作:

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态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一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你能根据以上的提示猜出他是谁吗?

(生:苏轼)

二、作者、写作背景简介

多**显示:

苏轼,我国北宋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出生于四川眉山。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他的词雄浑豪迈,是宋代“豪放”词派的代表。

过度:今天我们学习的《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他被贬,谪居湖北黄州之时,让我们一起欣赏。(板书文题)

三、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整体感知文意

1.指导学生朗读

1)设置背景**《夜的钢琴曲》,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节奏。

教师提示: ①读准字音: 藻(zǎo) 荇(xìng)

读出节奏: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提醒学生要根据句子意思划分朗读停顿,领字后面需有一个小的停顿。

ppt演示朗读停顿间隔。

2.学生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独自翻译课文,划出疑难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提示一些重要词语,帮助学生理解文句。

解释加粗字

1)欣然起行( )

2)遂至承天寺( )

3)水中藻荇交横( )

4)盖竹柏影也( )

5)相与步于中庭( )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念,想;遂,于是,便;至,到。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盖,原来。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有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四、品读文本,**主旨。

1.选一位学生复述课文,即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ppt:。

2.提问: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提问:全句无一“月”字,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请分析这样写的妙处。

学生想像画面,思考。(先写月色,“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明;继写水中之物,“藻、荇交横”,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清;最后点出“盖竹柏影也”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浓。夜游因月而起,处处扣月;写月又不浓墨重彩,而是轻点几笔,境界全出;写月,不明写,而从竹柏影入手。

作者无疑是咏月的丹青妙手,这一幅月夜小景确实美妙绝伦。)

五、难句解疑,体会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1.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

2.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表达的是怎样的一些情感?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四位同学品评分析,其余同学补充。

3.问:你从文中的“闲”体会到哪些内容?

考虑作者当时的处境。“闲”相对于“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

学生齐读四句话,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4.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

5.把全文划为三层,并写出各层大意。

1)点明夜游的起因、时间、同游的人及游览的地点。

2)运用比喻描绘庭院月色

3)抒发作者微妙的心境。

2.了解苏轼:

ppt:叙事、写景、抒情议论其实始终都是在写人,从文中我们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苏轼? 阅读以下诗句,让我们更加理解苏轼吧。

贬官杭州: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比好湖山。

贬官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概括出:逆境中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旷达乐观!

六、课堂小结

在为人上,他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为官上,他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在人生态度上,他即使身处绝境,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

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小景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 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遭贬生涯中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它好像一首清冷的月光曲,每一个音符都闪耀着银色的寒光,都倾诉着作者皎洁而悲凉的情怀。

七、想象苏东坡与张怀民聊天的情景,想想他们的对话和动作。

八、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这篇短文,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作业。

八年级短文两篇

短文两篇。自学提示。达标训练。1 给加粗字注音。夕日欲颓。未复有能与奇者。藻 荇交横。2 解释加粗字。五色交辉 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念无与为乐者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3 填空。答谢中书书 作者是南北朝时南朝的。记承天寺夜游 是代诗人所写,他与其父 其弟合称为。能...

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

教学目的。一 知识储备点。1 了解神话传说 夸父追日 嫦娥奔月 2 了解课文内容。1 学习散文诗优美的语言,蕴含着哲理。2 理解作者对人生 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3 贯通理解两篇短文的主题表达。二 能力培养点。强化诵读,体会巴金散文作品蕴含的美感。三 情感体验点。理解文中表现的作者对人生 对生活的...

短文两篇教案3 八年级语文

撰写 李兰审核 备课组授课日期 月 日教学课时 第9周第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积累文言词语。目标过程与方法。了解莲特点。目标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目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标。教学重。积累文言词语,了解莲特点。点教学难。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点。教学过程调整意见。教学过程 一 作者简介。周敦颐 宋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