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雷电颂教案2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

发布 2022-12-22 16:07:28 阅读 4152

2.整体感知。

在朗读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将很多事物赋予了新的含义。归纳一下,作者究竟赋予了这些事物什么特别的含义?这是一种什么手法?

板书)文学形象——象征——内涵。

1)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

2)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3)无形的长剑:象征坚定的信念;

4)“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5)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是屈原祈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

3.品味语言。

雷电颂》是屈原的内心独白,请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和段落,朗读各大家听,并说说这里写出了屈原怎样的内心情感。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这几句是对风的呼喊,流露出屈原对风的急切的期盼,因为风是改变黑暗的变革的力量。

2)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这几句是屈原对光明的狂热的呼喊,表达了诗人对光明的热烈追求与向往。

3)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了黑暗的父亲和母亲!

这几句深刻地指出了产生社会黑暗的根源。表现了作者鞭挞一切污秽、横扫一切**的顽强战斗精神,表现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六.拓展延伸,体验升华。(竞赛活动四)

1.通过前面的朗读及对文章内容的剖析,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

—颂屈原: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精神的人。

2.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痛恨黑暗、向往光明、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

a.理解屈原的形象,可借助一首小诗,与大家一同分享:

端午,一个人的涅槃》

古老的汨罗江/从岁月的上游潺潺流过/以诗歌的名义/滋养人们的精神家园/以端午的名义/细说一个人的涅槃。

一袭长衫裹着/满腹济世的理想/满腹《离骚》的衷肠/《九章》的呼告/《九歌》的吟唱/你生活的世道/竟听不见一丁点儿回响/凄厉的楚风/让你看清了汨罗江的流向。

我想那时的汨罗江畔/到处生长着碧绿的菖蒲/到处涌动着艾草的芳香/那时的汨罗江水呀/一定十分清亮/十分清亮。

一颗高尚的灵魂/一种洁癖的思想/选择了与水为邻/你驭水而去/入水而居/这时,端午从你入水的袍袖中/悄然滑落/在民间/生长/一朵莲花伸出水面/绽放

端/镌刻下你驭水的姿势/午/记录你入水的时间/端午/岁月将之描摹/描摹成屈子涅槃的/象形文字/为《问天》/写下最后的注解/以水的流态/输与龙族血脉最纯的钙

七.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八年级语文下册《雷电颂》教案新人教版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 雷电颂 教案新人教。版。备课组课题。知识1 学习文章抓住事物特征展开想像有力地抒发战斗激情技能2 体会屈原热爱祖国,抨击黑暗,热烈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习本文运用多种修辞方法的学法,感知本文表达思想感情,增强气势。重点2 品味语言,理解语...

八年级语文教案 雷电颂

雷电颂。课题雷电颂执教 周晓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指导学生诵读,注意语气 语调,在诵读中把握人物内心情感及性格。2 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自主 合作 的方式,激发主动意识和 精神。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教学重点找出...

八年级语文教案《雷电颂》

教案 雷电颂。教材 初中八年级 语文 下册 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内容 初中八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二单元。主题 雷电颂。课时 1课时。授课对象 八年级学生。设计者 张晓玉巩义二中附中。目标确定的依据。1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 朗读做到情感饱满 富有感染力。2 理解意蕴深刻的句子,赏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