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26、三峡。
学习目标:1.诵读理解课文,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2.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诗文的能力。
3.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读音和意义,品味诗文中的优美意境。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学生通过课文注解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读音和意义,品味诗文中的优美意境。
主要的教法与学法:组织指导、品读体悟。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教时。教学日期:
教学内容:了解《水经注》,读诵课文。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妆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
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全长192公里,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有“瞿塘雄、巫峡秀、西陵险”之说。去过三峡的同学,可能会因那两岸倒江悬崖峭壁而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学习了郦道元的《三峡》之后,我们将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二、教师简介《水经注》:郦道元年轻时刻苦攻读,广游郊野,参观古迹,观察河道的分布及其流域的风土人情,下决心对《水经》做详细注解。他一方面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一方面根据古书的记载或民间传说,把我国的河流作了详细的叙述,所引河流多达1252条,旁及河流所经的名山、城邑、名胜、古迹以及风土、民俗、神话传说等,无不尽可能采入。
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字刻画山水,描绘景物,文笔精妙……其中最有名的是关于三峡的描写,把壮丽的山河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人对三峡奇景产生油然的向往之情。
三、初读课文:
1.对照注释,自由朗读,初步理解文句。正音: 阙(quē) 叠嶂(zhàng) 曦(xī)月襄(xiāng)陵沿溯(sù) 素湍(tuān) 绝巘(yǎn) 长啸(xiào) 属(zhǔ)引哀转(zhuǎn)
2.读清句间停顿。老师于疑难处点拨,或让学生**。朗读停顿训练重点:
1、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至于/夏水矿襄陵 [襄陵:漫上丘陵] 沿溯/阻绝 [沿溯:上行和下行)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素湍:
雪白的浪花)(回清:回旋着清波)绝巘/多生怪柏清/荣/峻/茂 (清,指水清;荣,指树荣;峻,指山高;茂,指草茂。) 4、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四、划分文章结构,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山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雄壮。
.三峡。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夏) 奔放。
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春冬) 清秀。
林寒涧肃,哀转久绝(秋) 凄婉。
.本文作者通过对三峡形势和四季景色的描绘,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秀丽,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深厚感情。
.背诵课文,疏通文意。
教学后记:第二教时。
教学日期:教学内容:课文的1——2段的理解分析。
教学过程:一、 教师组织学生畅读全文,想象文章所描绘的画面,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
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妙处。然后提问学生:1.听写课文中的生字词语(根据课文内容)。
2.作者写了三峡的哪些自然景物?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 3.本文为什么把夏水放在首位来写?
(从作者的写作意图来看,本文是为《水经》作注释,而三峡江水又以夏季最盛,故将夏水放在首位。)
二、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理解课文的第。
一、二段: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总写三峡的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自三峡七百里中”,交代峡之长,接着指出两岸山的特点在于“连”。
“略无阙处”,毫无残缺的地方,进一步写“连”。下面接着写山的“高”。山峰相重,群山复叠,山上垒山,说明山高。
山隐匿于天空,遮蔽住太阳,从另一个角度写山的高。“重”和“叠”,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其高,是俯瞰而得;“隐”和“蔽”,以天和日来衬其高,乃仰视所见。下面两句,则以特定条件下的情景形象地综合表现以上特点。
只有正午和半夜的时候才能见到太阳和月亮。如果不是“两岸”连山,哪怕只有一岸连山,也不会形成这种状况;如果连山有缺,其他时间于缺处也能见到日月;如果连山不高,也不必待到这时才见日月;如果三峡不窄,其他时候也可见到日月。正午见日,夜半见月,由特定条件充分显示了三峡特点。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写夏季三峡情景:
水涨流速,交通阻断。夏季水涨,淹了山陵,上行和下航的船只都被阻绝了。这里所写的是水势大水流速情况下的通例。
下举一特例,以进一步证明水速。只有王朝的紧急命令要向各地传达时,才会有航船。这一方面照应了平常情况下是“沿溯阻绝”的,同时借此可写出船行之快。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补笔交代“其间千二百里”,则时速约为百里,加上更用奔马和疾风作比较,给人的感受也就更为形象而深刻了。
本节承上段而来。上段写三峡山的特点,为本节写水设置了条件。山高,则水的落差大,山高自然流急。
山连,则水不得他泄,必然尽在漕中。峡窄,则断面小,单位面积里的水的流量也就大。水“涨”的因素和峡的特点及条件,构成了水流的湍急。
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为写水势,先写山势,这既能揭示水速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能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
三、拓展引申,学生练习:你从第二段中“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能联系到哪一首诗?并作一比较。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
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鸣;文章第一段则与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同:①都写三峡山的连绵和水流的湍急 ②都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③都写出了水流的湍急和行船速度之快 ④都有猿鸣之声
异:①前者是写景散文,后者是古诗 ②本文中作者的情感是复杂的,诗中作者的情感是轻松愉悦的 ③本文中猿鸣之声给人的感觉是轻松愉悦的,而诗中的猿鸣之声给人一种凄凉清冷之感。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作者写山,突出山高峡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是写两岸山峰连绵起伏。“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不见曦月”是从侧面映衬出山高峡深。
第一段全景式的宏观勾勒,总写了磅礴的山势,勾画出700里三峡的雄险,描写出了群峰连绵、隔江对峙、山高峡长的壮丽。)写水,则描绘了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从夏、冬春、秋四季着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写水之盛;“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写水之速。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烘托出水之盛与水之速,表现了奔放之美。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表现了清幽之美。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引人泪下,表现了凄婉之美。
.课后构思:将本文改写成一篇游记散文。
教学后记:第三教时。
教学日期:教学内容:课文的3——段的理解分析。
教学过程:一、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识记理解情况:
1.个别学生听写词语句子。
2.翻译句子。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二、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理解: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写春冬时三峡情景:水退潭清,风景秀丽。
以“春冬之时”领起,很自然地转换了描写对象,时易则景异,镜头中摇出了另外一种景象。白色的急流回映着清光,绿色的水潭倒映着景物的影子。这里先写俯视江中所见。
“湍”是动态,“潭”为静境。以“素”饰“湍”,水如白练,明净轻快,上有清光回照,白中间青,水光变幻。深水为潭,以“绿”饰“潭”,益见深沉宁静。
水中有影,则水平如镜,倒影入潭,更觉风光秀丽。急流上波光粼粼,深潭里景物重重,动静相杂,色彩各异,相映成趣,堪称秀丽隽逸。下文即写仰视所见,由峡底写到山上。
以“绝”状山,以“怪”写柏,道出了当地的自然特征。山岩陡削,高耸入云,故为“绝”。山上的柏树,托足于岩石之间,正午之时方见日光,它要曲体向阳,加之峡窄风大,自然枝干扭曲,何况年代久远,当然要变成“怪”形。
在这人迹罕至、鸟兽少见的境地,“怪柏”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给山水之间投进了一股生命的活流,使人顿觉生意盎然。作者写此,还只是给“悬泉瀑布”勾勒出一个背景。山静、泉飞、柏怪、水奇,静中有动,声色纷沓,山水相配,构成了一幅挺拔超脱的图画,这和“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又大为异趣。
最后作者总括说:水清、木荣、山峻、草茂,实在富有趣味。以极为精练的四字,状写了四种景物,且各具特色,由景境导出了作者的心境。
作者将冬春二季放在一道写,要兼及两季的特点。冬季水竭,才会出现“素湍绿潭”,春天物鲜,始有草木“荣茂”。本节所写与上节所述,意趣迥异。
夏水急猛,春水潺;夏水多险,春水富趣。作者认为三峡风光“良多趣味”,和封建士大夫对三峡“悉以临惧相戒”的思想感情大相径庭。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写秋天三峡情景:水枯气寒,猿鸣凄凉。以“霜旦”的“霜”暗指秋季,开笔多变。
接着以实景补足前意,林涧之间,清冷肃穆。这时已无江水喧腾,也不见草木争荣,而是充满了凄清肃杀的气氛。写秋峡以代表性事物猿来表现,写猿又分两层,一是直接叙述,一是引渔歌为证。
写猿又围绕着“山”和“哀”两个重点,从而显示秋峡的特色。以“高”形容猿,指明是高山上的猿,以“长”形容啸,送声长远,暗示是在长峡之中。“空谷传响”,直言在山中。
“久绝”,回应“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渔歌也是一言“峡长”,一言声哀。从猿鸣之中,使人进一步体会到山高、岭连、峡窄、水长,同时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三、师生共同归纳小结,整合学习内容。
.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
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材料的安排。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
八年级第六单元
unit 6 how long h e you been collecting shells?导学案。teacher 管小娜第一课时。学习内容 grammar 现在完成进行时。重点难点 现在完成进行时的用法。学习过程 一 自主预习。预习课本p99现在完成进行时的有关知识后完成以下练习。现在完成进行时...
八年级英语第六单元单元
units1 5 词组。1 在太空中工作的人。2 luchy的反义词。3 当心。4 把 声音关小点。5 一种吉祥的颜色。6 还不是停止的时候。7 和某人交朋友。8 到月亮上去度假。9 你还说了些什么。10 最聪明的孩子。11 最枯燥的学科。12 最差劲的电影。13 最风趣的老师。14 向窗户外面看。...
八年级第六单元练习
第六单元练习。请同学们认真审题,书写工整。卷面书写的分值为 分。要求 书写工整,不要用胶带纸或涂改液等涂改。基础部分 分 一 你能正确地默写出下面空格中的语句吗?分 种豆南山下道狭草木长衣沾不足惜。归园田居 陶渊明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使至塞上 王维 古来共谈两岸石壁四时俱备夕阳欲颓实是欲界之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