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7课

发布 2022-12-15 20:35:28 阅读 8020

《奇妙的克隆》教学实录。

执教者:河南省新乡市第十中学周丽君。

点评者: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曾祥芹。

教学目标:默读课文,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四个小标题的内容。

速读课文,筛选信息,思考问题。

1)、速读第一节,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克隆”,并辨析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速读第。

二、三节,填写“克隆技术的进程”**,并理清作者说明的顺序及原因。

搜索阅读课文,找出能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并加以点评。

4、研读第四节,思考:标题“克隆技术造福人类”与“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是否矛盾?为什么?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大家都知道,《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有一个绝招——”猴毛变猴”,每当他与妖魔们作战一旦手头吃紧,就立刻从身上拔下一撮儿猴毛,吹一口气变成一大群小猴参加战斗。这当然是神话,但今天的科学却可以实现类似的奇迹,这就是“奇妙的克隆”。

(屏显:课题)什么是克隆?它何以如此奇妙?

今天我们将跟随我国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的笔,一同走入奇妙的克隆世界。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默读课文。

生物学术语。

胚胎:在母体内初期发育的生物体,由精细胞和卵细胞结合发展而成。

囊胚(náng pēi ):胚胎的初期。

两栖(qī):有时在水中生活,有时在陆地上生活。

脊椎(jǐ zhuī):人或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脊骨。

哺乳动物(bǔ rǔ):最高等的脊椎动物,基本特点是靠母体的乳腺分泌乳汁哺育初生婴儿。

乳腺细胞(rǔ xìan):人和哺乳动物乳房内分泌乳汁的细胞。

促性腺素:用于诱发排卵的激素类物质。

师:下面请同学们默读全文,本文约,5分钟读完。这篇科普文章涉及一些生物学相关术语,请结合老师提供的补充注释默读全文。

屏显) 生边结合补充注释边默读课文,5分钟)

师:以上是这篇科普文章涉及到的生物学术语,大家注意:专业语与通用语并陈是科普文章语言的显著特征之一。

屏显)通用语专业语。

一分为二胚胎。

相安无事囊胚。

永无止境两栖。

切实可行脊椎。

濒临绝种促性腺素

悲喜交集胰蛋白酶。

师:读过课文之后,同学们有哪些问题或疑点?

生:为什么克隆羊“多利”的诞生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

生:课文最后一节说“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课文最后一节最后一段引用著名分子生物学家沃森的话“可以期待,许多生物学家,特别是那些从事无性繁殖研究的科学家,将会严肃地考虑它的含义,并展开科学讨论,用以教育世界人民”,为什么要严肃地考虑?含义指什么?

师:好,问题主要集中在第。

三、四节,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疑点学习课文。

整体感知,概括内容。

师:本文分列四个小标题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从理清思路,把握结构的角度,你能将四个小标题分别概括成两个字吗?

生思考,约2分钟)

生:我概括的分别是:含义——实验——发展——造福。

生:我概括的分别是:释义——探索——发展——利用。

生:我概括的分别是:定义——发展——突破——应用。

生:我概括的分别是:含义——发展——新高——意义。

师:第二和第三个意见较准确,由此可见,这篇科普说明文首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技术的探索、发展过程,最后写克隆技术的利用,行文脉络清楚,层次分明。

速读课文,筛选信息。

师:说明文显著的特征是“授人以知”。本文分列四个小标题为我们解说了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下面我们速读课文,根据问题筛选信息。

屏显)速读第一节,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克隆”,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生速读第一节,圈点批注,约4分钟)

生: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叫克隆。

生:凡来自一个祖先,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繁衍后代的无性繁殖技术叫克隆。

生:克隆是无性繁殖以及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

生:克隆是无性繁殖的新兴生物技术。

师:大家的发言都抓住了克隆“无性繁殖”这一重要特征。克隆也就“奇妙”在此。请注意:“克隆是无性繁殖的新兴生物技术”这一表述对吗?依据课文回答。

生:不对。“生物”应该包括动物和植物,关于“植物的克隆”,课文开头说“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这是葡萄与生俱有的,这能称为新兴技术吗?

我认为作者是由“植物的克隆”说起,引出下文“动物的克隆”,结合全文,克隆在本文指的是“动物无性繁殖的新兴技术”。

师:对,你读书很仔细,紧扣课文找寻依据,这种读书的方法很可贵。的确,克隆在本文指的是“动物无性繁殖的新兴技术”。为说明这一问题,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呢?

生:课文开头举出“细菌、葡萄、仙人掌、草莓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克隆,这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生:为突出说明克隆“无性繁殖”的特征,作者在第二段首先给“有性繁殖”下了科学的定义: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

然后将“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进行比较说明,更好的突出了克隆“无性繁殖”的特征。

生:第一节最后引用吴承恩《西游记》中的精彩描述把克隆技术写得富有趣味。这里采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

师:这其实是拿“文学想像”和“科学实验”作类比呀。由此,作者在第一节为解说“什么是克隆”这一问题,采用了举例子、下定义、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把较艰深的科学知识说得深入浅出,浅显易懂。

大家看这一图示——

屏显)有性繁殖: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

繁殖。无性繁殖:—→克隆。

师:好,下面我们速读。

二、三节,根据**筛选信息,填写相关内容(除最后一纵栏),比比看,谁筛选得又快又准。

屏显)克隆技术的进程。

时间。对象。

类别。技术。

顺序。鲫鱼。

换核卵(囊胚细胞核)

两栖类。黑斑蛙。

异种鱼类。异种鱼类换核卵。

生速读课文,独立填写**空缺内容,约4分钟后,师有指导语:难点在于“克隆技术”相关内容的填写,同桌可合作完成,两生到讲台前敲击键盘,打字填表。约5分钟后集体交流**内容。)

屏显)时间。

对象。类别。

技术。顺序。

鲫鱼。鱼类。

换核卵(囊胚细胞核)

爪蟾。两栖类。

换核卵(肠上皮、肝、肾细胞核)

黑斑蛙。两栖类。

换核卵(红细胞核)

鲤鱼、鲫鱼。

异种鱼类。异种鱼类换核卵。

鼠。哺乳类。

换核卵(胚胎细胞核)

羊。哺乳类。

换核卵(体细胞核)

克隆技术的进程。

师:通过填表,大家应该对“‘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这一问题有了答案。

生:“克隆羊”之所以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是因为它换进去的是体细胞的核,而不是胚胎细胞的核,这成为克隆技术的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作者为此单列一节进行解说。

生:老师,我发现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不按时间顺序安排?

师:眼光敏锐,问题问得好!大家都来动脑思考:作者是根据什么来安排这两部分的说明顺序?为什么?

生:课本第二节第五段有一句“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我认为是按照生物进化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也就是从鱼类到两栖类再到哺乳类,这样安排有条不紊,如果按时间顺序就乱了。

师:文中这句话太重要了,找得好!

生:动物越进化,越难以进行无性繁殖,我认为这两部分是按克隆技术的难易程度由易到难安排顺序,这样安排体现了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求索**的过程,体现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师:大家说得好,这些看法综合在一起就全面了。第。

二、三节是以克隆技术的发展为顺序安排的。从克隆鲫鱼到克隆羊,克隆技术不断地发展,这也正是克隆“奇妙”之所在。我要补充的是第二节“克隆鲫鱼出世前后”这部分除了按照从鱼类到两栖类再到哺乳类的顺序,根据题目,作者先写中国的克隆鲫鱼实验再写其前外国的克隆爪蟾实验及我国童第周的黑斑蛙实验,然后写其后的中国克隆鲤、鲫鱼实验及外国的克隆鼠实验,这样安排也充分体现了在克隆这样的世界尖端技术方面中国并不落后!

以意照言,体悟精神。

八年级语文17课导学案

第十七课奇妙的克隆。学习目标 1 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2 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3 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 筛选资料 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知识链接 1 走进作者。谈家桢,1909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中国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是我国遗传学发展的奠基人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7奇妙的克隆 练习1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课后训练。一 基础知识。1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也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濒临灭绝境地的动物之一。b 小金鱼一家在湖里一代代繁衍生息,却不幸死于水污染。现在那片湖成了死气沉沉的臭水湖 死亡湖。c 这种人工克隆新鱼种的出现,为鱼类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17 昆明的雨》 含教学反思

17.昆明的雨。教学目标 1.了解昆明雨的特点,体会作者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2.学习作者通过拾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表情达意的写作手法。3.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来品味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感悟作者对往昔的一种怀念之情。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2.感受作者对昆明雨季的喜爱之情和对淡淡的 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