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雷电颂》教学反思

发布 2022-12-15 06:23:28 阅读 4775

本文是郭沫若历史剧《屈原》中的一个片断,它既是主人公屈原的心灵独白,也是一首激情澎湃的抒情诗,文章通过对风雷电的呼唤表达了主人公对光明和渴望和对黑暗的憎恨。文**现的一系列事物都有着象征意义,这是学习本文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背景介绍很关键。第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介绍和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如戏剧的知识、作者情况和主人公屈原的相关信息(提前布置学生回去搜集),朗读是学习的重要方式。“语调、语气处理的好。

”“太有感情了。”经大家这么一说,我问道“那你从我的朗读中听出了什么感情?”学生举手人数众多,发言踊跃,有的说“一种强烈的愤怒”,有的说“对好的事物的追求”,并通过互相补充,归结为是对“光明的热烈追求和向往。

”象征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如风、雷、电、土偶木梗等形象象征了什么;比喻、拟人、反复、排比、呼告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感情表达更突出。“因为文中反复在大声地呼唤风雷电,而风雷电代表的就是光明。”品味语言是本文的亮点和重点,学生可以抓住一点来品味。

其实在我们的课堂上有时不经意间的一个火花,就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前提必须是教师要充分地备好课,将教材的内容装到脑子里,只有这样才会在思维的火花闪现时及时抓住并有机地融会贯通。

八年级语文雷电颂教学设计

7 雷电颂。鄞州区横街镇中学许鹏浩。教学目标。1 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2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3 培养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教学重点。1 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2 作品的思想内容。3 作品中人物情感的表达方式。教学设计。一 民俗导入。1 导入语 每...

八年级语文《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诵读,注意语气 语调,在诵读中把握人物内心情感及性格。2 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3 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教学重点 1 找出文中所用的修辞手法 象征手法,并体会其表达效果。2 理解文章语言所包含的深意。课时安排 两课时教学步骤 一 ...

八年级文下册《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学习目标 1 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2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3 培养初步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教学步骤 一 民俗导入 每年农历端午,我们都会划龙舟 吃粽子,同学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一风俗习惯吗?为了纪念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屈原。今天,就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