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剪枝的学问

发布 2022-12-03 12:16:28 阅读 8744

26、剪枝的学问。

教材分析:剪枝的学问》这篇课文,出现在三年级语文教材的最后一课,编者这样编排,用意深刻。课文以意味深长的哲理,作为本册教材的完结,有期待,更有渴盼。

明白其原委,再结合内涵。讲学问却又始终围绕人物心理,主线明确,道理穿插。学情分析:

本文文字通俗易懂,特别是写景的一段,文字优美、动人,学生易于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但文章的难点在于“减少是为了增加”这个道理的渗透,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设计思想:

高明的人把复杂的道理简单化,无能的人把简单的道理往复杂里说。《剪枝的学问》,道理深刻,“减少是为了增加”,不仅仅是普通的农活——剪枝,更关乎生活、关乎人生。在我眼里,教师应责无旁贷地将文本中复杂的道理水到渠成地传授给学生。

“理论”与“语文”并存,“工具”共“人文”一色。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以学习语文形式入手研读文本,渗透人文教育。将精辟的道理融入深情的语文,是我设计这节课的初衷。

教学策略:

教学中,我希望通过引导学生找出人物心理变化的词,理出教学线索,依靠线索带着学生顺藤摸瓜,在体味文本的同时,理解“剪枝的学问”,更升华为人生中的道理。整篇文章的教学深邃而深入人心、陶冶性情。

这样一来,一篇短文的教学有一举多得之妙。体味我的心理变化、感悟剪枝的学问、深情朗读美景,每一个环节的进行都殊途同归。明理、读文,一个都不能少。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以“我”的心理变化“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为主线,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体会。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剪枝的学问,揭示“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懂得生活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有心人。教学重点:朗读感悟,体会“我”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明白剪枝的学问,揭示“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6课(一起读题)——剪枝的学问复习一下昨天学习的词语:(1)出示:挥舞、夺走谁来读?

读正确了,你会写吗?昨天老师看了同学们的习字册,写错较多的字便是“挥舞”的“舞”,一起再来看一下这个字的书写。范写(撇,第一横短一些,第二横长一些,接着四笔竖分布均匀,第三横最长,最后一竖也要长一些使整个字站立住。

)不仅要会读,还要会写,学习把字写得美观。(2)出示:靠、成熟、胖娃娃、脸蛋、不禁、一番。

读得很准确,还要能理解词的意思。把词放在句子中来理解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出示:接着,王大伯抚摸着那些留下的枝条,充满信心地说:“来年就靠它们结桃子啰!”

靠”这个字你会用吗?能用它来说话吗?说得不错,看来你已经理解了这个字。

出示:桃子成熟了,一个个光鲜红润,仿佛胖娃娃的脸蛋。我又惊又喜,不禁想起王大伯去年剪枝时说的那番话,还真有道理呢!

“成熟”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桃子长大了)长得多大?(像胖娃娃的脸蛋那么大)用手比一比,不是头,是脸蛋。

“成熟”除了指桃子长大了,还有别的理解吗?(桃子变红了)课文中用了一个词形容桃子成熟的样子,哪个词?(光鲜红润)一起读一读积累这个词。

二、精读课文。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的学习。(一)按时间顺序,抓关键词,读懂课文内容。

1、课文中“我”几次去王大伯家的桃园?分别是什么时候?指名说。

很好,一下子就找到了,把这三个表示时间的词圈画出来,老师把它写下来。板书:去年冬季的一天、春天到了、暑假里。

小结:由此可见,课文就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时间顺序)相机板书。

2、按时间顺序我们一起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老师给你一些提示,三次进入桃园,“我”分别看见了什么?请看,你能用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

快速轻声地读一遍课文,开始。(1)第一句谁来说?

预设:去年冬季的一天,我看见王大伯和几位叔叔在桃园里忙着剪枝。好的,你抓住了关键语句来说,关键句中的关键词是什么?(忙着剪枝)把它圈出来。

王大伯是怎样剪枝的呢?谁来读一读?从中你体会到什么?预设:我体会到王大伯剪枝速度很快。是的,王大伯剪枝技艺高超,动作熟练。(2)第二句谁来说?

预设:春天到了,我看见王大伯的桃园红云片片。

是的,关键词就是“红云片片”。“红云片片”是什么意思?“红云”指的是什么?“红云片片”说明什么?

预设:“红云”指的是桃花,“红云片片”说明桃花开得很红。是呀,桃花开得又红又多,还很——香。有多香?(浓郁的花香引来了无数的蜜蜂,它们欢天喜地地在花间飞舞。)

引来了蜜蜂,也引来了我和小伙伴们,这样美丽的景象让我们心情——愉快。

朗读:我们一起读好这段话。(3)接着,第三句谁来说说?

预设:暑假里,我看见王大伯桃园里的桃树上挂满了桃子。好的,这关键词便是——(挂满了桃子)继续把它圈画出来。

4)谁能把三句连起来说说?指名说。

小结:讲得很清楚,像这样按时间顺序,抓住关键词句就能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二)按先后顺序,抓关键词,体会心理变化。

1、过渡:“我”三次去桃园,看到了不同的景象,心里的想法一样吗?(不一样)去年冬季的一天,我怀着怎样的心情走进桃园?预设:去年冬季的一天,我满怀好奇地走进桃园。

2、老师把表示心理活动的词写下来,板书:满怀好奇。你还能找到其他表示“我“心里活动的词吗?快速浏览一下课文,把它们圈画出来。

3、交流:“着急”、“一脸疑惑”、“将信将疑”、“盼望”、“又惊又喜”4、我们依次把几个最关键的写下来,板书: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

这些词表现出了我的心理活动一直在变化,继续板书:心理变化。一起读一读这几个词。

5、我们读课文呀,还必须读懂作者的心理变化。所以,进一步来体会:

1)“满怀好奇”

我”满怀好奇,心里在想什么?请同学们联系上文也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来说一说。交流。

2)“一脸疑惑”

我”有为什么“一脸疑惑”呢?指名说。

是的,“我”说的话就是我心里的疑惑。“我”看到王大伯把好好的枝条剪掉,太着急了,着急到把心里的想法脱口而出,疑惑全都表现在了脸上。

谁能把“我”的着急和疑惑通过朗读表现出来。(3)“将信将疑”

接着,“我”又为何“将信将疑”呢?指名说。

作者叙述的时候将自己当时的心理活动描写了出来,我们一起读一读。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将信将疑”的意思是一半相信一半怀疑,那“我”为什么相信王大伯说的话?又为什么还有一半怀疑呢?

谁来说说你的理解。交流。

4)“又惊又喜”

最后,“我”又为什么“又惊又喜”呢?指名说。

王大伯说的话果然没错,剪枝后,桃园大丰收啊!看着这一个个光鲜红润的大桃子,我是——“又惊又喜”!(三)感悟“剪枝的学问”

1、过渡:“我”不禁又想起了王大伯去年剪枝时说的那番话。哪番话?

谁来读一读?我为什么会想起这番话?(因为这番话很有道理。

)是呀,这就是剪枝的学问啊。这话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说?

指名说。2、小结:把那些长得粗壮却只吸收营养的枝条剪掉就是为了增加桃子的产量,所以说“减少是为了增加。

”一起读。3、生活中你有这样的体验吗?

比如说,我们努力减少一些坏习惯,这样就能逐渐养成一些好的习惯。比如《狼和鹿》这篇课文中学到的,让狼吃掉一些病鹿,森林才能更和谐美好。

4、总结:生活中处处有学问,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三、布置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向父母、朋友请教,想想身边有没有“减少是为了增加”的事例,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板书设计:26、剪枝的学问时间顺序满怀好奇。

去年冬季的一天一脸疑惑(心理变化)春天到了将信将疑暑假里又惊又喜。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剪枝的学问》

26.剪枝的学问。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挥 舞 夺 熟 娃 蛋 禁 番 靠 做到正确 美观 整洁的书写生字。2.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弄懂每个自然段意思的基础上,大致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3.通过文字信息 满怀好奇 一脸疑惑 将信将疑 又惊又喜 等让学生从材料中去接收 挖掘 内...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剪枝的学问》 教案

剪枝的学问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认读4个生字,能够书写9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2.过程与方法。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 减少 是为了 增加 的道理。教学重点 朗读感悟,体会 我 的心理变化。教学难点 明白剪枝的学问,揭...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26剪枝的学问

剪枝的学问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礼河实验学校。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关注本课多音字并在具体语境中区辨读音。积累四字词 远近闻名,欢天喜地,光鲜红润。表示人物心情的词语 满怀好奇 一脸疑惑 将信将疑 又惊又喜。2.会写5个生字,重点指导 舞 熟 2个生字。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将信将疑 又惊又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