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小学语文。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教学材料:苏教版小学语文
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第二学期。
授课时间:课文70课时。
古诗诵读2课时。
综合练习16课时。
作文16课时。
总计104课时。
授课教师:李晓云。
课程目标。1、 学习习惯。
1) 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 继续掌握正确的铅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过的习惯。
3) 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 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5) 培养自主认真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2、 汉语拼音。
1)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2) 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 识字写字。
1) 准确认读374个生字。
2) 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48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4、 口语交际。
1)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的内容,能讲述课文内容所写的故事。
2) 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 能就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 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有礼貌。
5、 阅读。
1) 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 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能初步对课文中不理想的地方提出疑问。
3) 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 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能容,想象课文中所描绘的情景,知道课文大意。
6、 习作。
1) 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始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
2) 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事写明白。
3) 能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初步学习使用冒号、引号。
课程内容。课程实施。
1、 注重阅读能力的提高。
如果说阅读理解是引导学生把书“读厚”的话,那么,阅读概括就是引导学生把书“读薄”。学生能把书“读厚”,这是十分重要的阅读能力;而能把书“读薄”,也是必备的阅读能力之一。因为阅读不能把书“读厚”,就会味同嚼蜡,兴趣索然;而不能把书“读薄”,阅读就同一团乱麻,不得要领。
阅读概括往往要比阅读理解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因此,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绝不能因淡化了上个世纪的“分段”和“概括段意”训练,而忽视或丢弃这方面的训练。基于这些认识,本册关于阅读概括能力的训练作了应有的加强。
2、注重读写结合。
阅读与习作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而读写结合又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最佳途径之一。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读写结合,是分长、短两条线来安排的。
长线结合是指突破了按单元对应地安排读写训练,以使学生的阅读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内化过程,力图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习作的机械模仿,生搬硬套。**结合是指阅读课中的小练笔,这种与阅读对应的片段训练,用时少,见效快,既是作文教学的补充训练,又是学生习作的基础训练。
3、注重情感陶冶,获取精神力量。
我们应该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着的丰富人文教育资源。就拿三年级下册的课文来看,有反映祖国悠久历史的《长城和运河》,有描绘祖国锦绣河山的《庐山的云雾》,有表明应该如何面对挫折《翻越远方的大山》,有体现少年儿童的爱心和对自由生活向往之情的《雪儿》,有说明无论何时都应该严格遵守社会公德的《你心须把这条鱼放掉》,有表现无私奉献精神的《小露珠》等等。如何将这些正义、爱心等永恒的东西根植于儿童的心灵深处呢?
我们应该遵循语言文字训练与人文教育相统一的原则,一方面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另一方面重视情感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
4、拓宽教学空间,共度智性时光。
语文课堂要成为一种真正鲜活的生活,使教学过程成为启人心智、怡人心境的精神漫游,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学充满活力,充满张力,充满智慧。如教学《水上飞机》时,可以让学生担当小海鸥的角色,说说飞到大海上时看到的海面景象,再出示水上飞机,让“小海鸥”描述其样子并与其对话。学生回家后将自己的奇遇告诉海鸥妈妈,以此来练习复述。
作业则可安排学生想像水上飞机救那艘遇难船只的经过,写一篇《水上飞机救险记》。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的过程,交往的过程,创造的过程。
我们的课堂应充满欢声笑语,让学生快乐而自由地成长。《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浅显易懂,我们可以让学生用排演课本剧的形式来学习,先让学生读课文来理清剧情,讨论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故事中有哪些角色;接着让学生把课文中的对话找出来,练说“台词”;再让学生说说还可以增加什么角色,再一起布置背景;最后由座位上的同学分别担当小红马、小骆驼和骆驼妈妈,共同演出。在排演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同时也自然而然地明白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相信自己的道理。
这样能使课堂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地方。
、触摸语言“肌肤”,感受母语魅力。
语言是民族的根,所以《语文课程标准》把“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作为目标提了出来。文章的精华在词句之中,词句中有情感、有气韵,而这一切不会自动显露,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心灵触摸语言,感受语言,体味语言。
对词句的理解、记忆应该伴随着形象。在教《揠苗助长》中的“巴望”一词时,可以先问学生哪个词最能体现这个人巴不得禾苗一下子长大的心情,引出“巴望”一词,再让学生想象并演示他焦急的样子,以此来形象地理解这个词。这样,这个词语贮存进学生的词汇仓库时就不是干巴巴的,而是十分鲜活的 。
我们教学时,还应注意引导学生一步步感受和领悟词句的内涵,培养语感。如教古诗《绝句》中“窗含西岭千秋雪”一句中的“含”字,就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诗人是从哪儿看到终年积雪的西岭,根据学生从窗口远望时所见的回答,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个方框代表窗口,让学生在里面画上“西岭”。这说使学生懂得了“含”就是衔着、包含的意思。
然后,让学生将“含”换成其他的字,如“有、嵌”等等,让学生将这些字放入诗中进行比较,从而,领会“含”字的妙处就在于将这幅画写活了,写出了动态之美。
课程评价。1、评价原则。
评价包括日常性、阶段性、总结性三种,以日常性评价为主。
日常性评价一般不采用考查或考试的方式,以定性(作业评语)为主。
考查或考试主要用于阶段性和总结性评价。阶段性考查一般按两单元课程内容设计。
考查或考试采用百分制、等第制等定量评价方式。
2、评价方式。
书面语测试、口语测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
书面语测试主要用于阶段性和总结性评价。
口语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主要用于日常性评价。
3、评价内容。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相对于预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表达和交流的表现。
学生课外进行语文学习的态度、行为、习惯、方法等。
小学语文课程纲要三年级下
小学语文课程纲要 第六册 课程名称 小学语文。课程类型 基础型课程。教学材料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 适用年级 小学三年级第二学期。授课时间 课文70课时。古诗诵读2课时。综合练习16课时。作文16课时。总计104课时。授课教师 学校名称 设计教师 日期 课程目标。1 学习习惯。1 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程纲要
小学语文课程纲要 三年级下册 辛店小学三年级语文组。组员 刘晓杰王洪波靳艳芳。课程类型 基础型课程。教学材料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授课时间 课文56课时。语文园地40课时。综合性学习 4课时。机动时间12课时。总计112课时。一 学习目标。1 借助工具书,自学字词,初步具有独...
三年级语文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语文课程类型 必修。教材 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适用年级 小学三年级。教学课时 139课时。设计者 高金辉郑州航空港区第十小学 王焕娜郑州航空港区第十小学。背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中精读课文数量减少,略读课文的数量有所增加,每个单元里一篇略读课文。要求学生能初步学会默读,学习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