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张明是男生中套的最多的,吴燕是女生中套的最多的,两个统计图中套的最多的是女生,套的最少的也是女生,男生和女生的人数不一样多……
师:是啊,套的最多和最少的都是女生,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又不一样多,那到底是男生套的准呢,还是女生套的准呢?同桌两人可以讨论一下,也可以算一算,将答案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讨论)师:讨论好了吗?讨论好了就出示一下你们的答案。
生:男生。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男生套的总数是28个,我用28÷4=7(个)男生每人平均套中7个,女生套的总数是30个,我用30÷5=6(个)女生每人平均套中6个。7个大于6个,所以男生套得准一些。(教师板书)
师:很好,这28是男生套圈的总数,4是男生的总人数,也就是总份数,7是男生每人平均套的圈数,我们可以称它为平均数。(教师板书课题“平均数”)
师:那么我们算出的女生每人平均套中6个,这里的6也就是?
生:也就是女生套圈的平均数。
师:谁可以告诉老师,我们刚刚是怎么得到几个数的平均数的?
生:用总数÷总份数=平均数(教师板书,填全该等式)
师:很好,我们来齐读一遍。
学生齐读)师:那么这样求平均数的方法分几步?
生:两步。先算出总数,再算出平均数。
师:不错,这样算的步骤我们可以叫做“先求和,再求平均数。”(教师板书)
同学们还记得刚刚我们比较的两组数据吗?其实那两组也可以用平均数来比较,同学们现在告诉老师第一组男生踢毽子的平均数是?
生:60个。
师:怎么算的?
生:用240÷4=60(个)
师:也就是总数÷总份数=平均数,那女生踢毽子的平均数呢?
生:50个。用200÷4=50(个)
师:我们比较平均数的大小,谁赢了?
生:男生踢毽子的平均数比女生踢毽子的平均数大,所以男生获胜。
师:很好,那第二组比赛男生和女生跳绳的平均数分别是多少?
生:男生跳绳的平均数是60个,女生跳绳的平均数是100个。
师:谁赢了?
生:因为女生跳绳的平均数比男生跳绳的平均数大,所以女生获胜了。
师:看来大家对这种求平均数的方法都掌握了。那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男生套圈的这幅统计图,有谁可以很快的告诉老师他们的平均数是多少?
生:我们可以将张明的一个分给李小钢,再将张明的一个分给陈晓杰,这样他们每个人都是7个,那么平均数就是7。
师:是不是这样(教师示范),我们将张明的这个分给李小钢,再将他的一个分给陈晓杰吗?
生:是。师:像这种方法呢,我们称之为“移多补少”的方法。(教师板书)
很好,那么我们现在学了几种求平均数的方法?
生:两种,一种是“总数÷总份数=平均数”,一种是“移多补少”。
三练习p93“想想做做”1
师:好,现在呢,老师就要检验一下大家有没有都学会了,打开书做一下书上第93页“想想做做”的第一题,我们应该怎样移动笔筒里的铅笔呢?
生:将第二个笔筒里的一枝铅笔移到第三个笔筒里。
师:他说的对吗?
生:对。师:那么这时候每个笔筒里有有几枝铅笔呢?
生:6枝。师:也就是这三个笔筒中铅笔的平均数是6。很好,这位同学用的是“移多补少”的方法,有谁还有其他的方法呢?
生:我用6+7+5=18(枝)18÷3=6(枝)
师:哦,他是用算的方法。
四练习p94“想想做做”2
师:很好,那么现在我们把书翻到94页试着用两种求解平均数的方法做一下第2题。
生1: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是18m。
师:你是用的什么方法做的啊?
生1:我是用的算的方法,用14+24+16=54(cm)54÷3=18(cm)
师:他说的对吗?
生:对。师:你是用什么方法做的啊?
生2:我也是用计算的方法。
师:你呢?生3:我也是用算的。(教师多次点名)
师:这题用算的方法求平均数的同学举手。(大多数学生举手)
看来这题大家基本上都是用算的方法求平均数的。对于比较复杂的数据呢,我们通常用“总数÷总份数=平均数”这种算的方法来求平均数,它是一种最通用的方法。“移多补少”只适合一些数据比较简单,一眼就可以看出平均数的情形。
五练习p94“想想做做”3
师:好,那么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书上的第3题。这平均身高160cm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所有队员的身高都是160cm?
生:不是,他们有的可能比160cm高,有的可能比160cm矮,还有可能刚好是160cm。
师:那么李强身高155cm,可能吗?
生:可能。师:那么身高有可能超过160cm吗?
生:有可能。
六练习p94“想想做做”4
师:很好,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第4题。问哪两天卖出的苹果同样多?我们只要看第一个统计图,是不是?
生:是。师:那是哪两天卖出的苹果同样多呢?
生:星期二和星期四。
师:第二小问是问哪一天卖出的苹果和橘子同样多?这时候我们就要两个统计图一天一天的对比了。那是星期几卖出的苹果和橘子同样多呢?
生:是星期四。
师:第二个问题,平均每天卖出苹果和橘子各多少箱,是几个问题啊?
生:两个。是让我们分别求平均每天卖出苹果多少箱和平均每天卖出橘子多少箱。
师:那么怎么算呢?
生:用6+7+9+7+11=40(箱)40÷5=8(箱)平均每天卖出苹果8箱。4+8+6+7+10=35(箱)35÷5=7(箱)平均每天卖出橘子7箱。
师:他做的对不对?
生:对。师:那么大家看了这两个统计图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哪天买的苹果最多,哪天买的苹果最少?等。
七课堂总结。
师:有谁可以告诉老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生:我们学了平均数的求法,我们可以用“总数÷总份数=平均数”的方法,还可以用 “移多补少”的方法来求解平均数。通常我们用算的方法计算平均数,有时用“移多补少”。
八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p
苏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统计
统计。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2.能力目标 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结果是整数 3.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增加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过程 一 新授 1.创设问题情境 三年级第...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备课 2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三年级数学下册 统计 备课资料 2 1 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2 使学生认识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3 巩固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 情景图,展示台。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一 复习。1 师出示一杯水,告诉学...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统计》说课稿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统计 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小学的邵英娇。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二课时 统计 我主要从说教材 说学情 说模式 说设计 说板书 说评价 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七个方面来谈一谈我对本节课的认识。一 说教材。统计 这一单元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