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笔算乘法。
教学内容:书本第4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通过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 口算。
2. 竖式计算。
师:怎样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呢?
二、**新知。
1. 课件出示教材第46例1情境图。
师: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根据**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问题有选择第列出算式:
1)买2~9套这样的图书,一共买了多少本?可以怎样列式?
2)买10套这样的图书,一共买了多少本?可以怎样列式?
3)买11套以上这样的图书,一共买了多少?可以怎样列式?
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后,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2. 买12套图书,一共买了多少本书?
引导学生列式:14×12
师引导学生计算:请你试着用点子图表示出来。
1)学生话点子图示意,帮助理解。
2)学生独立计算。
3)小组交流,比比看,哪组的算法多。
4)汇报展示。
用竖式计算。
3. 比较、优化算法。
师:在计算14×12时,你会用哪一种方法?
引导学生比较后回答①和②时将数分开来算,而用④可以直接计算出来。
4. 数学竖式计算。
1)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套书的本数← 4 8 ……24×2的积。
10套书的本数← 2 4 0 ……24×10的积(个位的0不写)
2 8 8 ……48+240的和。
2)师小结:在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甚至更大的数时,竖式比横式更简便。
5. 归纳提炼。
1)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吗?
2)师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其实就是将其分解成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数进行计算,先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再算两位数乘整十数,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
三、巩固扩展。
1. 书本第46页,做一做。
2. 书本第47页,第3.5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计算家族中的一个新的朋友——笔算乘法。
引导学生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算理,以及竖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方思:在上面的学习中,学生对于“24×12”的计算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有的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把它转化为加法,有的学生根据题目意思把“12本书”拆成两数相加,也有的拆成两数相乘或者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迁移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等。
这足以说明学生有自己丰富的数学现实,并能用之进行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我们不能强调学生思路必须与教师一致,或只拘泥于书本上的一种现成方法思路。要求学生划一地去学习,只会阻碍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笔算乘法一》
小结,笔算乘法的方法。先请多个学生说一说然后总结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与因数的个位对齐 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与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老师再讲解一遍竖式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笔算乘法当中的不,进位乘法,学习了方法,我们再练习...
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孩子们学习了笔算乘法。在课上我根据教学重难点,讲授了笔算乘法的计算顺序和算理。在孩子们学完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后,教材呈现了笔算乘法的运用,还是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上课之前就意识到本节课对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难度,所以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尽量减少难度,让同学们基本都能掌...
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
许小翠。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p63页。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2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良好习惯,以及认真书写的态度。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