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动经济学03323试卷与答案

发布 2022-10-27 04:47:28 阅读 1116

全国202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经济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如果某种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这种劳动力供给弹性为( c )p43

a.无限弹性 b.单位供给弹性。

c.富有弹性 d.缺乏弹性。

2.某地区工资率不变,但教育培训成本下降,会导致该地区劳动力供给曲线( b )

a.左移 b.右移。

c.不变 d.不确定。

3.纯收入效应会使 ( d )p57

a.闲暇与劳动时间同时减少 b.闲暇减少,劳动时间增加。

c.闲暇与劳动时间同时增加 d.闲暇增加,劳动时间减少。

4.劳动力需求与工资率的关系是( b )p81

a.正向关系 b.反向关系。

c.双向关系 d.没有关系。

5.将企业短期与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进行比较( a )p110

a.长期曲线的弹性更大 b.短期曲线的弹性更大。

c.两条曲线的弹性相同 d.不能确定哪条曲线弹性更大。

6.如果两类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值为正值,那么这两类劳动力称为( a )p120

a.总替代 b.总互补。

c.部分替代 d.部分互补。

7.等成本线的斜率取决于( c )p100

a.生产要素的质量 b.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c.生产要素的** d.生产技术水平。

8.在假定其他情况不变时,分析单个市场均衡的实现与变动的方法是( b )p135

a.一般均衡分析 b.局部均衡分析。

c.动态均衡分析 d.静态均衡分析。

9.劳动力市场成为企业商品生产的必要条件是因为( a )p133

a.劳动力供求及其工资运动是企业进行生产要素调整的依据。

b.劳动力需要生产企业提供就业岗位。

c.劳动力需要通过生产企业实现劳动力流动。

d.劳动力需要通过生产企业实现其自身价值。

10.在企业外部劳动力市场上,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作用原理是( c )p194

a.计划机制 b.行政机制。

c.市场机制 d.法律机制。

11.作为劳动力要素的**,工资是指( b )p205

a.劳动力的生产成本或再生产成本。

b.劳动力要素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均衡**。

c.劳动力的心理成本。

d.劳动力的机会成本。

12.如果某种形态的劳动需要特定知识与技能,否则不能进行劳动,那么这种劳动获得更高的工资属于( c )p215

a.竞争性工资差别 b.效用均等化的补偿性工资差别。

c.人力资本投资的补偿性工资差别 d.垄断性工资差别。

13.在劳动力市场卖方垄断条件下,工会组织通常会( d )p246

a.增加劳动力供给 b.主动降低工人工资。

c.放弃工会会员的登记 d.控制或者限制劳动力供给。

14.总供给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按**计算的货币价值总量,它等于( c )p265

a.消费与投资之和 b.投资与储蓄之和。

c.消费与储蓄之和 d.国民收入与消费之和。

15.有关自然失业率,表述错误的是( b )p307

a.自然失业率是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通货膨胀率相一致时的失业率。

b.自然失业率是劳动力市场中的一个常量。

c.自然失业率是通货膨胀率不变时的失业率。

d.自然失业率是正常失业与社会劳动力的比例。

16.提高劳工的自尊心及责任感,给以他们心理上的满足,使劳工的人格得到健康的发展。这是工会的( d )p332

a.社会性功能 b.政治性功能。

c.经济性功能 d.心理性功能。

17.对劳动就业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d )p263

a.有劳动能力的人,通过社会劳动获得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

b.有就业要求的人,通过社会劳动获得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

c.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参与某种社会劳动的经济活动。

d.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通过社会劳动获得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

18.在开放经济中,由于进口原材料**上升,会导致( a )p295

a.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b.预期型通货膨胀。

c.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d.结构性通货膨胀。

19.公共部门就业决策与企业部门就业决策的差异体现在( c )p318

a.公共部门的产品或服务存在可以比较准确计量的市场需求曲线。

b.公共部门的决策目标为成本最小化。

c.公共部门的绝大部分产品或服务不能用价值指标进行准确评价与度量。

d.公共部门产品的生产规模仅受到市场需求的约束。

20.**为增加总需求,以提高就业水平的财政政策手段是( a )p339

a.扩大**购买 b.提高税率。

c.减少**转移支付 d.减少**投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对于劳动力需求,正确的理解有( ade )p80

a.是企业雇用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b.等同于劳动力需要。

c.同社会物质产品(服务)的需求一样,是一种绝对的需求。

d.是一种派生性需求。

e.产生的直接基础在于产品(服务)的需求。

22.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核算和决策时,正确的做法有( bce )p173

a.根据对人力资本投资的预期成本和预期收益直接比较。

b.根据对人力资本投资的预期收益折算现值与预期成本比较。

c.如果投资的收益现值大于成本现值则在经济上认为是合理的。

d.如果人力资本投资报酬率大于市场利率在经济上认为是合理的。

e.如果人力资本投资报酬率大于时间内生偏好率在经济上认为是合理的。

23.根据计件工资的计算公式,影响工人计件工资收入多少的因素有( ab )p210

a.计件工资率 b.合格产品数量。

c.产品数量 d.工作时间。

e.企业规模。

24.有关劳动关系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有( abde )p355

a.劳动关系当事人具有特定性。

b.劳动关系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特点。

c.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不具有平等的法律人格。

d.劳动关系具有人身关系属性和财产关系属性相兼有的特点。

e.劳动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形式,劳动是这种关系的基础、实质和内容。

25.我国《劳动法》第49条规定,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时,应综合考虑的因素有( abcde )p328

a.劳动生产率。

b.就业状况。

c.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e.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劳动力供给 p40

27.“收敛型蛛网” p143

28.效用均等化的补偿性工资差别 p218

29.摩擦性失业 p271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0.简要回答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p90

31.为什么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 p61

32.简要回答地区工资差别短期内不易消除的原因。p226

33.简要回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政策通常采用的形式。 p345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34.题34表中给出了某企业的劳动力投入量l和总产量q的情况,已知该企业产品处于完全竞争市场,产品销售**p为200元/件,要求计算劳动力投入量l从2人增加到3人时:

1)劳动的边际产量mp。

2)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vmp。

3)劳动的边际产品收益mrp。

题34表。35.根据题35表所给的数据资料,计算该地区的失业率。(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p279

题35表。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36.试论述造成垄断性工资差别的制度性因素和解决对策。p221

37.试论述失业给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p281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38.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劳动合同法》对“同工同酬”问题有着明确规定。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单位对于从事相同工作、付出等量劳动且取得相同劳动业绩的劳动者,支付同等的劳动报酬。在许多用人单位,同工不同酬的现象还依然普遍存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曾指出,对于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是用工的“双轨制”导致了同工不同酬。用工“双轨制”一般是指,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内部,基于劳动者不同的身份,形成两种不同的用工方式,采用不同的使用方法,给予不同的待遇,甚至在同样工作或同一岗位条件下,干同样的活,给予不同的待遇。比如,有的用人单位根据员工身份或户籍的不同,把员工分为全民工、集体工或正式职工和农民工等;有的用人单位则将劳动者分为固定工和临时工、劳务工等。

1)为什么说在均衡的劳动力市场上,同质劳动力可以获得同等工资?p150

2)面对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同工不同酬现象,你怎么看待?

全国劳动经济学03323试卷与答案

全国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经济学试题。课程 03323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在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模型分析中,发散型蛛网 成立的条件是 a p145 a 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b.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c.劳动力需求数量大...

全国全国自学考试劳动经济学试卷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 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如果某种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这种劳动力供给弹性为。a.无限弹性 b.单位供给弹性。c.富有弹性 d.缺乏弹...

劳动经济学复习

第一章导言。1.劳动 根据劳动经济学对 劳动 概念的实际运用情况来分析,在有些情况下,劳动是就劳动的主体而言的,即它指的是劳动力。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他可能指的是劳动过程或一种有目的的工作或活动。2.劳动力 是人的劳动能力,即人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在现代劳动经济学体系中,劳动力又特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