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

发布 2022-10-19 22:07:28 阅读 1197

名词解释1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儿童发展规律的科学。研究的儿童是指从出生到岁左右。 2 幅合论代表人物斯腾。

其理论核心是人类的心理发展既非仅由遗传的天生素质决定,也非只是环境影响的结果,而是两者相辅相成所造就的。 3成熟优势论格塞尔认为支配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和学习。

成熟优势论的观点主要来自双生子研究。 4 普莱尔德国生理学家、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于2023年出版了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儿童心理》。它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普莱尔则成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5 动作技能动作技能十一连串的上百个肌肉与神经的协调动作。学前期是儿童学习动作技能的最佳时期。动作和动作技能的掌握对婴幼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婴幼儿的智力发展和个性形成也有很大关系。

6 习惯化当一个新异刺激出现时,一个个体,包括新生儿都会产生定向反射。这时个体的心率就会发生变化,注意力也会朝向刺激物,其他正在进行的活动立即停止。如果隔很短一段时间刺激物又重新出现,引出定向反应的次数就会减少。

同样的刺激物如果重复出现,最后就会使原先出现的定向反应完全消失。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习惯化。7“视崖”实验:

吉布森和瓦尔克设计了“视崖”实验。在一块大的玻璃平台中间放置一块略高于平台的**板。板一侧的玻璃上铺有格子布,因为它与**板的高度差不多,似乎是个“浅滩”。

在**板的另外一侧离玻璃几尺深的地面上也铺上同样格子形的图案布,使儿童造成一种错觉,这里似乎是“悬崖”。然后让孩子爬过玻璃板。实验说明,婴儿很早就有了深度知觉,但是还不能断定深度知觉是先天的。

后续的类似实验进一步证实了2-3个月甚至更小的婴儿被放在“视崖”一边时,心跳速率就会减慢。

8 同化: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就是同化。也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在一个有机体的正在形成或完整形成的结构内。

9 顺应:内部格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也就是指同化性的格式或结构受到他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或“个体在对环境的要求作出反应时发生变化的倾向,即修改观念或改变行为。

” 10 客体永久性:感知运动阶段儿童在认知上形成的两大成就是:主体和客体的分化和因果关系联系形成。

当客体在眼前消失,儿童依然认为他是存在的。这就是匹亚杰所称儿童建立了“客体永久性”。

11守恒:物体的量不随物体形状的改变而改变,称为守恒。

12 自我中心:所谓自我中心就是指儿童往往只注意主观的观点,不能向客观事物离中,只考虑自己的观点,无法接受别人的观点,也不能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协调。 13感觉登录:

对感觉信号的察觉是信息加工的第一步。感觉登录是一种照相式的记忆,是极为忠实的记录,但是很快衰退,如果不能进入短时记忆,就会很快丧失。

14 短时记忆:受到注意并在知觉上得到解释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是一种暂时的、主动的和有意识的记忆,又称为工作记忆。

15事件可能性策略:指儿童只根据词的意义和时间可能性,而不顾句子的句法结构来确定各个词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和相互关系。

16 选择性模仿:怀特斯特提出“选择性模仿”的概念。选择性模仿说认为,儿童学习语言并不是对**语言的机械模仿,而是有选择性的。

17语言获得装置:语言获得装置以生来就有的普遍语法作根据,对具体的少数语言素材-输入的本族语言素材,提出一些初步的语法假设,然后再将这些假设逐个和具体素材的结构加以匹配和检验,接受彼此符合的假设,修改不符合的假设或重新建立新的假设,最后建成一套个别语法系统。 18智力年龄:

以儿童得到的正确项目的数量相应于某一实足年龄一般儿童得到的正确项目数为依据,假如一个儿童的智力年龄为10岁,就是说他的智力相当于10岁一般儿童的平均智力。19 智力成长曲线: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人类智力岁年龄增加而增长。

一般规律是,13岁以前智力测验分数呈直线上升,以后逐渐缓慢,到25岁达到最高峰,26-36岁属于保持水平的高原期,随后有所下降。

20 怯生:儿童对不熟悉的人所表现的害怕反应通常称为怯生。 21 道德感:

道德感是关于人的言论、行动、思想或意图是否符合人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情感。 22 理智感:理智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它是与人的求知欲、认识性趣、解决问题的需要等满足与否相联系的。 23 美感:美感是人们对审美对象进行审美后所得到的一种愉悦的体验。

24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学习和掌握社会文化知识、行为习惯和价值体系的过程。

25 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意识,是作为主题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主要包括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

26 “**感”:青少年时期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高峰的青春期,身高体重剧增,性成熟开始,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个小孩,出现了“**感”。儿童希望参加**的活动,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希望别人把他当**看待,让他享受与**同样的权利。

27 性别定型化:。

28性别角色:性别角色是被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 29 依恋: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主要表现为啼哭、笑、吸吮、喊叫、牙牙学语、抓握、身体接近偎依和跟随等行为。

30 精力过剩说:席勒-斯宾塞认为,游戏是儿童借以发泄体内过剩精力的一种方式。

31 生活准备说:格罗斯强调游戏的功能,把游戏看成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无意识准备。

32他律道德:是指根据外在的道德法则所作的判断。儿童只注意行为的外部结构,不考虑行为的动机,其是非标准取决于是否服从**的命令或规定。

这是一种自身之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

33自律道德:是一种为儿童自身已具有的主观的价值所支配的判断。这时,儿童已能从主观动机出发,用平等或不平等、公道或不公道等新的标准判断是非。

34攻击性行为:是指对人与事物带来的有害结果的行为。根据班杜拉的学习理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通过外部强化、替代行强化和观察与模仿范型获得的。

35亲社会行为:是西方心理学家用来表示对别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如帮助人与人共享合作谦让利他主义等。

36移情:是指儿童在觉察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是理解和共享他人的感情的能力。

简答题 1如何理解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从狭义上说,是指人类个体发展心理学。它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到死亡到整个生命过程中心理和行为的发生与发展规律,以及人生各个阶段的心理年龄特征。

从广义上说,发展心理学包括动物心理学和比较心理学--比较动物演进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代表性心理,研究动物种系心理发展的图景与规律;比较人类处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各民族的心理,研究人类种系发展的历史轮廓和规律;以及研究人类个体一生心理发展规律的个体发展心理学。

2儿童发展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关系?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儿童发展规律的科学。研究的儿童是指从出生到岁左右。

3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的基础?德国生理学家、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于2023年出版了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儿童心理》。它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普莱尔则成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与近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迅速发展、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西方哲学思想和教育发展的要求有关。4胎儿的发育过程。 胎儿的发育过程包括:

1胚种期怀孕的第一周。2胚胎期怀孕的第二周到第八周,这个时期细胞发展速度极为迅速,胚胎分化出三个细胞层:内胚层、中胚层、外胚层。

外胚层是形成**、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基础;中胚层进一步分化成肌肉、血液和循环系统;内胚层产生消化系统和其他内部器官与腺体。3胎儿期怀孕第三个月到出生。各组织器官生成并进一步分化。

胎儿的发展主要是使已形成的组织与器官更趋分化,躯体比例改变,机能增加。5儿童身体发展的年龄特点。儿童身体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身高和体重不同的生长周期儿童身高和体重增加的速率是不同的,发育速度呈s形。

身体各系统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个体出生后脑和神经系统发育最快。随着年龄的变化,儿童身体的比例也在变化。正常的发展遵循两个原则:

头尾原则和远近原则。根据头尾原则,次序是头部-颈部-躯干-下肢。根据远近原则,个体发展是从身体的中部开始,然后延伸到边缘部分。

6儿童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特点。1脑重量的增加新生儿的脑重量是390千克左右,出生后随年龄而增长,呈先快后慢的速度。2 脑皮层结构复杂化3儿童脑电图的特征儿童脑电图的发展趋势是:

新生儿的脑电图发展不规则、不对称、不成形,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电波趋于有规律,频率升高。儿童脑发展成熟的程序是枕叶(o)-颞叶(t)-顶叶(p)-额叶(f)。4脑的反射活动儿童的条件反射有:

足趾反射,抓握反射,惊跳反射,游泳反射,行走反射,强直颈反射。7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1从上至下最早发展的动作是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的动作。

动作发展总是沿着抬头-翻身-坐-站-行走的方向成熟。 2由远及近儿童动作发展从身体的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中心的趾端动作发展较迟。 3由粗到细,或者由大到小生理的发展从大肌肉延伸到小肌肉,因而,儿童先学会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以后才逐渐学会小肌肉的精细动作。

8儿童抓握动作的特点。儿童手的抓握动作具有自己独特的、动物所没有的特点。首先,儿童逐渐学会了拇指和其余四肢对立的抓握动作,这是人类操作物体的典型方式。

其次,儿童在抓握动作中,逐渐形成眼和手,即视觉和触觉的协调动作。9评定新生儿感觉的方法有哪些?主要有:

反射行为,定向反射习惯化和去习惯化,身体运动和脸部表情,视觉偏爱。

10儿童方位知觉发展的特点?方位知觉即方向定位,是对物体所处方向的知觉。3岁儿童已能辨别上下方位,4岁能辨前后方位,5岁以自我为中心辨别左右,6岁能完全辨别上下左右四个方位,但左右方位辨别能力尚未发展完善。

11儿童观察力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从无意性向有意性发展,从冲动性向思考性发展,从笼统的、未分化的向精细的方向发展,整体与部分从分离到统一。 12思维的起源是什么?

狭义的说,认知就是思维或记忆。匹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不是单纯的来自客体,也不是单纯的来自主体,而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13运算的含义是什么?

在匹亚杰理论中,“运算”有不同的几层含义。其一,运算是指内化的动作,即能在头脑中进行思维活动。其二,运算是一种可逆的动作,它既能向一个方向进行,又能向相反的方向运转。

其三,运算具有守恒性,当一个运算中变换时,体系中总有几个保持不变的特点。其四是系统性,运算格式是一个系统,要协调成为一个整体。

14童思维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1)感知运动期(0-2岁)又分为六个阶段:出生-一个月为第一阶段.

5月为第二阶段,4.5-9个月为第三阶段个月为第四阶段个月-1.5岁为第五阶段,1.

5岁-2岁为第六阶段。(2)前运算时期(2-7岁)又分为两个小阶段: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2-4岁),直觉思维阶段(4-7岁)(3)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有:

获得了守恒性,群集结构的形成。(4)形式运算阶段。

15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内容?包括;1 图式,由一个场景中典型的独特的特征或事件的程序所组成。图式使记忆更为有效因为它保存了场景的最基本内容。

图式和脚本是儿童首先使用的认知单元。 2 映象或表象,是一种感觉印象,也就是心理上的再生产。 3 概念或范畴概念是对一组对象或事件的符号表征,语言是最基本的符号表征形式。

4 判断两个或更多的概念被连接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判断。认知能力的发展使儿童能完成对命题更加复杂的认知操作,把两个或几个命题协调起来解决一个问题。16儿童使用形容词的发展过程有何特点?

特点有:从物体特征的描述到事件情景的描述。从单一特征到复杂特征。

从方言到普通话到书面语言,从形容词简单形式到复杂形式。 17儿童话语的发展特点?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

句子结构从不完整到逐步完整,从松散到严谨。句子结构由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18如何理解智力?

1智力使适应环境的能力,使学习的能力。2智力是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使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 19影响怯生的因素有哪些?

1父母是否在场 2环境的熟悉性 3陌生人的特点 4抚养者的多少 5婴儿与母亲的亲密程度 6婴儿接受的激。

儿童发展心理学

1 第1题。小学阶段,儿童抽象思维逐渐发展,但是在其思维中具有 a.很少具体性。b.很大具体性。标准答案 b 2 第2题。8 10岁儿童的概括能力主要处于 这一水平。a.直观形象水平。b.形象抽象水平。标准答案 b 3 第3题。当客体在眼前消失,儿童仍认为它是存在的,这说明儿童已建立了 概念。a.客...

儿童发展心理学

以时间划分 纵向研究,横向研究,时序设计。根据方式划分 观察法 实验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 合作性行动研究,心理测量法,问卷法,谈话法,案例研究法。身体生长发育的原则 学前儿童身体各比例的生长遵循 头尾发展 原则,同时遵循 远近发展 的原则。身体系统发展的不同步性 婴儿的身体发育时一个不同步的过程,不同...

儿童发展心理学

一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 0 2岁 儿童能协调感知觉和动作活动,在接触外界事物是能利用或形成某些低级行为图式。联系性游戏。2前运算阶段 2 7岁 未形成所谓的守恒和可逆性。象征性游戏。3具体运算阶段 7 12岁 儿童开始出现守恒,开始能独立组织各种方法进行正确的逻辑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