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合实际说明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答:(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个支持、容忍标新立异者或偏离常规思维者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即给学生创造较为宽松的学习的心理环境。
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在可能的条件下,应给学生一定的权利和机会,让有创造性的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干自己想干的事,为创造性行为的产生提供机会。
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应使考试真正成为选拔有能力、有创造性人才的有效工具,在考试的形式、内容等方面都应考虑如何测评创造性的问题。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由于创造性与个性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因此,从个性人手来培养创造性,这也是促进创造性产生的一条有效途径。
保护好奇心。好奇是创造活动的原动力,可以引发个体进行各种探索活动,应给予鼓励和赞赏,不应忽视或讥讽。
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对学生所提问题,无论是否合理,均以肯定态度接纳他所提出的问题。
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应重视学生与众不同的见解、观点,并尽量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来理解事物。
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非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在各种创造活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贯穿整个创造活动的始终。⑤此外,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使学生受到创造者优良品质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启发他们见贤思齐的心理需求。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常用的方法有:
发散思维训练。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多种,如用途扩散、结构扩散、方法扩散与形态扩散等。
推测与假设训练。这类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
自我设计训练。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知识经验,给他们提供某些必要的材料与工具,让学生利用这些材料,动手去制作某种物品,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完成自己的设计。
头脑风暴训练。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许多研究证明,结合各个学科特点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既可以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造性。
二、怎样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1)深度加工材料;(2)有效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化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5)合理进行复习。
三、论述教学评价与测量及测验的关系。
1)教学评价不等同于测量和测验。测量主要是一种收集资料数据的过程,是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一种量值,以表示学生对所测问题了解的多少;
2)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即通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量化地描述人的心理特征。为了减少误差,测验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一套系统的程序;
3)测量和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而教学评价则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判断与解释,但这种主观判断和解释必须以客观描述为基础,否则是主观臆想;
4)测量与测验所得到的结果,只有通过教学评价,才能判断这种客观描述的实际意义,否则所得数据或结果毫无实际价值。
四、一位教师试图使小学儿童形成利他的习惯。他采取的方法是提供榜样化,其中的强化是当场表扬。试分析:
1)这种方法最初可能使学生形成的是什么?
2)使用这种方法形成利他习惯的内外条件是什么?
3)仅仅以表扬作为强化物能使学生形成持久的利他习惯吗?
4)形成高尚的利他习惯还需要什么条件?提供自私的榜样对形成这种习惯有必要吗?
答案要点】1)最初使学生形成的是具体的、能受到老师表扬的利他行为,相当于布卢姆等人提出的价值内化的接受和反应水平。这种学习是通过替代学习进行的。
2)使用这种方法形成利他习惯,内部条件是学生有利他的信念,外部条件是榜样的行为及其后果,以及对学生本人利他行为的强化。
3)仅以表扬做强化物是不够的,还要注重学生的自我强化,即自己为自己提供的强化物。
4)形成高尚的利他习惯一方面要发挥儿童认知中介的作用,让他们对看到的榜样行为及其后果以及自己的行为后果进行认知加工、思考,形成思想认知。另一方面要给儿童提供榜样行为及其后果。此外,利他习惯属于价值内化的高水平,需要长期的教育。
提供自私的榜样的同时如能提供对该榜样的惩罚并引导儿童思考,则对利他习惯的形成是必要的。
五、试分析行为目标的陈述须具备的要素?
答:行为目标是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教学目标。行为目标陈述一般包括以下四个要素:
1)具体目标:即用以描述学生通过教学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
2)产生条件:即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也就是规定学生行为产生的条件。
3)行为标准:即提出符合行为要求的行为标准,也就是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定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六、分析学与教互动活动中的三种过程?
答:(1)学习过程。指学生获得、保持和应用知识、技能与态度的过程,在教育心理学中,人们研究最早和最多的就是这一过程,这些研究结果构成了学习/动机理论。
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也都集中体现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解释上。
2)教学过程。指教师把知识技能以有效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教育心理学对教学过程的研究比起对学习过程的研究起步要晚,目前已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有效的教学理论。
3)评价/反思过程。这既可在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之后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又可贯穿在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之中。它是对学习和教学效果进行的测量、评定和反思,以求进一步改进的过程。
这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学习过程受教学过程影响,教学过程要围绕学习过程进行,并且通过学习过程而起作用,评价/反思过程随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的进行而变化,反过来又促进学习和教学过程。
七、实践中如何开展对特殊儿童的教育?
答:一是随班就读。让需要进行特殊教育的缺陷儿童进入普通学校的课堂中进行全日制或半日制的教育活动。
二是普通班加巡回辅导。将特殊儿童置于普通班中,有巡回辅导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向特殊儿童提供部分时间的教学,或对普通班教师进行咨询,商讨特殊儿童的辅导策略。
三是普通班加资源教室。资源教室是为中小学特殊儿童设立的、与普通教室分开的补救教学场所,配有特殊的材料、设备和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
四是设置特殊班。将教育需求相近的特殊儿童集中在一个班级内接受教育。
八、试分析行为目标的陈述须具备的要素?
答:行为目标是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教学目标。行为目标陈述一般包括以下三个要素:
1)具体目标:即用以描述学生通过教学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
2)产生条件:即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也就是规定学生行为产生的条件。
3)行为标准:即提出符合行为要求的行为标准,也就是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定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九、举例说明如何运用代币奖励法改变儿童的不良行为习惯?
答: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代币**的实施步骤:
第一,确定所要矫治的目标行为;第二,确定实质性强化措施的性质,如代币的用途等;第三,让求诊者相信代币的作用,第四,规定完成各项特定行为时给予代币的量、实际强化物的价值以及如发生不良行为是否要扣回代币等。
十、试论教学中应如何运用指导教学模式训练学生的认知策略?
答:(1)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
2)在教学中,教师先向学生解释所选定学习策略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在具体应用中不断给以提示,让学生口头叙述和解释所操作的每一个步骤,报告自己应用学习策略时的思维。
3)通过不断重复这种内部定向思维,可加强学生对学习策略的感知、理解与保持。
4)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依据每种策略选择许多恰当的事例来说明其应用的多种可能性,使学生形成对策略的概括化认识;提供的事例应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由简到繁,使学生从单一策略的应用发展到多种策略的综合应用,从而形成一种综合应用能力。
十。一、教师应怎样指导学生完成课堂作业?
答:(1)当学生对人名、地名等事实性的问题不能理解时,教师可以给以直接指导,将正确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因为事实性的问题不能依靠知识经验和思维加以推理。
2)对于与学生经验有关的逻辑性问题,可以提供间接指导,即给学生一定的暗示或提示,鼓励学生自己进一步推理而求得答案。(3)在进行间接方式指导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能力强、个性独立的学生,给以较少指导;对于能力较弱、个性依赖的学生给以较多指导,直到得到正确答案为止。
十。二、试述应如何培养群体凝聚力?
答:首先,要了解群体的凝聚力情况。
其次,要帮助课堂中所有的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价,形成认同感。
再次,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以作为群体的成员而感到自豪,形成归属感。
最后,当学生表现出符合规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就给予赞许与鼓励,使其行为因强化而巩固,形成力量感。
十。三、如何对评价结果进行处理与报告?
答案要点】评分时必须以一定的比较标准为依据,评分的标准可分为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两种,绝对标准是以学生所学的课程内容为依据。学生的分数和其他同学的回答情况没有关系。而且绝对标准强调,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背景情况的差异,他们的学习结果也是不可比较的。
它对应的评价方式,是标准参照评价。相对标准是以其他学生的成绩为依据,对应于常模参照评价。相对标准的评价不仅与学生自己的成绩有关,还与其他同学的成绩有关。
十。四、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答:(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十五、)试述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答:(1)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的体现;
2)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依次从低向高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
教育心理学 论述题练习二。1.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努力做到 第。一 保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新颖性。首先,教学内容丰富 新异 逻辑性 系统性强。因为新异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 反应和学习兴趣。其次,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不断更新。这样,就能吸引学生,引起学生...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
简述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论述也可 在教学实际中,可以结合各门学科的内容来训练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训练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培养学生主动质疑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的问题,常常是由教师和教材提出的,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问题的已知条件 ...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4 有的老教师认为自己没有学过教育心理学,上课同样上得很好,所以学不学教育心理学都没有关系。请就此观点谈谈你的看法。4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原因如下 1 有些老教师从未学过教育心理学,却可以做好教学工作,是他们在长时间的反复实践中,不断进行总结和摸索的结果。老教师从不断的教学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