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研究方法中,对条件控制最严格的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问卷法 d.访谈法。
2.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是由哪位学者所提出?(
a.加涅 b.柯尔伯格 c.班杜拉 d.皮亚杰。
3.体现垂直迁移的具体事例的是( )
a.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发音
b.“角”的概念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
c.“石”字的学习影响“磊”字的学习。
d.在学校形成的爱护公物的习惯影响在校外的行为表现。
4.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识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5.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 )
a.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扰,度过当前的危机 b.学会自己独立处理类似问题。
c.建立对咨询人员的信任d.学生对咨询过程的积极参与。
6.区别一名普通的教师和优秀教师的真正的标志是( )
a.是否具有高深的知识 b.是否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
c.是否具有崇高的威信 d.是否能够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充分机会。
7.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用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念。这是运用了( )
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 b.变式 c.比较法 d.直观法。
8.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是指( )
a.群体凝聚力 b.群体规范 c.课堂气氛 d.班级人际关系。
9.进入中学,学生经常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未来应怎样”等问题,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 )
a.信任感 b.自我同一感 c.主动感 d.勤奋感。
10.在归因理论中,能力属于( )
a.稳定、内在、不可控因素 b.稳定、外在、可控因素。
c.不稳定、内在、可控因素 d.稳定、外在、不可控因素。
11.形式运算阶段的年龄是( )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至**。
12.2023年提出“自我效能感”概念的是( )
a.班杜拉 b.埃里克森 c.皮亚杰 d.阿特金森。
13.教学技能属于( )
a.心智技能 b.交际技能 c.操作技能 d.言语技能。
14.评价教学结果最客观和可靠的指标是( )
a.教学目标 b.教学目的 c.教学计划 d.教学策略。
15.以个人好恶、兴趣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是( )
a.正式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联合群体 d.集体。
16.不敢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情感的学生有效行为改变的方法是( )
a.系统脱敏** b.松弛训练法 c.认知转变法 d.肯定性训练。
17.经常思考“如何教好这节课”这样一些问题的教师处于( )
a.关注生存 b.关注情境 c.关注学生 d.关注自我。
18.小刚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刚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析,这里发生了( )的学习。
a.言语学习 b.智慧学习 c.动作学习 d.态度。
19.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斯金纳根据其强化学习理论的观点而提出的教学方法是( )
a.发现学习 b.程序教学 c.接受学习 d.信息加工。
20.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划分的主要依据( )
a.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b.学生是否主动学习。
c.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呈现还是由学生发现 d.学习目的是解决问题还是获得知识。
2、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有意义学习的类型有( )
a.表征学习 b.态度学习 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 e.技能学习。
2.个体心理的发展具有的一般特点是( )
a.连续性与阶段性 b. 顺序性与定向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均衡性 e.关键性。
3.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可以将课堂纪律分成四种类型( )
a.教师促成的纪律 b.集体促成的纪律 c.任务促成的纪律
d.过程促成的纪律 e.自我促成的纪律。
4.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的道德评价能力发展,一般经过( )
a.评价他人——评价自己 b.从结果——动机 c.从片面——全面
d.从自律—他律e.从他律——自律。
5.成败归因理论的稳定因素包括( )
a.个人的能力 b.工作任务的难度 c.个人的努力程度
d.运气e.个人的身心状况。
6.计划策略包括( )
a.设置学习目标b.浏览阅读材料 c.设置思考问题
d.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e.总结经验教训。
7.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 )
a.功能固着 b.原有认知结构 c.已有的知识经验 d.学习的定势和态度 e.相似性。
8.与动作技能相比,心智技能具有的特点包括( )
a.展开性 b.物质性 c.内隐性 d.观念性 e.简缩性。
9.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将教学目标分为( )
a.认知领域 b.情感领域 c.动作技能 d.态度 e.认知策略。
10.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包括( )
a.教师的领导风格 b.班级规模 c.班级的性质 d.对教师的期望 e.学校性质。
3、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儿童活泼,多问是“多动症”的表现。(
2.学会调适是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
3.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应兼顾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方面。(
4.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看惩罚不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5.创造力并不是少数人才有的,是每个人都有的潜能。(
4、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接受学习”的创始人是掌握学习”的创始人是发现学习”的创始人是。
2.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来的教师成长公式是。
3.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
4.教师的期望能够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影响,这种效应被称为。
5.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是。
5、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心理发展。
2.成就动机。
3.高原现象。
4.心理健康。
6、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教师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2.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3.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4.简述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7、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1.结合实际,试述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2.试述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学测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 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 操作技能从其动作的进行而言,具有 a 外显性。b 客观性。c 展开性。d 观念性。2 对某种物体或某种情况的恐惧,如怕蛇,怕狗,害怕开车,害怕医院,害怕死亡等,这种恐惧症属于。a 广场...
《教育心理学》测试题
注意 1 考试时间1小时,满分50分 2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一 填空 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2 在人格与社会性发展上,小学儿童的发展任务是培养。3 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良好的。4 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心理学测试题
易错题。14.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 12 3 4 人 12 2 6 人 12 1 12 人 12 0.5 24 人 这一做法体现了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3 学科课程的代表人物是 a 布鲁纳。b 赫尔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