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第一章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
1.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主干学科之一,是研究各地心理发生与发展以及为了促进各地心理发展的人类学习与教育的实质与规律的科学。
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具多面性,即它既是基础学科又是应用学科,既是自然学科又是社会学科。从总体上来看它更偏重于应用学科和社会学科。
3.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2024年,德国的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在对自己孩子三年追踪的研究的基础上撰写并出版了《儿童心理》一书,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普莱尔被尊称为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4.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演变:(1)从2024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形成期,这一时期欧美出现了一批心理学家用实验的方法和观察的方法来研究儿童心理的发展。
例如:普莱尔、霍尔等;(2)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演变时期,在这个时期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和理论建设有了飞速发展;(3)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现在为儿童心理学的发展时期,该时期的特点是:①理论观点不断演变和发展②具体研究工作上也发生了变化。
5. 从儿童心理学发展到一生心理发展,其演变过程是:(1)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2)精神分析学派率先提出了要将人的一生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6.发展心理学的问世与发展:美国心理学家何琳沃斯提出要研究人的一生心理发展,并于2024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以发展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发展心理学概论》。2024年美国心理学家古迪伊纳夫出版了科学性系统性更高的心理学著作《发展心理学》。
7.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1)初创时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前)关于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时间存在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以2024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为标志,中一种观点以2024年俄罗斯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卡列杰夫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为标志。(2)发展时期(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该时期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研究成果、丰富了自己的内容:(3)成熟期(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未)。
(4)融合时期(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教育心理学家越来越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育心理学理论派别的分歧越来越小,主要表现是:一方面东西方教育心理学相互取长补短,另一方面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和认知学派的学习理论在相互吸收各自合理的内容,并希望填补理论与实践上的存在的鸿沟。
8.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探索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社会实践服务,即①发展心理学可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②发展心理学可为医疗、文艺以及社会工作等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2)探索学生学习的规律提高其素质。(3)探索教育过程中的心理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9.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1)客观性原则,即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必须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真实面貌,以达到对其真理性的认识。
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坚持实事求是的揭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规律为研究目的②在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时,要确立客观的指标。(2)发展性原则,即坚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所涉及的问题。
(3)教育性原则,即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要符合教育的要求,要有利于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即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问题源于教育实践,研究成果也将服务于教育实践。原因是:
①检验理论的适当性和可应用性水平。②克服实验室研究的精确性、严密性与自然性、应用性之间的矛盾。③让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直接为社会发展服务。
(5)伦理性原则,即在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问题时,不能违***的伦理道德准则。
10.横断研究设计:在同一个评价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研究,比较各个年龄的学生在所观察或实验的某种心理活动上的差异,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依据。
其优点是:①研究者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实验研究任务,并可以同时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年龄的被试的某种心理活动开展研究。②节省时间和人力物力,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研究结果。
③在同一时间内对被试的心理进行测量和评价,可以避免研究结果受社会文化变化的影响。缺点:不同年龄的不同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年龄差异既包括年龄间的差异,也包括各年龄组间因社会历史条件不同所造成的差异。
11.纵向研究设计:是对一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里的某种心理活动进行评价,比较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观测结果,以此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在这些年内发展变化的依据。
优点:①比较系统地、详细地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的量变质变规律。②可以揭示出学生心理变化过程中与家庭、社会等因素之间的关系③对于那些在短期内不能很好地看出学生发展结果的问题,只有通过纵向研究设计,才能经过长期研究后得出结论。
缺点:①由于研究持续时间较长,研究的被试数量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逐渐减少。②反复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价与测量,可能影响被试的发展,同时对被试多次评价或测量,被事会对评价和测量产生熟悉效应从而影响到所收集数据的可靠性。
③长期对被试进行追踪研究,由于时间的延续,一些社会的变迁、生活环境的变化等无关因素也可能对被试的心理产生影响。
12.聚合式交叉设计:是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综合起来,构成聚合交叉设计。
13.两个随机组后测设计:这种设计首先将学生样本随机分为两组,然后随机指定其中一组为实验组并进行试验处理,另一组为控制组不进行试验处理,并控制其它可能干扰的因素。
14.两个随机组前后测设计:首先将学生随机分为两个组,即一个为实验组,一个为控制组。
在试验前对两组学生进行测量,然后对实验组学生进行处理,对控制组学生不进行处理。经过一段时间后,在对两组学生进行测量。
15.观察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条件下某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行为表现,然后依据观察的结果来推断学生心理特点和规律的方法。
16.观察法的种类:(1)长期观察法与定期观察法:
长期观察法是指在比较长的时间内持续进行有系统的观察的方法;定期观察法是指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持续进行观察。(2)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全面观察指观察学生在一点时期内全部行为表现得方法。。
17.观察法的实施要求:(1)先采取自由地观察;(2)在假设指导下进行有系统的观察;(3)控制某些变量后进行观察。
18.实验法:是指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已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
19.实验法的种类:(1)自然实验法、教育心理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
自然实验法是指在学生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等自然情景下,去引起或改变一种或几种影响学生心理变化的条件,从而观察学生行为变化的方法。教育心理实验法是自然观察法的一种特殊形式,指在教育过程中,采用或改变某种或某些影响学生心理变化的条件,从而观察学生行为变化的方法。实验室实验法指根据研究目的,在特设的情景下,引起或改变一种或几种影响学生心理变化的条件,从而观察学生行为变化的方法。
(2)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指对研究的问题了解有限的条件下所进行的实验。验证性实验是指有明确的假设,在一定的理论或事实根据的基础上,**因操纵自变量可能引起的结果,并考验结果是否符合假设。(3)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单因素实验是指研究的自变量只有一个的实验方法。
多因素实验是指研究的自变量多于或等于两个的实验方法。
20.实验法的实施要求:(1)理论准备(2)制定实验方案和实验设计(3)实验器材的准备和调试(4)对被试进行训练(5)对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对结果做出解释。
21. 调查法:调查法是指根据某一特定的要求,向被试或有关人员了解其某种心理活动的发生及有关条件。
22. 调查法的种类:直接调查法是指直接调查被试,与被试人直接谈话,来了解其某种心理发生的内部过程。间接调查法就是通过调查与被试关系密切的人,来了解其某种心理发生的内部过程。
23. 调查法实施的要求:(1)要求被调查者对调查人员产生信任(2)调查环境要和谐(3)要先确定调查的主要问题(4)在调查过程中,要根据调查者的回答,对不清楚的地方即时追问。
24. 问卷法是指用统一的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学生心理活动的数据资料的方法。
25. 问卷的种类:(1)开放式问卷和封闭式问卷,开方式问卷是指问卷设计人员对答卷人的回答没有限制,可让答卷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回答,答案可多可少。
封闭式问卷是指问卷设计人员明确规定了回答每个问题的几种可能性答案,答卷人只能从所给出的几种答案中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某种或某几种答案。
2)个别问卷、团体问卷和邮寄问卷,个别问卷是指每次只对一个人施测的问卷。团体问卷是指每个可以对多个人施测的问卷。邮寄问卷是指答卷人不在现场或居住的比较分散,只能通过邮寄方式施测的问卷。
26. 问卷法施测的要求:(1)题目数量不宜过多(2)题目的叙述要简明易理解不出现歧异(3)问卷所设计的内容应该是学生所熟悉的(4)回答问卷的方式简单(5)对低年龄的学生,问卷主要采用封闭式,对高年级的学生可用封闭式也可用开放式。
27. 测验法:是指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学生心理或行为差异的方法。
28. 测验法的种类:(1)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个别测验是指由一名施测者在一定时间内测量一名被试。
团体测验是指由一名施测者在一定时间内同时对多名被试进行测量。(2)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文字测验是指测验所使用的材料是文字,要求被试用文字做出回答。(3)成就测验、性向测验、智力测验和人格测验,成就测验也称形成性测验,它是试图个体经过学习和训练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等,以便认定学习和训练的成效。
性向测验也称能力倾向测验,它试图**个体在某种特定活动中期望达到的成就水平。智力测验是指通过测验的方式来测量个体智力水平高低的一种方法。人格测验是人指通过测验的方式来测量和诊断个体人格特点的一种方法。
29. 测验法实施的要求:(1)研究人员要熟悉测验手册(2)研究人员应能准确无误的背诵测验指导语(3)测验环境应符合要求(4)测验的实施要严格按照测验程序进行(5)研究人员应控制好测验纪律(6)测验结果的评分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7)测验结果的解释要参照常模进行。
第二章心理发展的理论。
1. 华生的心理发展理论:(1)环境决定论的发展观:
否认遗传的作用,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2)华生论儿童情绪发展:华生指出:
初生儿只有三种非习得的情绪反应——怕、怒、爱。初生儿的惧怕表现为:呼吸加快,双手紧握或乱动等。
最初的愤怒是身体运动受阻而引起的。华生认为,产生爱的反应的刺激包括**抚摸、挠痒、轻轻地摇晃,轻轻地拍打等。(3)华生的教育观:
①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②反对体罚儿童③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各种习惯④对幼儿的养护的要求⑤提倡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2. 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1)心理发展的动力学说: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特别是人格发展的动力是由原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斗争的结果、相互协调的结果。原我是最原始的、 本能的、而且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部分,同时又是最强有力的部分,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是意识结构部分遵循现实原则;超我包括两个部分:良心和自我理想,良心是指具有惩罚性,自我理想则具有积极性。
超我遵循至善原则。 (2)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第一阶段:
口唇期(0—1岁)**带在口唇的附近。第二阶段:**期(1—3岁)**带集中在**附近。
第三阶段前***期(3—6岁)这个时期**带集中在***。第四阶段潜伏期岁)性的发展处于停滞阶段。第五个阶段***期岁以后)性的冲动又活跃起来。
(3)儿童焦虑情绪的发展:婴儿一出生与母体分离时体验到的就是人生最大的焦虑,被称为出生创伤。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有三种:
客观性焦虑、神经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1.科学儿童心理学的的诞生标志 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在对自己孩子3年的追踪研究的基础上,撰写并出版了 儿童心理 2,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是普莱尔。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abcde a客观性,b发展性,c教育性,d理论联系实际,e伦理性。4问卷法的种类 按设计形式分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习题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练习题。一 单项选择题。1.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大多同意将广义知识分为两大类,分别是 b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2.的短时记忆的容量为c 7 2 3.幼儿晚期道德认知的发展开始向 阶段转化 b 自律道德 4.条件反射是 现象?c 心理现象 5.智慧技能的学习包括 辨别 具体概念 规则...
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名词解释 11.学习需要 学习期待12.诱因13.学习迁移14.知识 15.知识领会16.内化17.品德18.社会规范19.社会规范的学习20.社会规范认同21.偶像认同22.价值认同23.认同学习24.规范的信奉。1.经验 从已发生的事件中获取的知识,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2.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