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读后感。
孙婷婷。最近,我读了《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一书,对其中的“换了老师学生么对学习没兴趣了”一节,感触颇深,以下是我读后的体会:
古人云“乐其师,信其道”,通过读书我深深的领悟到了这句话的含义。常听学生流传这样的言论,我喜欢这位老师,我听他的课特别认真,或者我讨厌这位老师,我从不认真听他的课。学生对一门课的态度往往取决于对一个老师的态度,因此我们要学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让他们喜欢我们,进而喜欢这门课。
首先,教师要有一颗快乐的心。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孩子,他们交付给了我们一颗最真挚的心,让我们享受到了生命中最透明的快乐。那么,我们也应该以一颗快乐的心来回报他们,让他们从老师这儿得到同等的快乐,我们的孩子喜欢既亲切又活泼的老师。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丰富的表情,夸张的动作,生动的言语,能创造出和谐欢快的氛围,让孩子们“上瘾”,赢得他们的“芳心”。带着一颗快乐的心走进教室,用我们的心去带动他们的情感,对于我们这些带普通班的老师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
其次,教师要有一颗真挚的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教学经验未必十分丰富,但我们可以用爱心来弥补。那么什么是爱呢?
有人对教师之爱做过解释:像母爱,又不是母爱,它是从为了人民的高度去为了孩子。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为:
既慈爱又不失严厉。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握好一个度,爱的过了,就是纵容,就是溺爱,会害了他们;爱的少了,他们无法感知教师向他们传递过去的光和热,感觉被冷落。因此,作为教师,要时时刻刻以一颗敏锐的心去感受孩子的喜怒哀乐,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在关键的时刻送去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鼓励的眼神。
经验告诉我,对犯了错的学生,大声呵斥、铁面相向,就算教师费劲力气,也不能唤起他们的自责之心。相反,对学生和颜悦色,和他们促膝而坐,侃侃而谈,让他们把心理话往外掏,等气氛和谐了,再适当加以批评,无形中学生就接受了。
再次,教师要有一颗积极的上进心。其实风趣又幽默,博学又多才的教师很受学生欢迎。不要以为孩子们还小,不会客观的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他们自有他们的评价标准。
首先,有的教师在面对学生提出的一些超出课本范围的知识时,常常会不知所措。一次两次也许还能蒙混过关,长此以往,学生肯定会对教师的学识产生怀疑。再次,课堂上教师流畅的表达,丰富的语言,会给课堂增添无限的魅力。
如果在课堂上有沟通的障碍,师生之间的交流会少默契,少融洽,少灵活,这样的老师,如何受学生的欢迎?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时刻都要有学习的紧迫感,平时多充电,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让我们的学生时时都有一种满足感与安全感,认为我们的老师有足够多的知识来教给我们。
最后,教师要有一颗公正的人心。教师首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客观、公正地对待学生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和水平上的差异,对学习后进的学生不能一味地埋怨、讽刺、挖苦,甚至歧视,而应耐心地予以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困难,鼓励他们奋发向上。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分层次教学,比如课堂提问应难易结合,比较容易的问题,应多让底子薄的学生回答;课外作业中,应布置一些适合他们能力和水平的学习任务;鼓励同学们互帮互学,让学习先进的学生帮助他们,形成团结友爱、蒸蒸日上的学习风气,营造一种轻松的、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师还应该在教学中有意识的进**商教育,及时对后进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努力培养他们舒畅的情绪,让他们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消除他们心理上的失败定势。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他自己的一根弦,发出自己的调子,因此,要想让那颗心与我的话语相呼应,就得使我们自己能和上这根弦的调门”。我们要为之努力的就是要和孩子们合拍,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喜欢我们,从而产生乐师信道的效应,让他们喜欢我们的课。
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摘录
请重视周围的文化和环境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孟母为何要三迁,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一个更好的环境中 为什么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因为他们处在一个为了生存必须努力的环境中 为什么 富家子弟多纨绔 因为努力和拼搏对他们来说没必要,也没有意义。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在其幼年阶段最为明显和深刻,此阶段是学生形成...
《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读后感
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 读后感范文。最近我读了 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 第八章如何运用奖励和惩罚?读完后,受益匪浅,感悟颇多。以下是我的读书体会 奖励和惩罚是教育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奖励会带给孩子自信,带来满足,激发追求更高目标,但也会带满,带来盲目自信,从而阻碍孩子的进步。惩罚可以引起孩子内疚和悔恨,...
教育心理学心理学
填空或选择。1 我国心理学家 潘菽 在其1980年主编的 教育心理学 一书中指出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就是 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 美国1971年出版的 教育百科全书 指出 教育心理学是对教育过程中的行为之科学研究,实际上教育心理学通党被定义为主要涉及学校情境中学生之学与教的科学。2 前苏联的彼罗夫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