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

发布 2022-10-18 13:35:28 阅读 1098

第一章绪论。

概念:心理学和医学的结合,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

学科特点:知识面宽、理论性强、方法抽象、对象广泛。

2.医学模式:

是各种医学观念的结合,通过影响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而影响医学工作的结果。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3.生物医学模式:

将人看成是生物的人,在医疗过程中重视躯体的因素而忽视心理和社会的因素。

4.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

1)整体观和系统论:人或病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通过神经系统保持全身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活动的统一。

2)心身统一观:人同时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心、身互相联系。

3)人与环境的密切联系观:人与环境是密切联系的,人不仅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

4)主动调节和适应观: 心理因素在人类调节和适应的功能活动中有能动作用。

第二章相关理论。

一、★★精神分析(2024年弗洛伊德正式提出):

1.弗洛伊德(freud):伟大的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创始人,现代心理咨询学的开拓者。

2.两个基本假设。

1)精神决定论。

心理现象和我们的躯体现象一样,没有任何事情是偶然的或碰巧发生的。每一心理事件的产生,都是一些先前的事件决定的。

2)冲突理论。

人类行为是满足先天的性及攻击本能的愿望与考虑外部世界的规则与现实的需要之间长期斗争的结果。

3. ★精神分析的意识层次理论:

1)意识(conscious):人们当前能够注意到的那部分心理活动。

2)潜意识(unconscious):指无法被个体感知到的那部分心理活动。

潜意识的分析:自由联想、梦的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分析。

3)前意识(preconscious):指目前未被注意到或不在意识之中,但通过集中注意或他人提醒可被带到意识区域的心理活动。

4. ★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

1)本我(id):人格中与生俱来的最原始的无意识结构部分。“快乐原则”

2)自我(ego):从本我中分化出来,协调自我和超我关系的意识的结构部分,人格的执行部门现实原则”

3)超我(superego):人格中的道德、良知、良心、理性等方面的结构部分。

至善原则”交互作用:人格是在企图满足无意识的本能欲望和努力争取符合社会道德标准两者长期冲突的相互作用中发展和形成的,即“自我”在“本我”和“超我”中间起协调作用,平衡两者。

6. ★精神动力学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力必多)

1)口欲期 :刚生下来的婴儿。

2)肛欲期 :1岁半以后学会自己大小便。

3)性器期 :儿童到3岁以后懂得了两性的区别,开始对异性父母眷恋,对同性父母嫉恨,俄底普斯 (oedipus)情结和厄勒克特拉(electra)情结

4)潜伏期 :只有经过潜伏期到达青春期性腺成熟才有成年的性欲。

5)生殖期:成年人成熟的性欲以*****为最高满是形式,以生育繁衍后代为目的。

7. ★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很多时候,超我与原我之间,原我与现实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这时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一个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接受,同时原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它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等各种形式。

8.释梦理论。

梦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秘密通道。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窥见人的内部心理,**其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

9.新精神分析学说。

新精神分析学派(neopsychoanalytic school)从精神分析运动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又称精神分析文化学派或社会学派。

代表人物有七位:

c.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荣格把神经症看作是人的心灵进行自我调整的一种企图。

a.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病人所确立的生活目标不符合实际。

h.s.沙利文的精神医学的人际理论:人格障碍则是人际关系困难造成的。

e.弗罗姆的人性异化论:心理不适应是由于社会存在的许多压抑的、不合理的现象造成的人的“异化”。

e.埃里克森、w.赖克和k.霍妮。

10.精神分析评述。

意义:1)开拓了无意识研究领域,开拓了性心理学、动力心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为心身症状或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了一套理论解释。

2)创立了精神分析心理**,成为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心理**方法。

局限:1)主观色彩浓厚,缺乏科学依据。

2)研究对象多为精神病人,对正常人的解释缺乏说服力。

3)过分强调早期性本能的压抑,过分强调潜意识。

二、★★行为主义理论(2024年,美国华生《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所看到的心理学》)

1. ★行为的概念:

狭义概念:(华生)行为是指个体活动中可以直接观察的部分。

广义概念:(斯金纳)行为是人体内在和外在的各种形式的运动,也包括主观体验、意识等心理和内脏活动。

行为心理学:研究人类行为整体概念的科学,可分为两种模式:

条件反射型(巴甫洛夫、华生)和操作反射型(斯金纳)

2.行为主义理论分类:

理论先驱(巴甫洛夫、桑代克)→旧行为主义奠基人(华生)→假设演绎体系(赫尔。

多拉德、米勒)→新行为主义(斯金纳、托尔曼、班杜拉)→认知行为主义(贝克、艾利斯 、迈切鲍姆、拉扎勒斯)

3.行为主义奠基人---华生。

1)心理学必须摒弃一切主观内省,确立心理学客观研究对象,以研究行为取代主观体验到的知觉或意识。

2)建立了刺激-反应模式:r=f (s) ,情绪、思维都是可以记录的行为。

3)将行为归结为肌肉的收缩或腺体的分泌。

4)环境决定论代表,行为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的,从而否认遗传。

5. ★经典条件反射。

概念:1)非条件反射(unconditioned reflex,ur):与生俱来的,不学而能的反射。

非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ucs )

2)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 r):个体生活中获得的,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学习训练而形成的反射。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cs)

3)经典条件反射(classical conditioning) :某一中性环境刺激反复与非条件刺激(ucs)相结合,最终成为条件刺激(cs),引起了原本只有非条件刺激( ucs)才能引起的行为反应(cr)的强化过程。

规律:强化(reinforcement):非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的反复结合的过程。

泛化(generalization):某些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也可引起条件反射的效果。

消退(extinction):非条件刺激长期不与条件刺激结合,已经建立的条件反射消失的现象。

意义:强调环境刺激(s)对行为反应(r)的影响;人类许多正常或异常的行为反应,可以通过经典条件作用而获得;指导行为**(系统脱敏、厌恶**)。

6.操作条件反射---新行为主义---斯金纳。

1)斯金纳发现了另一类型的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并制成了“斯金纳箱”。

2)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r = f(为反应,s为刺激,a 为实验者在研究中所控制的变量,即“第三变量”。

3)★操作条件作用:当行为反应r(如压杆行为)出现时总能获得某种刺激结果s(食物),则个体可以逐渐学会对行为反应r的操作。

类型(规律)

正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个体行为结果导致积极刺激增加,从而使该行为增强。

负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个体行为结果导致消极刺激减少,从而使该行为增强。

奖励(reward):刺激结果对行为本身产生强化作用,从而使该行为增强。

惩罚(punishment):行为结果导致消极刺激增加,从而使该行为反应减弱。

消退(extinction):行为结果导致积极刺激减少,从而使该行为反应减弱。

意义:重视行为结果对行为本身的作用;人类许多正常或异常的行为反应,可以由于操作条件反射机制形成或改变;指导行为**。

7.内脏操作条件反射(米勒)

意义:证实通过内脏的学习过程,可以有意识的控制各种内脏活动;某些心身症状的产生可能与个体的意识作用有关;是生物反馈技术的理论基础。

8.示范作用(班杜拉)

示范作用:人的行为可以通过对具体模型榜样的行为活动的观察和模仿而获得。

示范作用的过程:注意阶段;保持阶段;行动阶段;强化阶段;

影响因素:被模仿人的特征;行为的性质;行为的后果;

意义:人类的许多行为特别是社会行为,可以通过示范作用形成;示范作用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示范作用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9.蓬勃发展的行为**:系统脱敏**、发泄**、放松**、生物反馈**、厌恶**。

10. ★行为主义理论评论。

意义:(1)在客观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为人类正常或异常行为提供了理论解释。

2)依据各种行为理论建立了多种行为**方法,为临床行为矫正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不足:(1)动物实验结果用于人类行为,简单化、片面化。

2)忽视认知因素的作用,将主观事件排除在心理学之外。

三、★★认知理论。

1. ★认知:指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即个体对“感觉信号的接受、检测、转换、简约、合成、编码、储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等信息加工的过程”。

认知的三个层面:产生自动思维的前意识→意识层面→产生实现、理性的综合认知。

类型:同化:个体以自己现有的、能获得的或喜欢的思考方式去解释外部的事物,并吸收为自己的经验。

顺应:个体发现了外部事物性质不同而注意到不同事物间的关系,并试图理解这些关系结构的属性。

2.人类认知的特点:多维性、相对性、联想性、发展性、先占性、整合性。

3. ★艾里斯的理性情绪理论abc:

心理困扰的人是因为他们心中有许多非理性想法,适应良好的个体思想合乎逻辑、理性,以及具有科学验证的精神。事件(a)→ 信念(b)→后果(c)

4. ★贝克的情绪障碍认知理论:

自动化的错误信念(图式)和适应不良的信息加工造成了消极的、痛苦的情感和适应不良的行为反应。 情感认知行为。

5. ★认知理论评述。

意义:(1)强调了复杂认知过程的研究,恢复了高级心理过程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2)认知的观点解释人类正常和异常心理及行为,形成了认知**,并发展了认知行为**,为临床工作做出了贡献。

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与病理过程相互影响的心理学分支。医学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理论 方法与技术应用到医疗实践中的产物,是医学与心理学结合的边缘学科。它既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性质,包括基本理论 实际应用技术和客观实验等内容。医学心理学兼有心理学和医学的特点,它研究和解决人类在健康或患病以及...

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重点。1 医学心理学对疾病与健康的思考。一 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大脑通过神经系统将全身各系统 器官 组织 细胞 蛋白 分子 基因等部分统一起来。二 人同时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心 身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三 人与环境是密切联系,人是自然人,也是社会人。四 心理因素在人类调节和适应的功能活...

医学心理学

简述轻度与重度心理障碍区别要点?的眼光来分析来访者的心理问题的成因,用发展的觉它时却能依据以往经验组织成一个整体。3 知区别要点轻度重度观点来解决来访者的心理障碍以及对 效果的预觉的理解性。人在感知某一事物时,总是依据既往1,心理活动 部分出现障碍 严重破坏测。4 转介或转诊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当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