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与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作用规律的学科。
2. 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指医学的一种主导思想,是某一时代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映,包括疾病观、健康观。
3. 医学模式转变的动因:人类死亡谱的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行为危险因子成为人类重要的死因,人类遭受心理社会因素的挑战增加,心理行为调节具有维持健康的作用,人类对心身舒适的要求不断的提高。
4. 主要的医学模式: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5.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心理的实质: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第二章心理过程。
1. 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sensitivity):各种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敏感程度和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强度。差别阈限:能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感受性的高低与感觉阈限的大小呈反比关系。
感受性变化的一般规律:⑴感觉的适应 ⑵感觉的相互作用 ⑶感受性的补偿与发展。
2. 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基本特征:⒈选择性⒉整体性⒊理解性⒋恒常性⒌定势,即心向。
3. 错觉(illusion)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是不正确的知觉。
4. 记忆(memory)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是通过识记、保持、遗忘、再认和再现等方式在人脑中积累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5. 识记(memorization)个体获取知识经验,记住事物的过程。也是外界信息输入大脑并进行编码的过程。
6. 影响识记效果的原因:⑴识记的目的性,即提出明确的目的和任务是提高识记效果的重要条件。
⑵识记活动的实践性和独立性。⑶对材料的理解程度。⑷识记材料的数量。
⑸材料的性质。⑹信息加工深度。
7. 情绪和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虽然是由客观事物刺激而产生,但不是任何刺激都能引起,只有那些与需要有密切关系的刺激才能引起。
虽然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不是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而是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8.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情绪和情感的联系:1.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2.情绪的变化往往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发生的过程中,常常蕴涵着情感。
9. 情绪与情感的功能:(一)社会适应的功能(二)信息传递的功能(三)动机激发的功能(四)活动组织的功能(五)对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影响
10.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基本的情绪形式快乐---愿望得以实现悲哀---失去心爱事物
愤怒---目标行为受挫恐惧---临危无力应对
、情绪状态的分类1.心境(mood)是一种渲染性的、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2.激情(intense emotion) 是一种爆发性的、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
3.应激(stress) 当人们遇到某种危险或面临某种突然事变时,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为应激状态。
、情感的分类 1.道德感(moral feeling)是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时产生的情感。
2.理智感(rational feeling)是在认识和评价事物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
3.美感(aesthetic feeling)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
11. 意志(will)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12. 意志行动的基本过程:㈠、采取决定阶段(初始阶段)——确定行动的目标,选择行动的方法,做出行动的决定。
㈡、执行决定阶段(完成阶段)——1.坚持执行预定的目标和行为程序;2.制止和修改那些不利于达到预定目标的行动。
13. 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⑴、意志行动具有自觉的目的性(意志活动的前提)⑵、意志行动的基础是随意运动 ⑶、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意志活动的核心)。
14. 意志品质:1.自觉性主动地支配行动,使其能达到既定目标。
2.果断性明辨是非,决断迅速合理,实现目的。
3.坚韧性保持精力,不屈不挠实现既定目的。
4.自制性自觉控制情绪动机,约束行动和语言。
第三章人格。
1. 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 人格的特征:1.独特性与共同性2.社会性与生物性3.稳定性与可塑性4.整体性。
3. 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因素,自然物理因素。
4. 人格倾向性——决定人态度行为的基本动力: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人格特征 ——反映人心理活动的独特性:气质,性格,能力。
5. 需要是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某种不平衡状态,它反映了个体对内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客观要求,它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需要是个体对生理的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的反映,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基本动力。
)6. 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存在一定的内在价值。这种内在价值就是人的潜能或基本需要,人的需要应该得到满足,潜能应该得到释放。
他按需要出现先后和力量强弱顺序,将人类的主要需要划分为一个层次:生理的需要(最基本的,也是最有力量的),安全的需要(指对生活在无威胁、能**、有秩序的环境中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基本满足后才会出现高一层次的需要;只有所有的需要相继满足后,才会出现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一时刻最占优势的需要支配一个人的意识,成为组织行为的核心力量。只有人类中的少数人才能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7. 动机(motivation): 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
两个条件:内部需要和外部诱因。三个功能:
始发功能,指引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
8. 在同一时间内人们常常存在着两种或多种非常相似或相互矛盾的动机,这就是动机斗争,也称为动机冲突。四种基本形式 :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双重趋避式冲突。
9. 挫折(frustration):动机受到干扰阻滞、被迫暂时放弃或完全受阻所导致的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
(在实现目标中受到阻碍时,可产生以下几种情况:1. 加倍努力,克服障碍,达到目标;2.
改变行为,绕过障碍,达到目标;3.如果障碍难以逾越,寻求替代目标;4.如果障碍难以逾越,又无法寻求替代目标,走投无路,不能实现目标只有第四种情况时才会产生挫折感。
)10. 能力(ability)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能力是人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技能则是通过练习而巩固了的已经“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①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②能力表现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从掌握的速度和质量中,可评定出一个人能力的高低③能力是在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发展的。
12. 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因素:1.遗传素质2.营养状况3.教育4.社会实践。
13. 智力(intelligence)属于一般能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的综合。 其核心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14. 气质(temperament)是指人生来具有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是不以活动的目的和内容而转移的。气质比性格、能力更具有稳定性,相当于日常所说的性情、脾气、秉性。
15. 动力特征影响心理活动的速度,稳定性,强度,指向性。如情绪体验的强弱,情绪的稳定性,思维和动作速度的快慢,灵活或不灵活,思想、情感外露的程度等。
16. 巴甫洛夫提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认为高等动物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过程。具有三种基本特性:强度,灵活性,平衡性。
17. 气质类型的特征:①感受性②耐受性③反应的敏捷性④可塑性⑤情绪兴奋性⑥外倾性与内倾性。(p70)
18. 气质类型的构成: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19. 性格(character)是个体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的心理特征。
20. 性格的特征: 1.
性格的态度特征 (1)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如爱集体、善交际、有礼貌(2)对工作、学习、生活的态度。如勤劳、认真、创造精神(3)对自己的态度。
如自信或自卑,羞怯或大方等。 2.性格的情绪特征 (1)情绪活动的强度(2)情绪的稳定性(3)情绪的持久性(4)主导心境 3.
性格的意志特征表现在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力 4.性格的理智特征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
21. 性格的类型:①机能类型: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②内、外倾向型③独立型和顺从型④优越型与自卑型⑤社会文化类型。
22. 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1、 气质与性格的区别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而性格则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和行为方式。
从概念内涵看,性格的好与坏取决于心理活动的方向和内容,但气质不依据心理活动的目的和内容转移。
气质表现的范围狭窄,局限于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等方面,而性格表现范围广泛,几乎概括了人的社会方面的心理特点。
从形成、发展上看,气质受先天因素的影响较大,取决于个体神经类型的特点,比较稳定;而性格受后天因素的影响较大,是在环境、教育、家庭和自身实践活动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因此,可塑性较大,较之于气质,易改变。
气质无好坏之分,与行为内容无关,不能说某种气质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气质类型不能决定个体的社会活动价值和成就大小;而性格主要表现为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因而性格明显地有好坏之分,人们都希望能养成良好的性格。
2、 气质与性格的联系 ⑴气质对性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①气质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②气质可以按照人自己的动力方式渲染性格特征,从而使人的性格特征具有独特的色彩③个体行为中表现出的气质特点,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被当成性格的特点性格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会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
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与病理过程相互影响的心理学分支。医学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理论 方法与技术应用到医疗实践中的产物,是医学与心理学结合的边缘学科。它既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性质,包括基本理论 实际应用技术和客观实验等内容。医学心理学兼有心理学和医学的特点,它研究和解决人类在健康或患病以及...
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重点。1 医学心理学对疾病与健康的思考。一 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大脑通过神经系统将全身各系统 器官 组织 细胞 蛋白 分子 基因等部分统一起来。二 人同时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心 身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三 人与环境是密切联系,人是自然人,也是社会人。四 心理因素在人类调节和适应的功能活...
医学心理学
简述轻度与重度心理障碍区别要点?的眼光来分析来访者的心理问题的成因,用发展的觉它时却能依据以往经验组织成一个整体。3 知区别要点轻度重度观点来解决来访者的心理障碍以及对 效果的预觉的理解性。人在感知某一事物时,总是依据既往1,心理活动 部分出现障碍 严重破坏测。4 转介或转诊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当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