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
简答题:1.简述人格的基本特征。
答:即为人格的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理行为模式。
2.简述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答: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观察与描述;第二阶段为理论与假设;第三阶段为检验。
3.简述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途径。
答:①临床研究。临床研究,亦称为个案研究,这种方法着重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去研究人格,以独特的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谈话、观察、作品分析等方法广泛地收集资料,以便对个体的人格进行全面和准确的定性描述,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②相关研究。研究主要运用测量与统计的方法,在相同条件下,考察一组被试的两个或更多个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由此来确定这些被试之间在某种人格特征上的差异,以及人格特征之间、人格特征与别的因素之间的相关情况。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方法要求严格控制条件,系统地操纵某个或多个变量(自变量),以期导致另一个或另一些变量(因变量)的某种变化,从而作出因果性的结论。
4.简述人格形成及影响因素。
答: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除了先天的遗传因素之外,还有广大的自然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如家庭、学校、社会阶层等,所以人格的形成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在这一交互作用过程中,起着调节作用的是人的主体性因素,如人的自我认识、自我调控和个体的实践活动。.
5.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人格的**的特征。
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人格的论述包括类型说与境界说。类型说有三类型说主要以孔子为代表五类型说包括《黄帝内经》的五类型说与刘劭的五类型说九类型说主要以《尚书》和刘劭为代表十二类型说主要以刘劭为代表。境界说主要有二境界说以孟子的“大人”人格与“小人”人格为代表三境界说以荀子的勇敢三境界、言论三境界说为代表四境界说有荀子的勇敢四境界与智慧四境界的观点。
境界说在本质上也是一种类型说是类型说的变式。这些学说对于今天的人格类型研究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6.简述弗洛伊德有关自我防御机制的基本观点。
答:及三部曲,本我,自我,超我。
7.简述佛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
答:佛洛伊德将人格的心理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口腔期(0~1岁);**期(2~3岁);性蕾期(3~6岁);潜伏期(6~12岁);生殖期(12~成年)。
8.简述弗洛伊德的梦的分析。
答:弗洛伊德发现和提出梦是愿望的满足,形成了梦的分析技术。他在《梦的释义》一书中阐述了有关梦的论述。
(1)梦有巨大的压缩作用。而压缩也有一种躲避潜意识监视的倾向。同样,艺术家在选择和提炼题材时也是为把潜意识中的力比多加以伪装和变形。
(2)梦总是呈现视觉的形象,绝少有抽象、无形的思想。在梦的世界里,最为活跃和流动不定的总是与记忆有关的情绪性表象,具有很强的可再现性。(3)梦中的视觉形象几乎都是处在一种高度紧张的“戏剧性”中。
也就是说,它与日常生活中的情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因而是一种移位了的东西。(4)梦具有相当的象征意义,特别是与性有实质的联系。梦不是什么无稽之谈,而总是有所指涉,有所意味。
9.简述荣格的人格结构理论。
答: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也是一种整体人格结构理论,他把人格的总体称为“心灵”。认为心灵包括一切有意识和潜意识的思想、情感及行为,它由三个层次组成: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
10.简述荣格的人格动力理论。
答:是一种普通的生命力,是人格的动力,在意识中它表现为运动或力量,在无意识中它表现为一种状态,共同推动人格发展,遵循守恒定律即能量永远不会在心录是消失只是由一种心理活动转到别的心理活动,而且心理能量的分布和流动是有方向的,这就是熵增加原理。
11.简述荣格的心理类型学。
答:荣格把态度类型划分为内倾和外倾,把功能类型划分为: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把态度类型与功能类型组合起来,有八种:
外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外倾感觉型、外倾直觉型、内倾思维型、内倾情感型、内倾感觉型、内倾直觉型。
12.简述阿德勒理解生活风格概念的途径。
答:阿德勒把个体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称为生活风格。他认为,一个人的生活风格也就是一个人自己的人格,是人格的统一性、个体性,是一个人面对问题时的方法和希望对人生做出贡献的愿望等。
阿德勒认为,生活风格在5岁左右就基本形成了,不过只是潜意识地表现出来。阿德勒提出了三种途径来帮助理解一个人的生活风格。第一是出生顺序;第二是早期记忆;第三是梦的分析。
13.简述阿德勒的个体发展理论。
答:阿德勒认为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取决于社会,但这种社会性又带有一定的先天潜意识因素,因此阿德勒的心理发展理论是一种意识与潜意识的相互作用理论。阿德勒提出了“创造性自我”的概念,他认为创造性自我使人按照自己选定的方式建立起独特的生活风格。
14.简述阿德勒的社会兴趣理论。
答:阿德勒指出,可以通过人们的职业选择,参与社会活动和爱情婚姻这三大任务的解决情况来衡量其社会兴趣的发展状况。缺乏社会兴趣的人会产生两种错误的生活风格:
优越情结和自卑情结。他还根据人们所具有的社会兴趣表现的特点,把人划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统治—支配型;二是索取—依赖型;三是回避型;四是社会利益型。
他认为:前三种类型的人的社会兴趣和生活风格都是错误的,只有第四种类型的人具有正确的社会兴趣和健康的生活风格。
14.简述阿德里的人格动力学理论。
答:是以社会文化为取向的,他把社会的价值观念,人的社会性视为行为动力。
15.简述奥尔波特关于健康的**人格特征包括哪些内容。
答:1)自我扩展的能力。(2)密切的人际交往能力。(3)情绪上有安全感和自我认可。(4)体现知觉的现实性。(5)体现自我客观化。(6)体现定向一致的人生观。
16.艾森克将人格分为哪几个阶段?其相应的表现。
答:外-内倾、神经质和精神质是人格的三个基本维度。
17.卡特尔关于人格发展的论述?
答:,。18.艾森克的epq.
答:通用的epq是2024年制定的,它是一种自陈量表 ,有**和少年两种形式 ,各包括4个量表 :e——内外向 ;n——神经质,又称情绪性 ;p——精神质 ,又称倔强 、讲求实际 ;l——谎造或自身隐蔽艾森克设计的一种有关人格维度研究的测定方法。
简称epq。
13.简述建立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则。
答:斯金纳提出了两条原则:①任何反应若有强化刺激随后呈现,都会具有重复出现的倾向;②强化刺激可以是增强操作反应的概率的任何刺激物。
14.简述强化物及其**,并举例说明如何选择正确的强化物。
答:食物即是强化物,运用强化物来增加某种反应(即行为)频率的过程叫做强化。斯金纳认为强化训练是解释机体学习过程的主要机制。
15.简述斯金纳与班杜拉关于“学习”含义之异同。
答:斯金纳①认为行为可以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②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行为的习得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
班杜拉: 强调观察学习在儿童行为中的作用认为观察学习包含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生过程、强化和动机过程。
16.简述罗特控制点理论。
答:个体对自己的控制点的认知是不一样的。对控制点的不同认知会影响个体的情绪、期望、动机和行为,从而对其生活、工作、学习、健康等产生间接的影响。
17简述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的过程。
答:班杜拉将观察学习的全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强化和动机过程。
18.简述多拉德和米勒的学习的四个要素。
答:多拉德和米勒认为学习的发生离不开四个要点,它们是:内驱力,是指迫使有机会行动的任何一种强烈的刺激;线索,是一种指导有机体选择行为的方向的刺激;反应,既可以是外显的动作或行为,也可以是内部的心理活动;强化,就是内驱力的降低。
19.简述高峰体验的含义和作用。
答:人们会产生某些基本的认识与感受,如爱的体验,父母情感体验,审美感知,创造体验,**中或思想上的顿悟等,这些认识与感受以及所有其他最高程度创造和成就的时刻,称之为高峰体验。其作用是:
①它可以而且目的确具有一些严格意义上的疗效,能够消除病症;②它可以朝着一个健康的方向改变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③它可以多种方式改变一个人对他人的看法,以及他与他们关系;④它可以或多或少改变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⑤它能把一个人解放出来,使他具有更大的创造性、自发性和独特性。
20:简述患者中心****关系的要素。
答:首先,真诚一致。。第二,咨询者应该无条件地接受被咨询者。。
第三,咨询者要能站在被咨询者的角度去体验被咨询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并把体验到的这种情感、价值传达给被咨询者使被咨询者意识到他的情感、思想和行为受到咨询者的关注使来访者有被人听到和理解之感。
21.马斯洛的需要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答:马斯洛认为:基本需要一般呈现出前面所列出的那种顺序,一般说来,力量较强的低层次需要一经满足,力量较弱的高级需要就会出现。
人的一种需要获得满足后,下一个更高层次的需要继而主宰这个人,其结果是他不断为各种需要所烦忧。
22.马斯洛关于满足基本需要的先决条件。
答:与个人动机有着密切关系的是社会环境或社会条件。马斯洛举出了这样一些条件:言论自由,在不损害别人的前提下可以随心所欲,质询自由,自卫自由,正义,诚实,公平及秩序。
24.简述场依存性—场独立性的特征。
答:场依存性—场独立性的认知方式有四个特征:第一,它们是过程变量,而不是内容变量;第二,普遍性;第三,稳定性;第四,中性。
25.简述构念的含义与cpc循环。
答:构念是对个体的行为所以如此的解释。
人们用构念来解释和组织个人自己的经验。
构念是凯利人格理论的核心。
当个体遇到新的情境时,他所产生的行动具有cpc循环的特征。
22.简述凯利人格建构的推论。
答:凯利的人格建构的推论是:建构推论;个体框论;组织理论;两分推论;选择推论;范围推论;经验推论;调整推论;片断推论;共同性推论;社会性推论。
25.简述“固定角色**”
答:是凯利的理论。(一)所谓固定角色**是指为了使病人以不同的方式来建构事物,**者教给病人一种性格素描,让病人假扮自己就是这个人,事事照这个人的行事原则而行,正象演员在演戏时扮演角色一样。
(二)步骤:(1)通过人格评估,考察病人的构念性。(2)根据对病人构念性的了解情况,给病人提供一个新人格素描。
(3)与病人**对新角色的理解。(4)让患者假装就是那一个人,就象他所扮演的角色那样生活。(三)固定角色一般要连续扮演2个星期左右。
人格心理学
第一章。1.如何让理解人格的概念?其基本特性是什么?一是只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言行,人遵从社会文化习俗的要求而做出的反应。人格所具有的 外壳 就像舞台上根据角色要求所戴的面具,表现出一个人外在的人格品质。二是指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不愿意展现的内隐人格成分,即面具后的真实自我,是人格的内在...
人格心理学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人格心理学 课程重考复习大纲。一 单项选择题。1 如果从信息加工的视角研究人的攻击性,这属于 的观点。a.认知流派 b.行为主义流派 c.人本主义流派 d.特质流派 2.是个人生来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a.个性 b.人格 c.气质 d.性格。3.对来自理论的 有逻辑联系的两...
人格心理学
人格的定义 1.罗列式定义 在这类定义中,人格就是一个人所有特质的总和。2.综合性定义 这类定义强调人格是个人各方面属性所组成的整体。3.层次性定义 这类人格各方面的特质分为若干层次,而最高层次的特质具有统合的作用。4.适应性定义 这类定义强调人格适应环境的功能。5.区别性定义 这类定义强调人格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