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

发布 2022-10-18 03:37:28 阅读 9159

在积极人格的角度下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分析与培养。

作者:马健博。

摘要:谢尔顿与劳拉。金对积极心理学的定义是“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

”心理学早期主要致力于研究人的消极心理学,而积极心理学是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当代大学生中幸福感底下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很多高校之中都有大学生自残,自杀等不合理行为。这非常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成长,也不利于将来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意味着我们社会的将来,因此,大学生的幸福感的培养尤为重要,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来完善中国大学生的幸福感教育,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对于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很好地推动作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幸福感、

正文:一、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包括我们常说的许多心理学问题)做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的走向疏于自己的幸福彼岸。谢尔顿与劳拉。金对积极心理学的定义是“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

”积极心理学时关于人类的力量,如能力,乐观。毅力。善良。

幽默。热情。宽容。

幸福等的科学。

概括的说,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二、 积极心理学对幸福的理解。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中极受关注的中心之一。而在这些积极情绪中,首当其冲的是迪勒尔所引导的幸福感领域的研究。

理解并帮助人们获得幸福和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在这里,幸福和幸福感既包括积极的情绪,也包括积极的状态。作为一门科学,积极心理学关注的是如何理解并解释幸福和主观幸福感。

作为一种临床上的尝试,积极心理学更为关注是如何增进主观幸福感,而不是矫治心理缺陷。因此,与以往心理学重点研究心理疾病不同,其研究对象是普通人的心理活动,针对大部分人的心理状况来指导人们如何追求幸福生活的科学。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感才是人生至高的目标,声望和金钱都只是实现幸福的手段而非目的,幸福的定义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幸福是可以通过练习获取的。

三、 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因素。

大学生现在所持幸福观点中容易把吃喝玩乐、挥霍金钱与幸福混为一谈,幸福价值观偏颇。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幸福观的主流是积极的,是适应和符社会发展潮流的。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商品大潮的冲击和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不可避免地要对正处于人生观形成和发展时期的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我们无不忧虑地看到,大学生群体在幸福价值取向上存在精神滑坡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似有抬头倾向。在什么是幸福的问题上,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幸福就是吃喝玩乐,幸福就是为所欲为、挥霍金钱,甚至有人痴迷那种“不修今生求来世”的错误观点,对身体和物欲的满足成为生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准。这些观点否认了幸福要靠脚踏实地的劳动和创造来获取、追求幸福过程就是努力拼搏的过程。

学生体验幸福的过程、态度和情感不正确,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对幸福的理解。

1.金钱、享受对幸福的影响。不可否认,金钱和物质财富是个人幸福实现的物质基础,也是培养正确幸福观的物质前提。

一个生活在物质匮乏社会中的人,为了生存他不得不每天四处奔波、居无定所,他不可能会体会到人生的幸福,对他而言生活就是痛苦的感觉,幸福是望不可即的。但是,物质财富应在幸福生活中占多大比重?性别比较发现,男生比女生更注重金钱在幸福中的作用,这与男女生未来的社会角色有一定关系。

传统社会角色要求男性在恋爱、婚姻等问题上承担更多经济责任。如今在大学校园里盲目消费、攀比消费、赶潮流消费等负债消费现象非常普遍。《2004 年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显示,大学生每年的人均消费水平可高达1 万元,比全国国民的平均消费水平高出许多。

应该说他们在物质生活上是丰富的幸福的,然而其中许多人都感受不到这种幸福。有极少数女大学生为了追求物质享受,甚至混迹歌楼舞厅,伴大款,捞外块,不惜出卖自己的贞操和青春。她们不知道,到时候毁掉的正是美好的前途和真正的幸福。

2.情感困惑对幸福的影响。象牙塔里的爱情是许多大学生都非常期盼的,但象牙塔里的爱情也是最脆弱的。

许多大学生把恋爱动机指向“体验爱情幸福”和“充实大学阶段生活”,可见,当代大学生注意的是恋爱的过程本身,对结果则不太在意。但恋爱的结果往往会产生***。有调查显示,近35%的大学生存在情感困惑,由恋爱失败导致的大学生心理变异是最为突出的现象,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极端,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大学生作为生理上成熟的成年人,其具有各种情感本是很正常的社会现象,但毕竟他们还是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许多大学生的心理还处于未成熟阶段,一旦感情出现问题他们就会感到失落、迷茫、自卑,不仅仅影响学习,有的还会影响身心健康。因此,大学生情感问题也是影响其幸福感的很重要的因素。

3.就业压力对幸福的影响。就业是民生之本。

面对越来越强的就业竞争,大学生们似乎显得无可奈何。寒窗十几载,好不容易挤进大学的校门,`如今就要走向社会,面对父母的期望,面对自己的理想,却不知道路在何方。由于竞争激烈、就业矛盾突出,不少高校毕业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甚至有一部分毕业生在新的就业体制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心理准备不足,在就业过程**现了种种心理偏差,有的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这些心理偏差反过来又影响了他们的就业。不幸福感的产生说到底都是来自个体心理上的不平衡和不和谐。就业压力一方面来自社会,一方面也来自大学生错误的就业观。

高校教育者应通过就业指导和心理指导,转变大学生错误的就业观念,使大学生认清形势,认识自我,平衡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和谐的心理状态,从心理上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进而减少就业压力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

四、怎样运用积极心理学来培养大学生的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角度下的幸福感培养就是让人们以积极的心态去认识自我、认知社会,在不断地摸索和探寻中取得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平衡。其从人的本性出发、重视人个性发挥的理念与中国大力提倡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非常切合;与看似相对立的大学生艰苦奋斗教育也不矛盾,它是让同学们去积极地奋斗,而把艰苦的过程转化为幸福的感受。大学阶段是人生的**时期,也是对人生发展方向、对社会实践认知的启蒙期,此时可塑性极强,如果从现在开始就对他们进行幸福感教育,可使得大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幸福的获取以及看问题的视角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这种积极的、科学的、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将影响他们的一生。

当然,幸福感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靠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来实现。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健康的心理,努力的向积极心理学的方向靠拢,培养自己的幸福感,正确的面对生活,面对社会。

1.开展感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幸福观。感动是人之善心的一种体验,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大学生并不是不幸福,他们不缺乏感受幸福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而是缺乏感受幸福的能力就是因为周围的幸福唾手可得,所以很多大学生不懂得感受和珍惜。

这就需要在高校中运用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同学们具备感受真善美的能力。把培养学生的幸福观教育作。

为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做到以人为本,把幸福观教育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

2.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信仰,确定明确的生活目标。大学生的主要生活是学习,只有充分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并把自己的命运与之联系起来,才能获得有意义的生活。

事实上,缺乏幸福感的大学生主要是缺乏理想和信仰。大学生在经历高考后,就失去了目标,理想的缺失,就失去了幸福感。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仰,让学生体会人生目标和理想在实现过程中的积极感受,这也是幸福感实现的基本主体条件。

3. 普及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认知水平和情感控制能力的提高获得幸福的感受。

一方面,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优点与不足,对自己的学业成绩、成长进步、友谊与爱情等方面确定合理的期望值,做到既不盲目自负,又不无所作为,自暴自弃。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心理技能,使大学生通过自我调适、自我排解,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这都是提高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4.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从关注社会与自然发展的高度去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以实现人的发展来促进社会与自然的发展。

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追求崇高而完善的人格,培养当代青年正确的幸福观,在生活中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人文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影响了人的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人们对幸福的真实把握。所以,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应避免说教的单一方式,在德育过程中溶入历史、哲学、美学等各个学科。

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教育实践活动,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为人文教育的实施提供优良的环境。

作为大学生,虽然心智和生理已经成熟,但是由于大学生还处在学习阶段,社会经历还很浅薄,人际交往还很简单,因此关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学校教育实践中注意培养其良好的主观幸福感是很有意义的,主观幸福感的良差将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工作表现和人际交往。我们应该培养我们的幸福感,只有有了正确的幸福感,我们才能更加积极的面对生活,才能更加好的适应社会,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幸福不仅需要感觉,更需要能力。幸福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

通过学习幸福,帮助我们获得一种长久的、坚定的幸福感,而不是短暂的情绪体验。学会幸福,让我们在心理修炼的过程中,赢得属于自己的幸福力。

人格心理学

第一章。1.如何让理解人格的概念?其基本特性是什么?一是只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言行,人遵从社会文化习俗的要求而做出的反应。人格所具有的 外壳 就像舞台上根据角色要求所戴的面具,表现出一个人外在的人格品质。二是指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不愿意展现的内隐人格成分,即面具后的真实自我,是人格的内在...

人格心理学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人格心理学 课程重考复习大纲。一 单项选择题。1 如果从信息加工的视角研究人的攻击性,这属于 的观点。a.认知流派 b.行为主义流派 c.人本主义流派 d.特质流派 2.是个人生来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a.个性 b.人格 c.气质 d.性格。3.对来自理论的 有逻辑联系的两...

人格心理学

人格的定义 1.罗列式定义 在这类定义中,人格就是一个人所有特质的总和。2.综合性定义 这类定义强调人格是个人各方面属性所组成的整体。3.层次性定义 这类人格各方面的特质分为若干层次,而最高层次的特质具有统合的作用。4.适应性定义 这类定义强调人格适应环境的功能。5.区别性定义 这类定义强调人格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