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

发布 2022-10-18 03:41:28 阅读 8255

第一节人格心理学概述。

一、知识点导读。

二、知识点。

1、简述人格的基本特征。

人格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它们是人格的稳定性、整体性、独特性和社会性。

1)人格的稳定性是指人格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也不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2)人格的整体性是指人格不是孤立地存在着的,而是相互联系,综合成一个有机组织,协调一致地进行活动的。

3)人格的独特性是指每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方式都是不同的。

4)人格的社会性是指人格是社会人所特有的。

2、人格研究中,资料**有哪些?

1)生活资料(l)

指个体的生活史资料,用以了解个体的生活经历。

2)观察资料(o)

指由一些观察者对个体进行观察后所得出的资料。

3)测试资料(t)

指通过一些测试或实验程序,获得被试在测试中、或实验情景里的一系列反应纪录。

4)自我报告资料(s)

当事人通过对自己的评判而得到的资料。

3、简述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是:

1)人格的结构。人格心理学家用人格结构来解释个体差异。如用“特质”和“类型”来解释人们稳定的个别差异。

2)人格的动力。通过对人格动力的研究了解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内在原因。

3)人格发展。对个体自出生至死亡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的表现以及随着年龄、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

4)人格适应。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

第二节人格特质理论。

一、知识点导读。

二、知识点。

4、健康人格具有哪些特点?

1)自我广延的能力。

2)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

3)情绪上的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

4)具有现实性知觉。

5)具有自我客观化。

6)有一致的人生哲学。

5、什么是特质?奥尔波特将特质分为哪些类型?

特质作为一种人格测量的单位,特质等值于动机或意向,具有动力性。

奥尔波特将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两大种。

6、艾森克将人格特质分为哪些维度?各指什么?

1)外倾-内倾,指皮质唤醒水平。外向者皮质唤醒水平比内向者低。

2)神经质,指情绪的易变与坚定。高分特征是情绪易变,低分特征是情绪很少动摇。

3)精神质,高分者特征是自我中心、攻击性的、缺乏同情的、冲动的、冷酷的,低分特征表现为温柔、善感。

7、“大五”指哪五项因素?各指什么?

1)神经质,指情绪的稳定性和调节情况。

2)外向性,指内向或者外向。

3)求新性,指对经验开放,探求态度。

4)随和性,指乐于助人、可信赖或者怀有敌意、为人多疑。

5)尽责性,指自律、自控。

第三节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一、知识点导读。

本节主要介绍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三个重要概念,即人格结构、人格驱力以及焦虑。之所以将人格结构、人格驱力称为内涵,主要因为两者分别阐述了在弗洛伊德眼中,人格本身由哪些部分构成以及是什么在推动人格向前发展。而把焦虑称为外延,则是因为焦虑及其表现主要介绍了人格本身在与社会环境交流过程中的工作方式。

二、知识点。

8、简述弗洛伊德的性欲发展阶段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性欲力比多与生俱来,贯穿于人的机体和人格成长的全过程,特别是儿童时期四个阶段——口唇期、**期、潜伏期、生殖期。

1)口唇期,从出生开始持续一年左右。这个时期的动欲区是嘴和唇。如果婴儿在该阶段未得到基本照料,以后可能变得贪婪与喜欢掠夺,日后的人格问题包括不信任别人、抗拒别人的爱、害怕及无法与人形成亲密关系。

2)**期,从一岁半到三岁。这个时期的动欲区是**。大小便的训练方法与父母的态度与反应,对人格的形成都有深远的影响。

3)性器器,从三岁到六岁。这个阶段的动欲区是***。此时,男孩会有阉割焦虑和恋母情结,女孩会有恋父情结。

4)潜伏期,从六岁到八岁。新的兴趣取代了婴儿式的性冲动,社会化作用开始出现,引导儿童注意外界环境。

5)生殖阶段。这个阶段成年人成熟的性欲以生殖期**为最高满足形式。

注释:9、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

1)本我即原我,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按照快乐原则行事。

2)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事不违背社会规范,遵循现实原则行事。

3)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按照道德原则行事。

10、什么是焦虑?焦虑分为哪些类型?

焦虑是一种紧张的状态,主要**于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冲突。

焦虑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1)现实性焦虑。自我感知外界环境中真实的威胁,由此引发的焦虑称为现实性焦虑。

2)神经性焦虑。本我和自我之间的冲突,担心本我冲动会战胜自我引起的恐惧感称为神经性焦虑。

3)道德性焦虑。超我和自我的冲突,即自我受道德良心指责引发的罪疚羞耻感称为道德性焦虑。

11、什么是心理防御机制?它的特性是什么?

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缓解焦虑的防卫功能。

心理防御及其的特性包括:

1)不是否定事实就是扭曲现实。

2)是潜意识的层次上运作的。

12、心理防御机制具体指哪些?

心理防御机制具体指:

1)压抑。压抑是将一些具有威胁或令人痛苦的想法或感觉排除在意识之外。当一个人的某种观念、情感或冲动不能被超我接受时,就被潜抑到无意识中去,以使个体不再因之而产生焦虑、痛苦。

这是一种不自觉的主动遗忘和抑制。

2)否定。否定通过拒绝看见或拒绝面对不愉快的现实来减轻焦虑,保护自己的情感不受伤害。

3)反向或反向形成。反向形成是为了防范具有威胁性的行动,不让真实欲望被表达出来,以对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表现。

4)投射。投射是将自己无意识的想法和冲动归为他人,以免除自责的痛苦。

5)转移。转移是指精神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从而避开了心理焦虑和痛苦。同时它也是一种解除情绪压力的方式,即将情绪上的冲动转移发作在“较安全的对象”上。

6)合理化。合理化是给自己的行为赋予合理、正当的理由,这可以使自己的特定行为显得合理,并有助于减缓所受的打击。合理化有两种形式:

“酸葡萄”机制和“甜柠檬”机制。“酸葡萄”机制**于伊索寓言,当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时候,用酸葡萄机制缓解自己的失落。甜柠檬机制是指,不仅自己不能够得到的东西是无价值的,而且显示自己所有的东西是特别好的。

7)退行。退行是指行为退回较不成熟的阶段中去。在面临巨大压力或甚大的挑战时,有人会以不成熟、不恰当的行为来回应,以减轻内心的焦虑。

8)自居。自居表现为通过攀附别人提高自己的价值感,借他人的光彩来荣耀自己。

9)补偿。补偿是指借助培养出正面的特质来弥补自身的缺陷弱点。

10)幽默。幽默是指以幽默的语言或行为来应付紧张的情境或表达潜意识的欲望。

11)升华。升华是将受挫的欲望或冲动改头换面,以一种积极的、可被社会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

第四节新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

一、知识点导读。

二、知识点。

13、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提出了人生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认为每个阶段都是人生发展的转折期,个体都面临着重要的生活任务,都可能遭遇成长的危机,教养环境直接关系着危机是否能够得到积极解决。如果得到积极解决,就促进个体形成良好的自我品质;如果不能顺利应对,则会影响个体的进一步发展或是留下问题。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在出生到1岁的孩子,如果成功地解决了发展危机,人格中便形成了希望的品质;如果不成功地解决发展危机,则在人格中形成恐惧的特质。

2)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岁到3岁左右的孩子,若能成功解决危机,则会形成意志品质;若解决不成功,则会在人格中形成自我怀疑。

3)主动性对内疚。4岁至6岁左右的儿童,发展出主动性或进取心,则会形成目的的品质;若不成功地解决本阶段的危机,则会在人格中形成无价值感。

4)勤奋对自卑。6岁至11岁的少年。如果勤奋感占优势,其人格就形成了能力的品质,若不能成功地解决本阶段的危机,则会在人格中形成无能感。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岁至20岁左右的青年,如果能顺利解决发展危机,则具备忠诚的品质,如果不能成功解决本阶段的发展危机,则在青年人格中形成不确定感。

6)亲密对孤独。20岁到24岁的成年早期。能成功解决发展危机,则形成爱的品质,若不能成功解决本阶段的发展危机,会导致混乱的亲密关系。

7)繁殖对停滞。25岁到65岁成年期。如果繁殖感高于停滞感,在其人格中形成关心的品质,反之则会形成自私的品质。

8)自我完善对绝望。65岁到死亡。若自我整合胜过失望,则具有智慧的品质特质,反之则会导致无意义感与失望。

14、什么是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不仅仅是青少年对自己作为一个人在时空中存在的一致性、连续性的事实知觉,而且是对自我品质的知觉。

15、简述阿德勒的人格理论。

人格心理学

第一章。1.如何让理解人格的概念?其基本特性是什么?一是只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言行,人遵从社会文化习俗的要求而做出的反应。人格所具有的 外壳 就像舞台上根据角色要求所戴的面具,表现出一个人外在的人格品质。二是指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不愿意展现的内隐人格成分,即面具后的真实自我,是人格的内在...

人格心理学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人格心理学 课程重考复习大纲。一 单项选择题。1 如果从信息加工的视角研究人的攻击性,这属于 的观点。a.认知流派 b.行为主义流派 c.人本主义流派 d.特质流派 2.是个人生来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a.个性 b.人格 c.气质 d.性格。3.对来自理论的 有逻辑联系的两...

人格心理学

人格的定义 1.罗列式定义 在这类定义中,人格就是一个人所有特质的总和。2.综合性定义 这类定义强调人格是个人各方面属性所组成的整体。3.层次性定义 这类人格各方面的特质分为若干层次,而最高层次的特质具有统合的作用。4.适应性定义 这类定义强调人格适应环境的功能。5.区别性定义 这类定义强调人格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