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期末复习。
1.人格: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特点: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社会性。
2.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先天遗传;社会环境、文化;家庭教育因素——父母教养方式;自然物理因素。
3.主要研究途径。
临床研究,也称个案研究,着重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去研究人格,以独特的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谈话、观察、作品分析等方法广泛地收集材料,以便对个体的人格进行全面准确的定性描述。
相关研究,主要运用测量和统计的方法,在相同条件下, 考察一组被试的两个或更多个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实验研究,要求严格控制条件,系统地操纵某个或多个变量(自变量),以期导致另一个或另一些变量的某种变化,从而做出因果性的结论。
田野调查法,又称田野工作or 实地考察法,用于原始资料搜集,主要用于社会、自然科学研究。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对象,参与其实际生活,详细记录,整理分析。
以无意识本我为核心的人格结构论。强调人格结构的动力性质,认为人格是多种力量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主张无意识为核心。
frued认为意识由三种不同水平的部分组成:无意识、前意识、意识。
意识:人格的表层部分,由能随意想到、清楚察觉到的主观经验组成。特点:逻辑性、时空规定性、现实性。
前意识:位于意识、无意识之间,由虽不能即刻回忆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组成。主要作用:
检查,不允许使人产生焦虑的创伤性经验、不良情感、为社会道德不容的原始欲望和本能进入意识领域。前意识、意识之间的内容可相互转化。
无意识:人格结构深层部分。不曾在意识**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到压抑的心理活动。
主要组成部分:原始冲动、各种本能、通过种族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情感。特点:
无矛盾性;无时间性;不存在任何否定、怀疑、不相信的成分;非现实性;能量大,更动机、更活跃,易于变形和替换。
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6.冲突、焦虑、防御机制。
frued认为,人有三种焦虑:
①现实焦虑,是人觉察到周围环境中存在的现实危险所产生的的内心的紧张、不安、恐惧。
②神经质焦虑,由于担心失去对本我控制而产生的潜在危险所引发的,不是对本我自身的恐惧,是害怕它不分青红皂白的冲动带来受惩罚的结果。
③道德焦虑,由于意识到自己的思想行为不符合道德规范而产生的良心不安、羞耻感、有罪感。
防御机制:压抑:自我最基本的防御机制,先于其他任何防御机制而产生,别的防御机制的运行以他为基础。
压抑有2种情况:对本我中的先天本能冲动和原始欲望的压制;对个人后天生活中的痛苦经验和不良欲望的压抑。通过压抑自我将痛苦回忆压抑在本我之中,不能上升到意识水平,减少个人焦虑。
否认:最早形成的自我防御机制之一。只不过是通过对令人痛苦的现实闭上自己的眼睛,假定情况不存在,回避使人痛苦的现实问题。
投射:不承认自己身上具有某种不良品质和思想感情,把这些感情投射给别人,看成是别人具有的。
反向作用:人努力表现出自己不良品质和情感的对立面来减轻焦虑的方法。
合理化:文饰作用。为痛苦编造一个似乎合理、自己能接受的解释。
替代和升华:受抵制的力比多以间接方式发泄。
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口腔期、**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期。
8.阿德勒反对frued泛性论。提出:器官缺陷、追求优越、社会兴趣。
器官缺陷与补偿。个体补偿途径:集中力量发展功能不足的器官;发展其他机能来弥补有缺陷的机能。
自卑感。是人格发展的动力,是推动人积极向上的动力。人格的动力具有普遍性。
追求优越。既是一个努力的过程,也是一个前进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同时是人格发展的重要动力。阿德勒认为追求优越是先天的、所有人生下来就具有的东西。
9.阿德勒把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称为“生活风格”。这是一种标志个体存在的独特方式,是作为一个统一整体的自我在社会生活中寻求表现的独特方式。
10.阿德勒根据人们所具有的社会兴趣的程度,分出四类型的人:
统治—支配型:喜欢支配、统治他人;
索取—依赖型:喜欢依赖别人的劳动,向别人所取自己所需要的一切;
回避型:总是回避生活中各种问题,企图碌碌无为而避免失败;
社会利益型:能正视问题,试图以某种有益于社会的方式解决问题。
11.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
婴儿期0~2岁发展信任感,克服怀疑感希望。
儿童早期2~4岁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疑虑意志。
学前期(游戏期)4~7岁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目的。
学龄期7~12岁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能力。
青年期12~18岁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混乱忠实。
成年早期18~25岁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爱情。
成年中期25~50岁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关怀。
老年期50~over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厌倦智慧。
12.奥尔波特特质的概念:一种概括了的行为方式。个体有别于他人的基本特征,人格的组成元素,人格测量的基本单位。
13.奥尔波特,健康人格具有六个特点:
自我广延的能力。
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
情绪上的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
具有现实性知觉。
具有自我客观化。
有一致的人生哲学。
14.卡特尔:从个人和群体的角度区别出两类特质——个别特质(某个人具有的)、共同特质(一个社区或一个群体所共同具有的)。
从特质的层次上区分出表面特质(通过观察就可以发现的一个人的外部行为)、根源特征(人格结构的内部,制约着表面特质,每一种表面特质都源于一种或多种根源特质)
卡特尔认为,关于人格动力的特征就是动力特征。它促使人朝着一定目标行动,是人格的动力性因素,分为能、外能、辅助。
15.因素分析概念:
16.荣格认为,作为整体的人格,由三个不同的层次构成: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
意识:人的心灵中卫衣能够被个体直接感知的部分。随生命出现,随思维、情感、感觉、直觉四种心理机能的应用不断增强。
个体潜意识:是潜意识的表层,是一个经验的储存库,容纳了所有与意识自我不协调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内容。特点:
以“情结”形式表现出来。(情结:凡是一个人沉湎与某种东西而不能自拔时,其背后就有情结存在)。
集体潜意识:储存的是其祖先在漫长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经验。这些经验以原始意向的形式保存下来。主要内容是原型(人们采取的与祖先相同的把握世界及作出反应的方式)。
人格面具:只一个人生来就具有的一种倾向性,倾向于在公众场合中展现自己,扮演好某种社会角色,其目的在于给别人一个好的印象,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赞许。人格面具不仅有利于实现个人目的、取得个人成就,同时也是社会生活与共同福利的基础。
阿玛尼和阿尼姆斯:又称异性原型。阿玛尼:男性心灵中的女性成分或意象。阿尼姆斯:女性心灵中的男性成分或意象。
阴影:又称同性原型。代表一个人自己的性别,并影响到与其他同性的关系。(兽性)
自性:统。一、组织、秩序的原型。集体潜意识中的一个核心原型。把所有别的原型吸引到自己周围,使他们处于一种和谐状态。
17.态度。
荣格根据两种态度或倾向性,把人划分成内倾型和外倾型两种。内倾型的人心理活动指向自己的内部世界,喜欢安静,富于幻想,对事物的本质和活动结果感兴趣。外倾型的人好社交,为人活泼、开朗,对外部世界的各种事物感兴趣。
18.(多选)艾森克强调人格由三个类型或基本维度组成:内倾—外倾(e)、神经质(n)、精神质(p)
19.高感觉寻求者:对感觉剥夺耐受性低、对感觉刺激需求高,喜刺激冒险。
20.感觉寻求倾向表现形式:
渴望参加各种冒险活动,以获得刺激体验;
通过违反常规的生活方式来获得感觉刺激(吸毒、酗酒、赌博);
对无聊的敏感度。
21.马斯洛在其《人性能达的境界》中,提出了达到自我实现的八条具体途径、方法:
①通过全身心地投入or 献身于某一工作或事业,彻底忘记自己的伪装和角色,真正进入“无我”境界,从而完完全全成为自己。
②每当面临前进和倒退、成长和安全的选择时,尽量做出前进和成长的选择。
③要有高度的自发性,倾听自己内在冲动的呼唤,任其显露出来,而不是倾听权威的声音。
④在怀疑时要诚实地说出来而不要隐瞒,因为你的顺从也要承担责任。
⑤从小处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⑥自我实现不只是一种终极状态,而且是一个实现个人潜能的过程。
⑦高峰体验非常短暂,但是对于自我实现意义重大。
⑧要识别自己的防御心理,并有勇气放弃这种防御。
人格心理学
第一章。1.如何让理解人格的概念?其基本特性是什么?一是只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言行,人遵从社会文化习俗的要求而做出的反应。人格所具有的 外壳 就像舞台上根据角色要求所戴的面具,表现出一个人外在的人格品质。二是指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不愿意展现的内隐人格成分,即面具后的真实自我,是人格的内在...
人格心理学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人格心理学 课程重考复习大纲。一 单项选择题。1 如果从信息加工的视角研究人的攻击性,这属于 的观点。a.认知流派 b.行为主义流派 c.人本主义流派 d.特质流派 2.是个人生来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a.个性 b.人格 c.气质 d.性格。3.对来自理论的 有逻辑联系的两...
人格心理学
人格的定义 1.罗列式定义 在这类定义中,人格就是一个人所有特质的总和。2.综合性定义 这类定义强调人格是个人各方面属性所组成的整体。3.层次性定义 这类人格各方面的特质分为若干层次,而最高层次的特质具有统合的作用。4.适应性定义 这类定义强调人格适应环境的功能。5.区别性定义 这类定义强调人格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