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心理学

发布 2022-10-17 13:23:28 阅读 3901

填空。1.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2.结构主义把心理区分为三个心理要素,即感觉,表象和情感。

3.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研究就是确定刺激—反应之间可以**的关系。

4.美国的格里菲斯博士被认为是现代运动心理学的先驱,他是第一个系统地进行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学者,亦被称为美国运动心理学之父。

5.心理学,体育科学与体育运动实践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被认为是运动心理学的科学方向、学派体系和职业化的基本要素。

6.弗洛伊德最初把人格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7.心理内核是人格的核心部分,也就是真正的自我,而不是自己希望他人认为的自我。

8.德国心理学家艾森克提出了两个最基本的人格维度,即内外向性和神经质,后来又加入了第三种特质:精神质。

8.阿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归纳为三类:即首要特质,核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10.人格的各种特质都是先天和后天环境与学习相互作用的结果。

11.动机的产生取决于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个体的需要,又可以称作内驱力;二是行为的目标,又可以称作诱因。

12.按动机的**可以把运动动机分为内部运动动机和外部运动动机。

13.按动机的指向性可以把运动动机分为直接运动动机和间接运动动机。

14.成就动机认为,在社会化过程中,人们获得了两种与成就有关的动机,一种是获得成功的动机,另一种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14.维纳于2024年提出了归因的二维模式,这两个维度是稳定性和控制点。

15.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它们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是同一注意的两个方向。

16.注意具有选择,维持,调节和监督功能。

17.大脑额叶在保证有意识。持久的集中注意中起着重要作用。

18.运动心理学家奈德弗认为注意包括方向和广度两个维度。

19.心理唤醒是个体对自己身心激活状态的一种主观体验和认知评价。

将焦虑分为状态焦虑和特制焦虑两种。

21.个体在赛前出现的竞赛状态焦虑被称之为赛前状态焦虑。

22.倒u曲线理论是解释唤醒与运动表现关系的最著名的理论假设之一。这一理论假设源自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23.最佳功能区理论是由前苏联心理学家汉宁提出来的。

24.构成运动技能的两个主要因素是认知要素和运动要素。

25.运动技能学习的理论闭锁回路理论和图式理论。

26.一般把反馈分为内部反馈和外部反馈。

27.评价学习的效果,应该吧着眼点放在保持测试或者迁移测试。

28.体育运动不仅是身体的运动,而且也是心理活动,是身心统一的运动。

29.根据心理训练开展的时间,可将各种心理训练方法分为一般心理训练和临赛心理训练。

30.根据心理训练的目的和任务,可将各种心理训练方法分为心理过程训练和心理状态综合训练。

31.心理技能训练的基本步骤包括三个循序渐进的阶段:学习阶段,练习阶段和应用阶段。

32.一般心理训练是培养和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33.运动表象主要包括视觉运动表象和动觉运动表象两种形式。

34.应激接种训练包括以下三个阶段:应激教育阶段,应对学习阶段以及实际干预阶段。

35.认知控制技术是通过改变人的认知过程,认知方式和认知观念来改变不良的情绪和行为。

36.对立思维是运用客观的事实和严密的逻辑驳斥错误观念的方法。

37.行为干预技术是建立在行为主义的学习原理和有关实验研究的基础上。

38.系统脱敏是一种对抗条件技术。

39.冲击**又称满灌**。

40.放松训练包括渐进放松、自我引导放松、自生放松等方法。

41.系统脱敏又称交互抑制,是由南非心理**家wolpe发展起来的**方法。

42.身体锻炼可能产生的负效应包括心理耗竭和锻炼迷瘾两方面。

43.老年人坚持或退出体育锻炼的原因,主要可能受三种因素的影响,即锻炼带来的效益,锻炼的乐趣性和自我效能。

44.身体锻炼对老年人在认知类方面的心理效益包括有助于反应速度的保持,延缓记忆的衰减和改善动作表象和动作记忆。

45.个性因素常常是在**与运动损伤有关心理因素中首先考虑的因素之一。

46.个人因素,应激水平,某种态度被认为是运动损伤的心理**。

47.损伤**的心理干预来自于对损伤反应的理解。

49.属于认知调控技术的心理干预手段有思维阻断和认知重建。

50.团体的凝聚力可分为任务凝聚力和社交凝聚力。

51.用于测量团体凝聚力方法主要包括社会测量法和问卷法。

52.当团体规模不断扩大,队员的动机逐渐下降,就会产生社会性懈怠,从而降低活动效率。

53.个人对活动任务和人际关系的满意度,有助于运动队凝聚力的发展。

名词解释。1.心理测验:利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试题或图形来测量研究对象某种心理特性的方法。

2.人格:指个体实际和潜在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3.典型反应: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或对周围世界的经常反应。

4.核心特质:指渗透性较首要特质稍逊,但具有相当概括性,并有一般意义的特质。

5.成就动机:指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

6.自我效能:指一个人完成一项任务的信念,它影响人对活动的选择,人的努力,人的坚持性和人的成就。

7.选择性注意:注意优先选择需要具体加工信息,忽略无关信息的过程。

8.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9.心理唤醒:指个体鬼自己身心激活状态的一种主观体验和认知评价。

10.生理唤醒:指生理激活水平。

11.竞赛状态焦虑:指某一具体的竞赛情景中所体验到的状态焦虑。

12.运动技能:通过学习,以最好的准确性,最少的时间和能量消耗达到预定目标的能力。

13.组块练习:将几个技术动作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练习。

14.心理技能训练:有目的有意识地采用一定方法手段,帮助运动员掌握心理调控技能,以发展运动员心理品质,调整心理状态的教育过程。

15.表象训练:运动员在头脑中对运动员动作和情境进行心理表征从而提高运动表现的心理训练方法。

16.目标设置:激励人们更好的完成活动的常用方法,设立符合一定标准的目标促进个体更迅速,更有效的完成活动的训练方法。

17.放松训练:运用一定的暗示语使肌肉得到放松,从而产生一系列显著的生理放松反应,使个体产生平静的心理状态的方法。

18.心境:指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具有渲染性的情绪。

19.社会支持:指至少两个之间的资源交换,接受者从中获益。

20.社交凝聚力:指团体成员之间彼此喜欢,彼此愉快地交往程度,它涉及到友谊,社会支持和人际关系等因素。

21.社会性懈怠:指一个团体内的个体由于动机水平的下降,在集体工作时不像独自工作时那样付出100%的努力。

判断。×)1.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开始**心理现象,因此心理学诞生于古希腊时。。

√)2.人的言行与心理活动不是简单的意义对应关系。

×)3.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认为,所有的行为都是学习来的,没有一种行为是遗传的。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4.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我们的许多行为都源于意识过程。

×)5.观察法属于心理学特殊方法。

√)6.根源特质是内在的因素,它们是人格结构的最重要部分,是一个人行为的最终根源。

√)7.男运动员比较外向,具有情绪稳定,支配性,社会攻击性,顽强精神和信任别人等特征,而女运动员除在情绪稳定和控制情绪的能力方面所得分数比男运动员低一些外,也具有与男运动员类似的人格特征。

×)8.中国男子足球运动员较冷淡和含蓄,相比之下,中国男子射击运动员更为外向,更愿意与他人合作。

√)9.我国运动心理学工作者主要采用16pf,epq(艾森克人格问卷)、mmpi(明尼芬达多项人格测验)等人格测量工具对田径、球类、射击、划船等众多项目的运动员及非运动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

×)10.对运动员进行人格测量与评价将人格测量的结果作为评定运动员人格的唯一依据。

√)11.对运动员进行人格测量与评价或解释的人员必须是受过专业训练并具有相应资格的专业人士。

√)12.动机具有方向和强度两个维度。

√)13.诱因是指激起动机的外部因素,即各种刺激。

×)14.获得成功的动机比回避失败的动机强的人,倾向于选择特别难的任务。

√)15.回避失败的动机比获得成功的动机强的人,倾向于选择特别容易的任务。

×)16.课堂活动结构存在三种形式,即竞争式,合作式和**式。

×)17.注意是一种独立的心理活动。

×)18.乒乓球、羽毛球在接发球时,需要运动员将注意集中在广阔的内部范围内。

√)19.运动员在过高或过低的唤醒水平下,其注意容量都会受到影响。

√)20.双重任务的训练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注意分配能力。

√)21.状态焦虑是一种瞬间的情绪状态,表现为忧虑、恐慌、心神不宁等心理体验及相应的生理和行为反应。特质焦虑是一种人格倾向。

√)22.技能水平的不同会决定其最佳唤醒水平会有明显的不同。

×)23.竞赛状态焦虑问卷有三个分量表: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

√)24.在最佳功能区理论中,无论个体的这个区间如何,只要他的赛前状态水平位于这个区间内,他的发挥就好,反之,也成立。

√)25.练习的组织化在运动技能学习的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指导者应该根据各阶段的不同特点组织练习。

×)26.经过一段时间联系后,或者在一门课程结束后,要立即进行测验,这样测验成绩更能反映学习的真正效果。

×)27.在运动技能学习的联结阶段,如果一堂练习课需要练习几个动作,可采用组块练习的方法,将几个有联系的动作组成有顺序的练习组块进行练习。

×)28.对于游泳、自行车、滑雪等连续性技能,运动控制和反馈都没有贯穿在一系列的运动之中,因此练习者没有必要在运动中利用各种感觉信息及时修改动作。

×)29.从某种意义上说,身体训练的水平,技能,战术训练的水平的提高和发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心理咨询的水平决定的。

√)30.心理技能训练不以运动员某些技能损害为代价,并可使运动员终身受益。

√)31.心里技能训练在转变为运动员的自觉行动之前就可以看到应有的效果。

×)32.好的心理技能训练立竿见影,同时可以通过一两次心里技能训练来提高自己的心理能力。

×)33.就表象训练对提高动作技能质量的效果而言,外部表象比内部表象更为有利。

×)34.思维阻断是运用积极的认知方式替代消极认知方式的方法。

√)35.“裁判不能左右比赛,只要尽力而为,胜负自有天定”是积极思维观念。

运动心理学

1979 1983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 暨国外运动心理学译文汇编文章题目。少年自我时机控制能力发展初探。体育教学和训练中的感觉信号问题。高中生上体育课的学习心理研究。思维训练对跨栏教学效果的影响。试谈乒乓球比赛中的情绪体育学院管理的心理学问题 集中注意与植物神经机能测定的初步 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场依存...

运动心理学

名词解释 1.表象 事物不在面前,人脑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反映。2.运动知觉 人脑对外界事物和人体自身运动状态的反映。3.心理训练 指运动员为完成专项运动所需要的心理因素得到稳定地加强和提高,并学会调节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以便在训练和比赛中促进身体和技战术水平得到正常或超常地发挥。4.模拟训练 ...

运动心理学

一 名词解释 1.表象训练 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场景,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控制情绪能力的方法。2.错觉 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具有固有倾向的歪曲直觉,是对外界事物的不正确的直觉。3.心境 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具有弥漫性。4.运动焦虑 指运动员在训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