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一单选 2
题型二多项选择 11
题型三名词解释 14
题型四简答题 16
题型五论述题 17
2023年4月每小题1分,共20分。
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随意注意)
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d.差别感受性 )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a.适应现象 )
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b. 20~40)秒钟。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b.倒摄干扰 )
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c.组块)
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c.小 )了。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c.手段—目的分析法)
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b.卡特尔)提出来的。
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b.回避失败的倾向)
14.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b.心境)
15.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a.多血质 )
16.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是(b.人际沟通)
17.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 b.文饰)
18.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b.补偿)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
19.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 b.变化)
20.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c.具体运算阶段)
2023年10月每小题1分,共20分)
4.我们在听课做笔记时,写字处于( )意识状态。
a.可控制的 b.自动化的 c.白日梦状态 d.不自觉的。
5.有的人因生活程序突然改变而影响睡眠,这属于( )失眠。
a.假性 b.情景性 c.失律性 d.功能性。
6.看电影时,人们的知觉活动主要是( )
a.视知觉 b.听知觉 c.视、听知觉 d.视、感知觉。
7.绝对感觉阈限是指( )
a.人的一般感觉能力 b.最大可觉察的刺激量。
c.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 d.差异觉察能力。
8.人眼的可见光,其波长约为( )毫微米。
a.500—600 b.0—1000 c.380—1280 d.400—750
9.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0.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保持( )秒钟。
a.5 b.20—30 c.60 d.120
11.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 )
a.时快时慢 b.不快不慢
c.先慢后快 d.先快后慢。
12.某学生智商为100表示( )
a.较低智力 b.中等智力
c.较高智力 d.非凡智力。
13.有机体活动的动力是( )
a.动机 b.诱因 c.需要 d.目标。
14.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 )
a.行为参照 b.省力 c.服从 d.强迫。
15.脾气急躁、行为勇敢有力的人属于( )气质。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6.助人为乐、廉洁奉公,反映性格的( )特征。
a.理智 b.情绪 c.意志 d.态度。
17.美感属于( )
a.情绪 b.情感 c.心境 d.都不是。
18.人在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维方面的特征属于( )特征。
a.态度 b.意志 c.情绪 d.理智。
19.狼孩现象主要是由( )因素造成的。
a.先天 b.后天 c.遗传 d.狼奶。
20.青少年期一般指( )岁。
a.6—12 b.12—18 c.6—18 d.10—20
2023年4月每小题1分,共20分)
4.学生上课时“走神”现象属于( c )。
a.意识失控状态 b.自动化的意识。
c.白日梦状态 d.半睡眠状态。
5.明天要考试,今晚难以入睡,属于( a )失眠。
a.情景性 b.假性 c.失律性 d.兴奋性。
6.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第一步是( c )。
a.视觉 b.听觉 c.感觉 d.知觉。
7.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成( c )关系。
a.正比 b.同比 c.反比 d.对比。
8.下列不属于知觉基本特性的是( c )。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主观性 d.知觉的恒常性。
9.“一题多解”体现的是( d )。
a.常规思维 b.聚合思维
c.直觉思维 d.发散思维。
10.智力是一种( a )。
a.综合认知能力 b.适应能力 c.学习能力 d.思维能力。
11.某学生的智商是130,表示( c )。
a.较低智力 b.中等智力 c.较高智力 d.天才智力。
12.智力的三元理论是由( c )提出的。
a.塞斯登 b.斯皮尔曼 c.斯腾伯格 d.达斯。
13.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而产生的动机,属于( a )动机。
a.外在 b.内在 c.主导 d.社会。
14.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b )。
a.表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15.最有利于发挥最佳工作效率的是( c )强度的动机。
a.高 b.低 c.中等 d.无。
16.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属于( b )动机。
a.外在 b.内在 c.自然 d.从属。
17.安静稳重、自制力强的人一般属于( c )气质。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8.“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是指人格的( a )。
a.独立性 b.稳定性 c.统合性 d.复杂性。
19.恐惧症来自于( b )。
a.挫折 b.焦虑 c.压力 d.幻想。
20.在同一时间里研究不同年龄组的被试的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比较叫( a )研究法。
a.横断 b.纵向 c.序列 d.实验。
3.有预定目的,但又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c )。
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d.无意注意。
4.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 b )关系。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d.成准比例。
5.由暗处到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物体,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称为( b )。
a.暗适应b.明适应。
c.不适应d.知觉适应。
6.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编码、( c )、提取。
a.识记b.回忆。
c.保持d.再认。
7.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a )个组块。
a.7±2b.5±2
c.8±2d.9±2
8.早上起来,推开窗子发现地面全都湿了,你推断昨天夜里一定下雨了。这是思维的( b )。
a.概括性b.间接性。
c.合理性d.整体性。
9.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从问题提供的各种信息中寻找最佳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b )。
a.直觉思维b.聚合思维。
c.抽象思维d.发散思维。
10.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法是( b )。
a.爬山法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d.尝试错误法。
11.智商的计算公式是( b )。
ab. cd.
12.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d )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b.卡特尔。
c.瑟斯顿d.吉尔福特。
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二种成分:( c )和回避失败的倾向。
a.追求利益的倾向b.追求刺激的倾向。
c.追求成功的倾向d.回避困难的倾向。
14.从发生早晚的角度看情绪与情感的差异,( a )。
a.情绪发生早,情感产生晚。
b.情绪发生晚,情感产生早。
c.情绪情感同时产生。
d.情绪情感都是与生俱来的。
15.某学生待人直率热情,但脾气急躁,易冲动,他的气质类型比较符合( b )。
a.多血质b.胆汁质。
c.粘液质d.抑郁质。
16.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根源特质,他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 c )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
a.10b.12
c.16d.24
17.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叫( b )。
a.服从b.从众。
c.信任d.接受。
18.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采用了下列哪种心理防御方法?( c )
a.文饰b.转移。
c.投射d.幻想。
19.把失恋的挫折感转化为发奋学习的动力,这种心理防御方法称为( a )。
心理学考点汇总
单项选择题 1.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里学实验室,标志科学心理学诞生。2.基础心理学包括 心理过程 情知意 人格 个性 3.构造主义 学派的奠基人为冯特。心理 意识 是由元素构成。4.机能主义 创始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威廉 詹姆斯,机能主义强调心理的作用与功能。5.行为主义 强调...
设计心理学汇总
从设计心理学角度分析。索尼dsc w350d 前言。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市场进入了进一步细分化时代,产品的针对性也愈演愈烈。女性地位的不断提高,导致女性群体已经成为某些产品的主导消费群体。如今拍照已经成为伴随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件极为平常的事情,每当有大事,有美景,有聚会的时候,人们都会拿出各式各样的拍...
说服心理学汇总
关于衰减效应的内在原因,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重复接受刺激的神经区域所产生的钝化。这种钝化使得神经对重复性的外界刺激变得反应迟钝。人们俗话说的 审美疲劳 就是这种钝化的体现。因此,富裕后的人们即便天天吃大餐,对美味的感觉也变得淡漠 正所谓 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当然,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