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题库

发布 2022-10-17 03:32:28 阅读 8627

教育心理学试卷库。

a一、选择题(单选,每题1分,共20分)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d )

a、教师的教 b、学生的学 c、教学方法 d、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2、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作者是a )

a、桑代克 b、布鲁纳 c、斯金纳d、苛勒。

3、依据外部或内部线索,可将认知方式分为场独立性和c )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依存型 d、发散型。

4、由于儿童心理具有顺序性之特征,所以我们的教育要b )

a、抓好关键期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适应儿童年龄特征。

5、苛勒认为,学习的过程是b )

a、试误的过程 b、顿悟的过程 c、循序渐进的过程 d、刺激反应联结化的过程。

6、好奇心、求知欲,这是a )

a、认知的内驱力b、附属的内驱力c、自我提高的内驱力d、生理的内驱力。

7、主张广泛使用发现法的心理学家是b )

a、奥苏伯尔 b、布鲁纳 c、布鲁姆d、斯金纳。

8、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征之一是d )

a、多维思维 b、去自我中心 c、思维的可逆性 d、思维的不可逆性。

9、学习动机的两种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c )

a、内驱力 b、诱因 c、学习期待 d、成就动机。

10、自我效能感最早的提出者是c )

a、桑代克 b、布鲁纳 c、班杜拉d、斯金纳。

11、能力属于 ( d )

a、可控因素 b、外部因素 c、不稳定因素 d、不可控因素。

12、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a )

a、自我实现的需要b、生理需要 c、社交需要 d、尊重的需要。

13、“死记硬背”,这是 ( c )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机械学习 d、意义学习。

14、“我要学”,这是 ( d )

a、间接动机 b、外部动机 c、近景动机 d、内部动机。

15、“心理自我”开始发展和形成的时期是d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幼年期d、青年初期。

16、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b )

a、价值观的学习b、行为规范的学习c、能力的学习 d、个性的学习。

17、人格的核心是 ( d )

a、兴趣 b、能力 c、气质d、性格。

18、影响自我效能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个体的d )

a、兴趣 b、气质 c、人格特征 d、成败经验。

19、某儿童的智力年龄是9岁,实际年龄是6岁,其智商是a )

a、150 b、100 c、54d、75

20、认知方式又称之为 ( c )

a、认知差异 b、非智力因素 c、认知风格 d、人格因素。

二、选择题(多选,每小题2分,共20分)

1、学与教的系统包含的五个要素是: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和cd )

a、教学过程 b、学习过程 c、教学环境 d、教学**。

2、属于认知学习理论的是ac )

a、顿悟说 b、试误说 c、建构主义 d、操作条件作用说。

3、学生心理学发展的基本特征有abcd )

a、连续性和阶段性b、定向性与顺序性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4、自我意识包括的三种心理成分是abc )

a、认识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志成分 d、行为成分。

5、属于不可控因素的是bcd )

a、努力程度 b、能力 c、难度d、运气。

6、认知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bc )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7、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分为两类ad )

a、力求成功的动机b、认知的内驱力c、内部动力 d、避免失败的动机。

8、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如下特征cd )

a、自我中心 b、单维思维 c、思维的可逆性 d、具体逻辑推理。

9、学生心理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差异性之特征,所以我们的教育要bd )

a、循序渐进 b、考虑到其年龄阶段c、抓好关键期d、因材施教。

10、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可将学习分为ab )

a、机械学习 b、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 d、发现学习。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0分)

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材的作者是潘菽。

2、认知风格无优劣之分。

-11岁儿童的心理矛盾主要是主动感对内疚感。

4、建构主义主张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5、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即联结。

6、发现学习即意义学习。

7、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过程是顿悟的过程。

8、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自我努力,往往会提高后继学习动机。

9、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内容和方法。

10、学习是人所特有的,动物没有学习。

四、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率越高。

是错的。一般情况下,动机强度中等,学习效率最高,动机强度过高或过低,学习效率都不高。

2、惩罚即负强化。

这种说法是错的。惩罚与负强化是有区别的,负强化是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而惩罚是抑止或消除某种反应,即降低反应发生的概率。

五、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简述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学习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教师**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2、简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有意义学习的客观条件是学习的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主观条件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3、简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含义。

教育心理学题库

一 选择题 1 b 2 d 3 c 4 d 5 c 6 c 7 d 8 d 9 d 10 a 11 a 12 a 13 a 14 c 15 a 16 b 17 c 18 c 19 d 20 a 21 a 22 a 23 a 24 a 25 b 26 c 27 a 28 c 29 d 30 a 31 ...

教育心理学题库

一 论述题。评述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1 基本观点 1 关于学习实质 实习的目的和结果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一个充分起作用的人,即使学生人格得到发展。使学习的潜能得到发挥,学会学习。2分 2 关于学习类型与过程 人本主义将学习分为无意义学习与意义学习两种。主张进行意义学习。认为学习过程即学生在一定...

教育心理学题库

第五章中学生发展心理。2013年下半年中学真题 赵明能够根据 a b,b c,则a c 的原理,推出a b c的关系,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赵明的认知发展处于 阶段。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2012年下半年中学真题 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借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