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题库

发布 2022-10-19 07:25:28 阅读 6969

第一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们这门课程的名称是( d )

a 公共心理学 b 心理学基础 c 教育心理学 d 心理发展与教育

2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 d )

a 华生 b 桑代克 c 冯特 d 弗洛伊德。

3 心理学研究表明,天才人物与一般人相比( b )

a 身体和心理上更不健康 b 身体和心理上更健康。

c 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没有差别 d 身体不如常人健康而心理健康状况相似。

4 同卵双生子分开抚养后在许多人格特征上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49,而一起抚养长大的同卵双生子为0.52;相比之下,分开抚养与一起抚养的异卵双生子间对应的平均相关系数是0.

21与0.23。这说明了心理发展受到( b )的影响。

a 环境因素 b 遗传因素 c 学校因素 d 家庭因素。

5 头大聪明、眼大机灵属于( c )

a 伪心理学 b 科学心理学 c 常识心理学 d 迷信。

6 弗洛伊德的戒指上刻的是( c )头像。

a 宙斯 b 俄狄浦斯 c 斯芬克斯 d 耶稣。

7 读书看报属于( a )

a 认知过程 b 情绪过程 c 意志过程 d 人格过程。

8 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b )

a 美国 b 德国 c 希腊 d 英国。

9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c )

a 华生 b 桑代克 c 冯特 d 弗洛伊德。

10 通过统计方法计算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0,表明( c )

a 两个因素负相关 b 两个因素不相关 c 两个因素正相关 d 两个因素显著正相关。

11 在一位研究者设计的“智力对中学生物理成绩的影响”的实验中,自变量是(a)

a 智力 b 中学生 c 物理问题 d 物理成绩。

12 “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类心理现象属于( d )

a 认知过程 b 心理特征 c 情感过程 d 心理状态。

13 “爱之愈切,知之愈深”说明了(c)

a 认知对情绪的影响 b 环境对心理的影响 c 情绪对认知的影响 d 心理对环境的能动性。

14. 如果一男孩长期与单亲妈妈生活在一起,他对其人格的发展影响深远。这一观点最可能是哪一个人格理论的观点( b )

a 人本主义观点 b 精神分析论观点 c 信息加工的观点 d 特质论观点。

15 “爱情天梯”中,最令我们感动的是男主人翁的( c )

a 认知过程 b 情绪过程 c 意志过程 d 人格过程。

16 “从众现象”属于( a)的范畴。

a 社会心理 b 教育心理 c 管理心理 d 学习心理。

17 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心理学的专著是( a )

a 灵魂论 b 梦的解析 c 生理心理学原理 d 性学三论。

18 第一个科学心理学实验室位于( )

a 莱比锡大学 b 哈佛大学 c 剑桥大学 d 巴黎大学。

19 世界各地生活节奏的研究方法属于( a )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实验法 d 相关法。

29 大学一年级的成绩与大学二年级的成绩之间的关系是( a )

a 相关 b 因果 c 共变 d 无关。

21 要比较两种教材的优劣,较好的办法是( a )

a 实验研究 b 调查研究 c 观察研究 d 个案研究。

22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主要表现了( a )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a 遗传 b 生活环境 c 饮食 d 后天因素。

23 总体来说,遗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的最可能比例为( b )

a 15%~30% b 35%~50% c 55%~70% d 70%~90%

24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体现了( c )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a 遗传 b 生活环境 c 内因 d 文化。

25 孤儿院和弃儿往往有更多的心理问题,这折射出( b )在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a 遗传 b 家庭环境 c 主观努力 d 自然环境。

26 约定12点钟见面,比较而言,下面哪种人会来得更早( b )

a 阿拉伯人 b 西欧人 c 南美人 d 非洲人

27 把学生看成“较大的白鼠”的流派是( c )

a 人本主义 b 精神分析 c 行为主义 d 认知流派

28 有些孩子特别喜欢哭闹,您认为这更有可能是( a )的结果。

a 操作条件反射 b 经典条件反射 c 观察学习 d 内在力量

29 郑板桥揖驴的故事,您认为这更有可能是( b )的结果。

a 操作条件反射 b 经典条件反射 c 观察学习 d 内在力量

30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初衷,更有可能**于( c )

a 人本主义 b 精神分析 c 行为主义 d 认知流派

31 您认为习得性无助更有可能是( a)的结果。

a 操作条件反射 b 经典条件反射 c 观察学习 d 内在力量

32 在弗洛伊德看来,我们快乐的源泉来自于( a )

a 本我 b 超我 c 自我 d 小我

33 书呆子属于( b)力量过于强大。

a 本我 b 超我 c 自我 d 小我

34 下列能够揭示因素之间因果规律的方法是(b)

a 相关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个案研究法。

35 幼稚、任性、自我中心的孩子,更有可能是( c )教养方式的结果。

a 民主型 b **型 c 放任型 d 迷踪型。

二、多项选择题。

1 以下如此数值可用于表示相关系数(ad)

a 0.05 b 1.05 c -1.05 d -0.05

2 在1550~2023年间,**家族出现了大约60名**家。您认为这显示了( ab )的影响。

a 遗传 b 家庭环境 c 社会氛围 d 学校教育

3 下面那种现象反映了教师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abc )

a 消极性格(如偏心、神经质等)的教师可能使学生自暴自弃、不求上进。

b 皮革马力翁效应。

c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d 非正式团体。

4 “天昏昏兮人郁郁”体现了( bcd )对心理的影响。

a 先天因素 b 外部因素 c 环境因素 d 后天因素。

5 人格差异主要表现为( abc )

能力气质性格动机。

6 以下哪些属于影响学习的非智力因素(abcd)

a 兴趣 b 动机 c 意志 d 习惯

7 冯特的心理学贡献在于( abd )

a 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b 出版了《生理心理学原理》

c 探索出了一套心理学研究的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

d 为世界各地的大学培养了心理学人才。

8 下列哪些家庭形式不利于儿童心理的发展( abc )

a 留守家庭 b 单亲家庭 c 离异家庭 d 工人家庭

三、辨析题(10分)

㈠ 学生心理发展动力中,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起着决定性作用。

参***合评分标准:

错误(1分)虽然我们强调环境,特别是教育,使学生心理发展的主导因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忽视学生自身的主体因素;(1分)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内部因素包括学生自身的认知因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1分)

环境只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来起作用,两者是交互影响,相互决定的。(2分)

㈡ 认知心理学的理论非常强调有意义地学习。

错(1分)。认知心理学强调信息的输入、储存、加工和提取过程(2分);人本主义才强调自主、自觉的学习,强调有意义地学习方式。(2分)。

四、问答题(15分)

请论述人本主义的学习观。

参***: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有内在的发展潜力,教育的作用是创造良好条件促进学生潜能的自我实现,(1分)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心理**家合教育改革家罗杰斯(1分)。

人本主义学习观有以下几点:

1、 强调学生中心,(1分)认为应该把学生看成是“人”,是一个有目的、能够选择合塑造自己行为并从中得到满足的人。必须把学生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和教育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1分)

2、 强调培养“充分发挥作用的人”,(1分)学习关键是知道如何学习,以学会有效地对付处于变迁中的科学世界;而教育应着眼于促进学习加工过程,促进意义学习,促进学生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和促进人格的充分发展。(1分)

3、 主张有意义学习,(1分)主张学生自主、自觉学习;教师的作用是帮助自力更生的学习者,是学习促进者。(1分)

4、 重视价值、态度、情感等因素的作用,(1分)个体对各种经验的评价,一方面取决于自身体验,另一方面取决于他人评价而产生的体验,当这两者相结合时,便形成一个人的价值观念。(1分)

根据答题情况,灵活分配其余的5分。

五、概念辨析(10分)

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评分标准:心理过程,也成为心理活动,是大脑内部的加工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动机过程(3分)。

心理特征是指心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性特点,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3分)。

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是密切联系的。一方面,心理特征是心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心理特征一旦形成就会影响心理过程,使得心理过程表现出稳定的风格(4分)。

六、举例说明(15分)

举例说明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5分)

说明:由于每一个大类训练有多种具体训练方法,因此,例子可以多举;在每一大类中,每个例子1分,两个或两个以上记2分。但总分不能超过15分。

描述心理现象,即从定性或定量的角度对心理事件加以精确描述(2分)。

例子(1分)

揭示心理规律,即能够科学地对心理事件作出因果解释,**心理事件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2分)

例子(1分)

控制心理行为,主要体现为**和调控两个方面。

**是指依据某种特定的心理事件与某种因素的密切联系,对这个特定心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2分)

例子(1分)

控制就是依据某种特定的心理事件与某些因素的因果联系,去有意识地改变当前状况,引发出有利的“因”,得到期望的“果”。(2分)

例子(1分)

灵活掌握3分。

第二章题库。

1、单选题。

1、从知识的**可将知识分为直接知识和( c ).

a 感性知识 b自然科学知识 c间接知识 d个人知识。

2、无意义音节的首创者和遗忘曲线的最先提出者( b ).

教育心理学题库

教育心理学试卷库。a一 选择题 单选,每题1分,共20分 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d a 教师的教 b 学生的学 c 教学方法 d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2 西方第一本 教育心理学 的作者是a a 桑代克 b 布鲁纳 c 斯金纳d 苛勒。3 依据外部或内部线索,可将认知方式分为场独立性和c a 冲动...

教育心理学题库

一 选择题 1 b 2 d 3 c 4 d 5 c 6 c 7 d 8 d 9 d 10 a 11 a 12 a 13 a 14 c 15 a 16 b 17 c 18 c 19 d 20 a 21 a 22 a 23 a 24 a 25 b 26 c 27 a 28 c 29 d 30 a 31 ...

教育心理学题库

一 论述题。评述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1 基本观点 1 关于学习实质 实习的目的和结果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一个充分起作用的人,即使学生人格得到发展。使学习的潜能得到发挥,学会学习。2分 2 关于学习类型与过程 人本主义将学习分为无意义学习与意义学习两种。主张进行意义学习。认为学习过程即学生在一定...